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素质教育试卷3000以上。

现代教育在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和面向社会的发展时,却忽略了人的存在本身和“关怀人的灵魂”这一永恒的使命。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对灵魂的深度关怀恰恰是现代教育所缺乏的。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应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新颁布的中学课程计划中,理科科目的课时比例相对减少,而文科、音乐、体育、美容的课时比例有所保证或增加,并突出了研究性课程和活动课程。这表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课程属于人文素质课程。目前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是功利性的,缺乏人文性。历史学是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历史学科包含了很多生动而有个性的人物,很多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音乐、服装、绘画、建筑等精彩的内容。历史曾经是一门热门学科,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学习,普通人也愿意略知一二。由于历史人文精神的失落,出现了教材不重视“人”,教师不启发“人”,高考不热情地把人当“人”和老师,学生拼命背诵,考完就忘的现象,以至于很多学生逐渐厌恶历史,远离历史,使得历史教学失去了人气。过去我们简单地看历史知识的过去,把它等同于教科书,于是我们也把历史教育中的传承功能看得死死的,以至于民族认同、文化归属、爱国主义等深层次的课程功能也是建立在“记忆”和“检验”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从目前中小学历史教育的课程体系来看,一个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学习三年的历史课程,是简单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如果他能上高中,高一就能深入学习中国近代史。如果他选择科学,他将停止学习历史课程。一般情况下,约有5/6的高中生选择理科。这样,大多数人一生只能接受3-4年的历史教育,其中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只能有一次基本的学习机会(高中历史新课程为:开设3门必修课,6门选修课。这样,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历史。再比如,从概念上来说,很多同学对战争历史的内容感兴趣,但看到或听到战争的残酷,有些同学往往会爆发出不必要甚至有趣的笑声,也有同学为希特勒辩护:希特勒是爱国的,他的种族理论符合物种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人性是自私的;正义是主观的东西,战争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只要有战争,就会有伤亡,希特勒不为二战中死去的生命负责。战争不是希特勒发动的,也是Xtler发动的。这说明:第一,人文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缺乏对人的生命和人类文明的尊重;二是世界意识教育不足。所谓世界意识,是指从世界的高度认识世界历史和当前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分析自己国家的作用和地位,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这也反映了学生人格的扭曲。

2001全国某重点中学问卷调查显示,69.6%的学生反映在历史课上“习惯抄老师板书的内容”,而不是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有71.4%的学生认为“历史是死记硬背的课”;还有很多同学坦言“要么做其他作业,要么历史课打瞌睡”,等等。虽然这次调查主要是在高二进行的,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是反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过去,我们的传统历史课大多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死气沉沉的历史知识,反复向学生强加机械的所谓“强化训练”,而不是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所。坦白说,这样的历史课,显然是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的!

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缺少了什么?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课堂恰恰严重缺乏人文氛围这一重要特征。

一、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人”

这里说的“人”,既指学生,也指老师。我们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基本被剥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基本被完全扼杀。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历史课堂上,所谓的“知识”完全成为了主宰一切的绝对权力。教师因为依附于大大小小的知识点,自然成为课堂教学中唯一的强势权威,而学生相应地成为可怜的被控制体和单一的弱势被动接受者。在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只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和接受知识的机械容器。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的角色也很可怜。即他们是工具,是“物”,但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

一位中学历史老师曾经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他有一个骄傲的小学生,高考历史成绩优异,在他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元旦,送了他一张精美的贺年卡。贺卡上写了几个调皮的字:“亲爱的老师,对不起。送你这张卡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你花了那么多心血教给我的历史知识,已经遗忘在晨跑的跑道上,遗失在拥挤嘈杂的餐厅里,遗失在周末的聚会上……”。对不起,现在,我已经把你辛辛苦苦教我的历史都还回去了!……"

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从这位刚出中学的学生无奈的话语中,我们能学到什么?显然,在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备受推崇的,它一直被视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但上述案例表明,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即使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最扎实有效的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其教学效果也远没有我们主观估计的那么高那么好。为什么学生离开我们中学的历史课只有四个月,基本上忘记了那些看似已经烂熟于心的历史基础知识?为什么学生认为除了对知识点的接受之外,从来没有感受到历史课的其他收获?很显然,一个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把历史课完全缩小为单一的历史知识的传授、接受和记忆,这种历史知识的教与学基本上变成了机械灌输和死记硬背。于是,学生不再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也相应地成为了完全失去“自我”的被动的知识“存钱罐”。这样,我们所传授的历史知识就完全失去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智慧、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义,成为一堆毫无意义的、死气沉沉的知识点、知识线或知识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我们的自我

我把灵魂从原本的“活着”的历史中抽离出来,教“死”。

第二,历史课堂教学缺乏“情感”

所谓“情”,就是情绪。这是作者所说的“活生生的历史”的核心。如果我们失去了情感,我们就会失去历史教育的生命力。然而,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往往以固定的模式教授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用一套统一的目标来约束个性鲜明的学生。比如,教师严格按照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的内容进行教学,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要么忽视学生现实的、新颖的问题或想法,甚至“压制和打击”,使学生不能或不敢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良好的课堂纪律和秩序,强调学生知识的被动接受和贴近。老师常用的教学语言:“注意,转身”;“安静,注意听课”;“我们继续讲;你不听,是吗?不听就算了。”其实这个过程对于老师来说是被动的。当然也压制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好奇心和自主性。封闭的交流导致学生心胸狭窄,不愿意和同龄人一起克服困难。换句话说,教师的劳动并没有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主动性、有独立性、有发展性的人,教师本身也成了一台没有情感的机器。在这样的课堂里,既不能有生命的互动和智慧的碰撞,也不能有生命激情和灵性的飞扬,更不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歌的生成。这样,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固有的生命价值都得不到确认,情感缺乏交融,人性之光被遮蔽。最终,“情感”异化为仅仅是一种简单而贫乏的认知工具。

第三,历史课堂教学缺乏“灵魂”

这里说的“灵魂”,就是思想。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但是,如果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不懂得用思辨的眼光和思考的大脑去审视和思考,不懂得从中体会和生成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思想和眼光去关注和审视现实,那么我们就永远达不到“智慧”的境界。因此,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产生智慧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决定了“思想”应该是贯穿历史课堂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没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必然是一个“死”的课堂,一个“无用”的课堂。但如上述问卷所列,一些地方的中学历史课有多达71.4%的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死记硬背的课”,所以也难怪在其他地方,有多达41.7%的中学生明确认为中学历史课“可有可无”。

据悉,2001年2月初,北京零点市场研究分析公司在全国文化教育水平相对发达的四个城市,对1438+0065名年龄在14岁至28岁之间的青少年进行了专项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对祖国历史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本次问卷调查,范围没有超出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满分100,没有任何古怪的问题。所有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仅为27.69。如果60分的话,所有回答者的通过率只有1.5%。据披露,在回答1860年谁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这个简单问题时,只有31.8%的受访者正确选择了“英法联军”。关于他们了解中国历史知识的途径,86.9%的受访者回答通过学校教育(课堂)获得。但值得注意的是,高学历人群对历史的认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刻,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得分仅比整体平均分高5.77分;同时还发现,25-28岁的年轻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低于65,438+07-24岁的人,虽然他们的受教育年限高于这个年龄段的人。

在这份调查材料中,有一个矛盾值得我们特别关注,那就是“高学历人群对历史的了解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刻”,“25-28岁的年轻人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低于65,438+07-24岁的年轻人”。那么,这种看似与知识积累规律相矛盾的情况意味着什么呢?显然,这些受访者在学校接受的历史教育基本上是“灌输式”或“强制性”的,而这种教育模式只是造成学生机械的“短期记忆”,而不是“有意义”的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和厌恶。所以,一旦他们为了应试的功利目的,不得不去学习这些课本上的历史知识,过了或者过了考试,很快就会被遗忘。可见,如果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知识而没有“思想”,那么就不能指望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

当历史的生动形象被分割成没有生命的概念时,历史本身就窒息了。学生接受的教育越多,他们的思想就越被包裹在知识的坚实硬壳里。在他们中间,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没有理想和热情。他们对生活缺乏正确的判断,在未来的生活中会很盲目。中学历史教育必须改弦更张,走出所谓“学科教学”的死胡同,让历史课生气,让学生和老师生气,培养人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尽可能全面的准备。学校的作用应该是陶冶心灵,锻炼精神,优化情感,让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目前,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还不能完全称为上述意义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