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中国历史上责任的小故事

1,陈云同志

从65438到0939,陈云同志写了《学习是党员的责任》一文。他指出,认为只要你整天工作,你就已经履行了你对党的所有责任,这是不全面的。整天工作不读书,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就无法持续改进。

陈云同志一生坚持并积极倡导学习,是党带头落实学习责任的典范。学习小组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马列主义原著和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主要形式是自学,辅以简单的讲座和联系实际的讨论交流。

2.范仲淹

他的英雄主义和力量都在责任里。

李青八年(1048),范仲淹奉命了解京南府,邓州人民热情挽留。范仲淹也喜欢登州,所以请朝廷留下。范仲淹在邓州住了三年,百姓安居乐业。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和许多诗歌都是在邓州写成的。

3.梁启超

梁启超说:“他天天在那里尽义务,所以他天天在那里受苦,真的是快乐的,所以他还是快乐的,不是苦的!”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希望如此!但转念一想,尽职与苦乐无关,苦乐者益其耳。如果为自己代言,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这是一个气象问题,是一个心态问题,是一个个体生命自我超越的问题。

责任感和吃苦精神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宝贵品质。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彼此的联系和关注中不断承受和付出。承担的人小,天气也小。背负重担的人,是圣人,是英雄。

4.商鞅

商鞅是一位利国富民的领导型伟大政治家,是一位具有宗教赤诚和热忱的理想主义者。

商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局限于那个时候,还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5.王昭君

在昭君出塞的几十年里,汉匈两大家族一直保持着友好和睦的关系。昭君出塞不仅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争,也为中原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王昭君化身为和平使者,远嫁胡地。她不是单纯的嫁人,而是在异乡做了很多实事,维护汉匈奴的和平。如今王昭君墓的“清陵”出现在很多地方,也从侧面证明了历代人们对她的大德的珍视。

人民网-人民日报: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百度百科-王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