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汉语同义词

古汉语同义词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为主要代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同义词,以白的《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为代表。随着研究项目的深入,同义词所涉及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研究,这对古汉语同义词和词汇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同义词的定义

从名字上看,同义词是指词汇中一组意义相同的词。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意义、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词是很少的。因此,张在《词汇学概论》中提到的同义词,是指读音不同、意义相同的一个或几个词。这些意义代表的是同一个概念,但在补充意义、文体特征、感情色彩、用法(包括与其他词语的搭配)上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江认为同义词只是在概念(即理性意义)上相同,而在补充意义(即隐含意义)、风格特征、情感色彩、搭配关系等方面不一定相同。所以,同义词并不是两个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如果两个词的意思完全相同,则称为等价词,如果两个词的意思相似,则称为同义词。江先生提出了对等词的概念来代替我们传统的同义词概念。

我们认为,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在理性意义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意义,其隐含的意义可以不同。比如死、死、死、崩这四个词,都是在理性意义上表达人的死亡,只是在隐含意义上有区别。死是贵族之死,人民之死,医生之死,天子之死。

二,同义词形成的原因和方式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对古汉语中具体同义词关系的考察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内部的发展变化是同义词产生的主要原因,同义词的产生有几种方式:

(一)意义的分化和延伸

词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意义的不断变化上。比如有些词本来就没有同义词,同义词的出现是词汇延伸的结果。词汇扩展有两种主要类型:

一是引申后,一个词的引申意义与另一个词或几个词的本义重合,形成一组同义词。如箭,箭的本义是一种竹名,因其适用于箭的杆,所以逐渐用来指代最初由箭所指的兵器。《杨雄方言》卷九:箭,即所谓“从关系到东方的箭”。箭头成为同义词。另外还有皮肤这种东西,本来是指动物的皮肤,皮肤是指人的皮肤。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皮肤的引申意义越来越多,也有表示人体皮肤的意思,所以两者构成同义词。

二、引申后,一个词的引申意义与另一个词或几个词的引申意义重合,形成一组同义词。比如士卒就是一组同义词。书生的本义是未婚男子。“文士部说”,也。段玉裁注:士与事重叠,有所引申。会做事的叫学者。学者成为男生的代名词。《诗·冯伟说人》:普通人失去了生命。孔书:一个学者被称为一个人。仁义的外延是指战车上的士兵,不同于作为步兵的卒。《左传·Xi公二十八年》:玉子邀窦博出战,曰:请与君子出战,君锋观看。后来用作士兵的统称。士兵的本义是武器和兵器。说文部:兵与械。《老子》第三十一章:兵是不祥的工具。从武器的意义到持有武器的人,也就是士兵。《左传·项公元》:败兵在山上。士兵是步兵。后指士兵。由此,士兵成为同义词。此外还有军衔、杀、打等同义词。

(二)方言差异

在现代汉语中,不同的方言区是因为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但实际上,在古代汉语中,方言是因为不同的地理原因而存在的。统一概念,由于方言和地域的差异,当一个地方的方言词进入到另一个地区的方言词汇系统中,被当地人所理解、接受和使用,那么指代同一对象或表达同一概念的方言词就可以形成同义词。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以及语言的选择,后来,一些方言词汇进入了通用语。方言词在刚进入通用语言时可能还带有方言色彩,但如果长期不加观察地使用,方言词就会融入通用语言,与通用语言一起使用,形成同义词。如《说文目补》:易,所以屠也。秦朝叫山洞,关东叫山洞。据许慎记载,当时对于这样一种用于涂抹的工具,秦方言称之为器,关东称之为器;船和舟,两个词都指船和舟,水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说卜:舟,舟也。另一艘船,另一艘船。但是他们来自不同的方言。船是关西的方言,舟是关东的方言。但随着战国后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加强了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船这个词逐渐渗透到中原的文化中,逐渐成为船的代名词。

(3)特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知道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形成不同的历史语言,换句话说,语言是社会性的。因为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词汇的使用上往往有礼法的约束。由于不断使用,其中一些逐渐沉淀下来,特色的广泛使用主要形成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位不同。同理,君主称臣子为礼,下级送上级礼。同样是死,皇帝叫崩,士大夫叫卒,平民叫死。也表示墓帝叫墓,别人叫墓,以此类推,这些都体现了古代人之间的地位差异。

2.区分感情色彩。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会以人为本,强调君主的主权和智慧,体现个人主体意识在现实中的作用。往往对事物的判断是情绪化的,体现个人的褒贬。如果也是杀的意思,惩罚就有了惩恶扬善的正义褒义的味道,而杀就有了贬义的味道。

(四)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一些互不相干的词语形成同义关系。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古人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修辞的使用所产生的意义往往是暂时的,不应被视为义位。但是一个修辞手法用久了,字的意思就逐渐固定了。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意义,从而形成同义词。

1,比喻修辞。兄弟是兄弟的同义词。苏辙《给狱中师兄的信》:我暗暗哀悼他的野心。我不能打败兄弟会,所以我冒着生命危险。骨肉是亲人的代名词。另外,grave还有一个同义词,原意是:大地像坟墓一样从地面上升起。《说文·吐温补》:坟,墓也。段玉裁注:这种废话也是真的。换句话说,墓是平的,坟是高的。词汇土部:坟,坟。田为墓,土封为脊。从而形成这组grave的同义词。

2.借代修辞。比如杜康就是酒的代名词。曹操短歌:杜康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人。这样就形成了杜康酒的这组同义词。

目前,古汉语同义词的理论建设和具体研究成果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具体研究还存在诸多研究空白。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典型语料收集等基础工作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