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的水丹青是什么意思?

古人的水丹青指的是茶——百戏。

茶戏,又称茶、汤戏或茶戏。它是以地面奶油茶为基础,水脉(即茶汤悬浮)用清水神奇地幻化成图案,所以古人也称之为水丹青。

茶百戏始于唐代,是以磨碎的茶叶为原料,用清水将茶汤变成花样的绝活。一套完整的茶叶绝招,要经过焙茶、碎茶、滚茶、待汤、烫茶、取茶粉、调糊、注汤、捶打、分茶等十几道工序。

茶戏是在点茶的基础上用清水绘画的艺术,茶汤中图案的形成与点茶时茶汤的泡沫密切相关。茶戏能使点茶形成的汤花瞬间呈现出壮丽多变的景象,如山河、云朵、花鸟、鱼虫等。

茶白戏的历史渊源

闽北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而且孕育了丰富的茶文化。茶百戏,流传于闽北,是一种能使茶汤脉络形成物体的古老茶艺,又称茶分、汤戏、茶戏、水画等。

茶百戏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顶峰。茶百戏的流行得益于朝廷的推崇,以及杨万里、陆游、欧阳修、苏轼等一大批文人的推动和传播。

元代以后,点茶法逐渐被制茶法取代,分茶不再流行。明清时期,闽北仍有少量茶叶和茶叶分布。近代以后,茶点法基本失传。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2009年,古老的茶艺——百戏被发现和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