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关二支路一位将军的故居是什么?
军务尚书、荀卿遗孀吴玉生故居。
辛亥革命后,100多名清朝老兵在青岛避难。其中就有清末军务大臣吴玉生。刚来青岛的时候,他把自己的私房安顿在湖北路,一栋两层小楼,比附近的周福、刘等其他老人小很多。但在20世纪30年代,他又在正阳关路19和太平角三路15又建了两栋别墅。
据《青岛老人时光》一书作者陆勇考证,的祖父吴是嘉庆年间的状元。他是个官员,为人称道的是他的道德知识和文学书法。1912来到青岛后,在湖北路35号建了一所房子,史称吴公馆。吴公馆与刘府邸仅百步之遥,相互拜访、交换书法、收藏书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除了过去,赵琪是与吴玉生接触最多的人。1923年,赵琪被任命为胶澳监工,仰慕吴玉生之名,在私人住宅设宴,不断向吴玉生求教。这种命运在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后更是雪上加霜。而他和康有为的故事,不能不说。据陆勇说,康有为是在吴玉生当考官的时候考上的。按照旧制度,他是师生关系。康有为于1923年来到青岛,还专程贴出门生来见吴玉生。由于吴玉生一直反对变法,相处尴尬,此后很少见面。当慈禧发动1898年政变时,她仍然以康有为是她的门徒为由镇压吴玉生。
从40岁起,吴玉生就投身于佛教,并在家中建有一座佛寺,并提出在湛山脚下建一座佛寺的建议。时任市长的沈鸿烈先拨出77亩土地,后拨出73亩建湛山寺。经历了清王朝、军阀混战、日本入侵、国民政府接管等诸多重大事件的吴玉生,看淡了这个世界,选择了逃入空门。尽管已经入了佛门,吴玉生仍然热爱电影和京剧。早在德军占领青岛时,吴玉生就热爱电影艺术,经常去明星大剧院和山东大剧院看电影。“福禄寿电影院的服务员都认识他,知道他是前军部部长。”当时福禄寿影院副经理赵亲自接待,订了最好的位置,不收门票。
20世纪30年代初,“八大关”别墅区开始建设,吴玉生父子分别在太平角和正阳关建了两栋别墅。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青岛局势危机。然而,信佛的吴玉生在清朝时期并没有离开接纳他的城市,而是死在了这里。
1942年,吴玉生在青岛逝世,享年86岁。青岛解放后,吴氏后人向青岛图书馆捐赠了部分图书。如今,位于正阳关路19号的别墅于1953年6月被接待委员会接收,现归青岛疗养院所有。
奥委会委员、外交部长王故居。
八大关不仅是晚清人最爱去的地方,也是众多风格名人的聚集地。参与收复青岛谈判的时任外交部长王也曾在此居住。1882出生于浙江奉化,这位外交家和体育活动家一生致力于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被称为“中国奥林匹克之父”。他在青岛的家位于山海关路11。
王早年留学海外,游历甚广。1910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与宋等人一起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央总会,策划了多次革命反清起义。辛亥革命后,先后任湖北军统公署外交部副部长、南京临时参议会副议长、北京政府唐内阁工商部副部长兼代理部长。据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王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在和会上讨论中德关系时,青岛问题是焦点。看到列强无意支持中国收复青岛,他及时向中国反映此事,并说服同伴拒绝一起签约。
1922年,被德国和日本占领的青岛终于回归祖国。中国政府派王作为“鲁案善后督办”出席会议,商讨交接事宜。从1922年6月29日到11年6月29日,经过50轮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旧时代德国在青岛的建筑全部归还中国,日据时期建造的由中国赔偿。
随后,这里建立了胶澳商埠。原来,王被任命为胶澳总督,但李临时任命他为外交大臣。也就是在这一年,王出任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并因国际奥委会与基督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成功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也是中国第一位、远东第二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在1936和1948中,他还以体育代表团总领队的身份率团参加了第十届和第十四届奥运会。
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接管青岛。王在八大关别墅区山海关路11号建有别墅,来青时就住在此别墅。1932年,在他的强烈提议下,中国第一次参加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团成员还包括曾在山东大学任教的体育老师宋和田径运动员刘长春。
小提琴家谭故居
上世纪初,八大关建立时,大批外国人涌入青岛,先后被德国和日本占领,具有浓厚的外国色彩的殖民特征。大量外籍人士移居青岛,居住在金口路、启东路、大学路。其中许多人经营企业、医院和教堂,并通过教堂合唱团和其他形式使西方音乐和西方乐器在青岛风靡一时。
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的。出生于6月1907,从小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小提琴陪伴了他70多年。作为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先驱,谭热爱青岛,并亲自设计了位于八大关的私人别墅。上海和青岛是谭舒针最常去的城市。但他最辉煌的职业生涯是在青岛。1930年,谭活跃在青岛的各种演出中,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演奏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谭的教学生涯早于职业表演。65438-0925年被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刘海粟聘为小提琴老师,后在上海、青岛等地学校任教。异地教学,谭暑假经常往返于沪青两地,在居庸关路11号别墅避暑。这座充满地中海西班牙风情的建筑,远离“公主楼”,等待行人,其美不会被拍婚纱照的情侣放过。
谭带着中国第一把小提琴离开了青岛。正是1935,他帮助王美制作了这把诞生于青岛的小提琴,这也让青岛有了“琴岛”的美称。1937年,谭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中国制造的第一把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小提琴。
不仅小提琴,谭在建筑艺术上也颇有建树,20世纪30年代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建筑系,是注册建筑师。他在青岛拥有一套自己设计的别墅,位于正阳关二支路2号。这座黄色的别墅,红瓦尖顶,半圆形凸窗,虽然不是很显眼,但依然是典型的欧式住宅建筑。现在好像是高级住宅,45度坡屋顶,半圆形凸出的房间,极其优雅。
实业家周故居
作为青岛乃至全国知名的民族企业家,周、、绝对可以大有作为。在青岛,他们有两套豪宅,一套位于湖南路,另一套在太平角4号路与香港西路交叉口。
周是晚清老人周父的儿子。周复在清末担任山东巡抚,在青岛这里拜访过德国总督。辛亥革命后,定居青岛,在湖南路建了房子。周作为周馥的儿子,在28岁时获奖。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创办了山东大学。在山东大学的历史上,周作为山东大学的首任校长出现。
周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后从事实业。在陆海的《名人故居》一书中,专门介绍周“对新兴产业特别感兴趣,他求生产之道,以为长命百岁。”德国人在沧口设厂未果,就把厂房设备全部买下,改成了棉纺厂,也就是中国青岛最大的民营企业华新棉纺厂(国棉九厂的前身)。周氏家族的生意在全国都很有名,不仅在青岛,在天津、唐山甚至青岛都有,涉及纺织、水泥、煤矿、金融等等。后来,华新纱厂由周的儿子和侄子周树涛管理。除了在湖南路的住所,周家还在太平角四路5号建了别墅,供自己和子侄居住。
周家还有一个名人,就是周的第三子周叔家。作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他和叶恭绰集资修建了湛山寺,位于离别墅不远的湛山脚下。随着中央在青岛成立“中央接待委员会”,八大关、太平角的房子都被纳入范围,太平角四路的这栋小楼也被划拨成为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