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李市镇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有多大?经济条件如何?

行政区划

李市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市中心,距市区28公里,面积1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3万亩,总人口8.7万人,辖18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规划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达到1.5万人。

历史的发展

根据历史记载,李诗祥是江津的一部分,有几千年的历史。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云南泗泾县令李德福(原籍江苏)辞官归田。他路过这里,愉快地定居下来。名人们称此地为离石坝,但因集镇繁荣,由“石”改为“石”,故名离石。李市场的兴起,在于其地处贵川要道。明末清初(约公元1640年)期间,由于战乱,湖广入川,需要大量水牛农田。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离石很快成为贵州、涪陵、南川、綦江等地的贩牛大市场,川东、沱江流域、内江、自贡等地的购牛大市场,促进了离石其他产业的繁荣。牛市高峰期,每次可交易500头以上,存栏奶牛1,000头以上,靠易牛生活的人1,000以上,故称“干坞”。随着40年代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牛市逐渐衰落,70年代基本消失。但此时,金白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继渝东、黎白公路相继建成升级,“十”字穿境之后,黎市再次迎来了又一个“干坞”的春天。

地理环境

李市镇位于江津市中心,北纬29° 4′,东经106° 16′,东邻罗莱镇,南接贾平和龙隐镇,西接慈云和大乔镇,北经谭佳镇通往市区。境内海拔230-560米,相对高差330米。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以深山至平坝为主,以平坝为主。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340天),年平均总降雨量1033mm,年平均气温14-16℃。

自然资源

李市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拥有砂岩、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盛产柑橘、蚕桑、辣椒和水产品,被誉为“橘子之乡”。贵州孙茜的源头起于习水县寨坝金顶山,后流入四面山、李市镇,向下游流入谭佳镇,全长30多公里。两岸竹木繁茂,湖泊河流纵横,水质良好,空气洁净,地势开阔,坡度平缓,水上野生珍贵资源丰富,具有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旅游主导产业的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

1,交通通讯发达。江津的主要骨架公路——渝东公路和白溪公路在镇政府驻地交叉交汇,连接重庆綦江、贵州习水、四川合江。是重庆、成都通往包括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在内的渝川黔旅游“金三角”的必经之路。重庆新的海上通道将穿过境内。装机容量超过65,438+0,000门,保证了国内通信的良好覆盖和与国内外快速便捷的信息交换。

2.充足的供水。境内有30多公里长的孙茜河。有小(二)型水库6座,山坪塘238座,石河堰29座,电灌站17座,微灌工程591座,蓄水量36543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有供水能力4000吨的自来水厂,供水管网已铺设至开发区。镇上的给排水是畅通的。

3.电力充足。现有35千伏变电站、5.8千伏供电所、1师洋电厂,总装机容量1.530千瓦,可充分保障生活、生产及大小工业用电。

4.充足的汽油。全国有1输气站,气量充足。蜀南气矿区有直径57mm的输气管道,川东开发公司采气二队穿越近50公里,可保证生活生产用气。

区位优势

江津市内的主要骨架公路——渝东公路和白西公路在政府驻地呈十字形交汇,连接重庆綦江、四川合江、贵州习水和包括江津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在内的渝川黔旅游“金三角”。是交通、通讯、电力枢纽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因为它盛产柑橘,所以被誉为“柑橘之乡”。有包括西南最大的柑橘批发市场在内的多个专业批发市场,商贸流通业发达。

战略目标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努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江津推进“四大发展”战略和加快实施“十五”计划等重大机遇,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全面实施“两个转变,一个发展”战略。即“农村城镇化战略”、“农业市场化战略”、“孙茜河生态旅游走廊开发”,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努力把鲤城建设成为交通发达、信息畅通、文化氛围浓厚的江津卫星城和南方最活跃的经济文化辐射中心。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