北京的正阳门是哪个门?
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2号。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李正门,是明清北京内城的南大门。
正阳门简介: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李正门,是明清北京内城的南大门。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上天安门广场的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的南面。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是老北京“九经”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瓮城于一体,是一个完整的古代防御建筑体系。据地方志记载,当时的城楼和瞭望塔规模宏伟,造型高大;翁城是老北京城墙建筑的代表作品,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唯一保存完好的城门。主席台上有一个北京民俗展览馆。
建筑布局:
正阳门,原名李正门,原以瓮墙相连,后因修路被一分为二。但人们通常称大栅栏为前门,它涵盖了正阳门及其前面的珠宝市场和大栅栏,正阳门是指正阳门城楼和箭楼的总称。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上。正阳门牌楼、门楼、瓮城、正阳桥、五牌楼是一组布局合理、造型庄重、气势凝重的建筑群。
北京正阳门的规格高于其他八门,素有“四门三桥五拱”之称。
四门:正阳门有四门,分别是门楼门、箭楼门和瓮两侧的东西门。其他八个门只有两个开口,分别是门楼的开口和骨灰盒单面门的开口。瞭望塔没有开口,只有防御堡垒的功能。
三桥:指箭楼前护城河上的正阳桥。它其实是一座石拱桥,只是宽阔的桥面被栏杆隔成了三个通道。中间通道在箭楼门口对面,叫御道。只有皇帝才能通过。
五牌楼:指正阳门前过街的“六柱五室”牌楼。明代北京九门都有牌楼,但正阳门牌楼规格最高,有五个开间。现在只重修了正阳门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