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跷的细节
另一个传说是,踩高跷与打击贪官污吏有关。从前,有一个叫梁锦城的县。城市内外的人们都非常友好。每年春节,他们共同举办社火,互祝生意兴隆,庄稼丰收。没想到,一个贪官把这当成了发财的机会,说每个进出城市办社火的人都要交三钱银子。人家不出钱,他就关城门,挂吊桥。但聪明人还是很难踩高跷。爬过城墙,跨过护城河,继续欢度春节,乐在其中。学者认为高跷的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和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史家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在祭祀时要高跷舞,以模仿鹤。(见孙作云《谈朱丹》);考古学家认为,古代甲骨文中有近似踩高跷形象的文字。(方启东《甲骨文商代舞》)两者可以互相印证。
古代文献《山海经》中有“长股国”的描述。根据古人的笔记,可以知道“长股国”与踩高跷有关。从“长腿人常携长臂人下海捕鱼”的笔记中,不难想象出用长木桩绑在脚上,用长木头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水中捕鱼的形象。更有趣的是,今天生活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至今仍有在浅海中用长木桩捕鱼的习惯。关于高跷的起源,已故历史学家孙作云(公元1912 ~ 1978)在《谈丹朱——中国古代鹤族研究——谈高跷舞出图腾》一文中,根据《山海经》等古代文献,首次提出了高跷起源于鹤图腾崇拜的论点。阿津人郭璞评论说:“或说有一个乔国,今有音乐家的乔人建此像”,人吴仁琛评论说:“乔人一出戏,两块木头续足,今称(同)高跷”。两种笔记都认为长腿华人是用木高跷绑在脚上的长腿人。《谈朱丹》中认为高跷源于原始图腾信仰,用于宗教祭祀仪式,后由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人物的舞蹈形式。尧舜时期的丹朱是以鹤为图腾的氏族,高跷戏直接来源于古代鹤图腾氏族的舞蹈。最近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中有一个词可以解释为“舞如人,脚舞棍”。如果成立的话,这种汉族人特有的高跷舞蹈形式,最迟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这是来自图腾崇拜的补充。不仅如此,在非洲扎伊尔的tchokwe部落的宗教仪式中,还有踩高跷的表演。一个巫师用绑在腿上的长长的木高跷慢慢地走着,用手慢慢地跳舞。这是“图腾崇拜论”和“宗教仪式论”艺术源于自然的又一佐证,其实踩高跷是人类与自然条件斗争的产物。劳动论的起源可以基于人郭璞的另一个笔记:长臂中国人在赤水之东,有着常人一样的身体,但手臂却有三尺长。“或者说,长腿人经常背着长臂人下海打鱼。”由此联想到足长系木高跷,手长为手中长木制成的捕鱼工具,描绘了居住在广西防城“京族三岛”的京族渔民踩着木高跷在浅水中撒网捕鱼的形象。据1930的《艺术风格》杂志报道:“武昌的筷子街和铁龙街因为地位低,经常被淹,每当被淹时,那里的居民几乎都是踩高跷。这是来自工作生活记录的高跷。高跷原本属于中国古代百戏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在中国,高跷最早出现在《列子·傅说》:“宋代有子兰者,用其技干宋元。宋元时期召见,看其技艺。有两枝长其身两倍,属其胫,齐头并进,使七剑重叠跳跃。五剑总在空中,袁俊大惊,赐金帛。“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早在公元前500年高跷就已经流行了。表演者不仅可以用绑在脚上的长木头走路,还可以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高跷、跑高跷三种,最高的有十几尺。汉魏六朝时,高跷称为“高跷”,宋代时称为“踏桥”。自清朝以来被称为“高跷”,它是由1到3英尺长的木条和木制支架制成的。表演者把脚绑在棍子上,装扮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一起跳舞,伴着唢呐,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北京被称为“高跷俱乐部”。黄河流域叫“贴高脚”,可分为文高跷和武高跷。文桥主要表演走和唱,舞蹈动作简单。吴桥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
据古籍记载,古代的高跷都是用木头做的。在刨好的木棍中间做一个支撑点,用来放脚,然后用绳子绑在腿上。表演者踩高跷时可以舞剑、劈叉、跳凳、跨桌、跳秧歌。北方高跷秧歌中,人物有渔夫、媒人、傻儿子、二哥、道士、和尚等。表演者滑稽的表演能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在南方,高跷扮演着传统戏曲的角色,包括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和小丑。他们边表演边唱歌,热闹,自娱自乐。据说这种踩高跷的形式最初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作食物,在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踩高跷活动。现今人们使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可分为双高跷和单高跷。双高跷常绑在小腿上,以示技艺;单高跷双手托住木高跷顶部,上下方便,动感有趣。其表演可分为“文高跷”和“武高跷”。文学高跷强调的是装像和调侃,武学高跷强调的是个人技巧和绝活。各地高跷形成了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民族色彩。
起源于明清时期的豫北武术高跷,是中国汉族特有的舞蹈艺术。
山西各地高跷的高度不一,从几寸低到七八尺高。在山西省的芮城县和新绛县,高跷的高度达到15英尺甚至18英尺。通常,高跷的高度约为四英尺。高跷在山西的流传历史悠久,晋中地区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能看到高跷和杂技的画面。高跷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最晚应该是从北魏开始的。在山西的高跷队伍中,有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捻步,武高跷以表演绝技为主。
在浮山县,头高跷是指挥,二高跷是领队,戏曲人物在中间,最后丑八怪带在后面。表演从扭动各种场地图开始,然后进行“过仙桥”、“跳上桌子”、“跳上双凳”、“劈叉”等各种高难度动作。
在垣曲县胡村一带,高跷主要表演绝技。这里的高跷表演不仅有扭腰、磕碰、后翻、落叉、跳桌、翻筋斗等花样,还有举二结、三结、坐举、站举、组合举等高难度的举法,并能形成“马拉大车”、“过天桥”的造型。在这个县城踩高跷,最难的就是“爬虎梯”。
新绛县白碧村和交口县双池镇的“蝴蝶”是高跷节目,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这个节目由三个人表演。少妇扮演天使,背着蝴蝶往前走,小伙子扮演小生,拿着蝴蝶扇,小丑摇着拨浪鼓玩耍追逐。它非常生动、活泼、有趣。在表演中,这三个人有一些技巧,如蹲下,跳上桌子,风筝翻转,跳过头顶,向后滚动和单腿跳跃。
稷山县和右玉县的“动物高跷”是两个人表演的连体高跷。高跷表演者脚上绑着木高跷,腰上绑着兽皮,额头上绑着兽首。他们的上半身弹奏相应的数字组成一组形状,在音乐和锣鼓声中舞动前进。
夏县等地三个人踩四个高跷难度很大,四个人* * *绑五个高跷,表演需要默契配合。
原平、平定、定襄三县的高跷称为“高跷秧歌”,通过扭秧歌步、变队形,然后讲评、演唱,称为“高跷秧歌”。在隰县甘家庄,还有一种“鸣高跷”的表演方式,在高跷的关节处系一个小铃铛。
在山西省,高跷表演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的“盛世”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活动内容灵活,行动相对自由。可以在大场地表演,也可以在街上走来走去。
正是元宵节,河北沧州农村一片欢腾。跳秧歌、踩高跷、舞长龙、跑旱船,农民们欢欢喜喜地过了元宵节。图为高跷队在沧县南小营村表演高跷。高跷流行于东北,最著名的是“辽南高跷”。其形式完整,性能规范。刚开始要“造一只大象”(折两层楼的形状)唱秧歌,意思是“有一头大象相安无事”,然后跑到大场子里变换队形,再表演二重唱,“蝴蝶拍动”,“渔父捕鱼”,成群地演民间戏文。
在少数民族的高跷上,演员们都穿着自己的服装,以独特的方式表演。如布依族既有双高跷,也有单高跷(又称单木高跷),双手握住高跷的两端,制作方便,其单木高跷特别受儿童欢迎;白族的“高跷戏马”,演员也踩着木高跷,用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的“双高跷”将民间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踩高跷在五保地区也叫“拄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