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的演变和发展历史
矛:古代中国用于刺和戳的冷兵器。它由枪头和枪柄组成。枪头多为金属材质,枪柄多为木、竹、藤材质,也有金属材质。矛一般是1.8-2.7米长,有的超过4米。矛头一般有40厘米长,有的达到80多厘米。早期的矛头是石头或动物骨头,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矛头。
戟:中国古代把矛和葛公结合起来作为格斗的冷兵器。由戟头和戟柄组成。戟头由金属制成,戟柄由木头和竹子制成。最长的戟可达3米多。它不仅能刺、戳、挑,还能钩、啄。是步兵和骑兵使用的利器。早期的戟是青铜戟,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铁戟。
刀:中国古代单兵作战中用于短距离劈砍的冷兵器。它由刀体和手柄组成。刀刃狭长,刃薄,脊厚。手柄或长或短。种类很多,有大刀,有腰刀,有环首剑,是中国古代军队的主要武器。早期是石刀,后来发展到青铜刀、铁刀、钢刀。
匕首:一种短的、像剑一样的冷兵器。它由刀体和手柄组成。长20-30厘米,分单刃和双刃。匕首短小易藏,自古以来就是军队使用的冷兵器之一。
葛:中国古代用于钩啄的冷兵器。它由头部和手柄组成。歌头多为青铜铸造。手柄多为竹木材质,长度通常在1米左右,最长的超过3米。葛盛行于商朝至战国时期。战国后期,铁制兵器越来越多,青铜兵器逐渐被淘汰,西汉后期已经灭绝。
弓箭:中国古代用弓发射的有锋利刀刃的远程武器。弓由弹性弓臂和柔性弓弦组成;箭包括箭、轴和羽毛。箭用铜或铁制成,茎用竹或木制成,羽毛为雕花或鹰毛。是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盾: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手持保护性武器。形状为矩形、梯形或圆形。材料是皮革、木头、藤条或金属。大盾高约1米,宽60-80厘米。小盾高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
盔甲:中国古代士兵佩戴的一种保护性武器。由铠甲体、铠甲裙、铠甲袖三部分组成。甲裙和甲袖可以上下伸缩,方便战斗。最初是用藤条和皮革制成,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甲,可以有效防御青铜和铁甲武器的攻击。
火器:中国元代和明初的金属管状射击火器。它由炮口、火药室和尾部组成。使用时,将从药室内引出的导爆索点燃,点燃药室内的火药,利用火药气体的爆炸力将前室内预装的石弹或铁块弹射出来,杀伤敌人。该器是中国元古代第一代金属管状射击火器。用铜和铁制成,最晚出现在元朝(约65438+4世纪初),广泛用于海战和陆战。战时使用的火器有:单管矛、多管三眼大口径短枪、五排矛、七星矛、十眼矛、大口径碗矛(口径100-120mm)。
法国机器:明朝中期的中国火炮。由母矛和子矛组成。女矛的枪管细长,口径小。矛上装有瞄准镜和摄像门,可以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和射击。枪身两侧有炮耳,可以将枪身放在支架上,通过俯仰调整射击角度。矛的后部很粗,有一个很长的孔和槽用来装矛。子矛类似于小矛。每支母矛配备5到9支子矛,可以预装弹药备用。战斗中,分矛依次装弹击发,提高击发速度。法国机器是在欧洲发明的。明朝嘉靖元年(1522)从葡萄牙传入中国,根据国名称为“法国机”。嘉靖三年(1524),明朝廷成功仿制了首批32支法国专利机,每支重约300斤,母矛长2.85尺,子矛4支。之后,明朝廷陆续仿制了各种大小型号的法国机器,装备北方和沿海部队。
鸟肫:中国对明末火绳和燧发枪的总称。它由枪管、火药池、枪栓、瞄准器和枪柄组成。使用时,用预燃火绳拉动枪机带动火绳点燃火药池中压实的火药,利用火药气体的爆炸力将枪管中的铅弹射出,杀死敌人。鸡胗是欧洲发明的。明朝嘉靖年间由鲁米(现译朗姆酒,位于今土尔其)传入中国,后被明朝仿制。鸟矛最初的仿制品是前装、滑膛、火绳,这是现代步枪的雏形。口径约9-13mm,枪管长1-1.5m,全枪长1.3-2m,重量2-4kg。重量3-11g,射程150-300m,曾是明清两军的主要轻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