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陶文、帛书、简体字等民间文字的差异。这种情况造成了地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困难,也使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难以有效执行。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命令李斯等人开始统一文字的工作,“让其不要与秦文合并”。这项改革被称为“从书到文本”的改革。李斯在战国时期秦人普遍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流行于齐鲁等地的蝌蚪篆的优点,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字叫“秦篆”,又称“小篆”,以区别于大篆。小篆在中国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逐渐被隶书取代。小篆与大篆相比,笔触变得较晚,粗细不均的线条变化,讲究上密下疏,圆滑流畅。小篆笔画精细,故又称“玉篆”。形状为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高大美观的感觉。
有泰山石刻、琅琊山石刻、惠济山石刻,以及众多的秦亮、秦权、圣旨等。其中最受推崇的是秦代李斯的小篆碑,历来被视为书法艺术的瑰宝,其气魄如蜻蜓,秀美如莲花,举世瞩目,堪称珍品。相传此碑是秦丞相李思丰奉始皇帝之命所刻,专为褒扬其德。
中国文字发展到萧篆书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画、结构),弱化了象形意义,使文字更具象征性,减少了书写和阅读的混乱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运用行政手段规范书写。统一简化汉字是对古代汉字发展演变的总结,不仅基本上消除了各地的异体字现象,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古代汉语字体繁多不一的局面,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