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宋在农业和人民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示器,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本的功能和价值。
农业生产,作为人类按照自然节律和作物生长规律进行的经济生产活动,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把握农时,俗话说“不逆农时,五谷不能打粮食。”
把握农时,就是在遵循自然节奏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时间点依次进行耕地、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每年的回归运动,可以准确地反映气候的变化,降水量等。所以古代先民以此作为把握不同农耕时间点的基本依据。正所谓“农事无定规,全靠节气。”
在长期的生产发展和历史积累中,这些与节气有关的农业知识被总结为简单明了的农业谚语并代代相传。比如华北广为流传的种麦农业谚语“白露早,寒露晚,秋分正是种麦的时候”。事实上,在所有的农业谚语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业谚语所占比例最大。
(2)二十四节气也是传统时代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之所以如此,是由传统时代“以农为本”的时间和生活特征决定的。
在一年中,受自然节律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从播种到收获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律特征,即农业节律。与此相适应,农村社会生活也会呈现出一定的节奏。从年初到年底,各种活动各有时间。农业生产活动有起有落,所以农村社会生活的活动必然会有起有落,所有的活动都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巧妙协调,有序分布。
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活动的基本时间指示器,也因此成为人们一年生活的重要节点和时间坐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指示器。这在传统的每月时间系统中最为明显。月令,即根据年度自然节律变化的行动记录,曾是早期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必须遵守的法律。
通常我们在讲每个月的活动时,总是先讲节气,再讲相应的农事活动,再讲其他活动,从《礼记·月令》、《淮南子·世泽训》、《四人月令》等等,一直到明末清初的《补农经》,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主张用阳历制度代替中国传统社会的阴阳合璧制度,如宋代著名博物学家沈括制定的十二齐历。
(3)对于古代先民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系统,还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是他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和一部分。
在观察图像和计时的早期时代,农耕周期是庆典周期,节气也是节日。虽然此后由于阴阳合制的逐步完善和推广,节气和节日已经分离,但仍有许多节气作为节日保留下来。例如,“李思”,即春天的开始,漫长的夏天,秋天的开始和冬天的开始,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节气期间,皇帝会带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东、南、西、北门四个郊区举行隆重的仪式,迎接春夏秋冬。再比如冬天的至日、夏天的至日、清明节,这些在今天仍然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清明节,它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除了是节日节气,其实从全国范围来看,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