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人机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近年来,随着卫星定位系统的成熟、电子和无线电控制技术的提高以及多旋翼无人机结构的出现,无人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无人机已经成为商业、政府和消费者应用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农业和公共事业领域。在过去的2021年里,无人机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不断成熟,应用不断落地。那么,中国的无人机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目前国内无人机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北方通航(600435)、洪都航空(600316)、石炼航空(000697)、宝钛股份(600456)、泰禾新材(002254)、汇通股份(688219)。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我国无人机的发展是从军用无人机开始的。早在1960,中国就开始研发无人机。1964年,I型UAV无人机诞生,II型UAV无人机也在70年代发展起来。直到1980,国家批准了五仙5的设计定型。1981年开始装备部队,在军事和战术侦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无人机技术领域的一次飞跃。
20世纪末,Xi安爱生科技集团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无人机制造商,中国无人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逐步从军用领域向民用领域转变。2012年,DJI无人机发布首款消费级无人机,引爆民用无人机市场。自此,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爆发式增长。
市场形势
1,市场规模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的降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经爆发,而民用无人机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数据显示,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7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88%,预计2022年将达到453的市场规模。
2.市场占有率
民用无人机主要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超过65.12%,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为34.88%。
行业发展程度和应用领域
1.工业无人机产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未来,工业无人机行业增速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据约斯特·沙利文预测,2026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658亿元左右。
2.技术突破和整合加速行业发展。
目前,在DJI和其他企业的帮助下,中国在无人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基于此,2021年,随着产业资本的不断涌现,相关企业布局明显加快,5G、人工智能等商业化步伐不断深化,新型基础设施战略进一步实施,民用无人机发展也不断完善。
3.5G和云计算助力工业无人机发展。
根据Jost Sullivan的研究报告,5G具有超低时延、超大带宽、超高可靠性的特点,与4G相比具有广覆盖、海量连接的优势。目前,一些无人机应用已经在4G网络通信的支持下运行,但受带宽、时延、干扰等影响较大。随着5G商用的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将解决无人机行业应用中遇到的通信问题,赋予无人机超高清图像传输、超低时延数据传输、超视距飞行、远程控制等能力。云计算平台可以为工业无人机行业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和计算服务,这是无人机实现智能化的重要因素。
4.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
中国发展无人机已经超过50年了。我国无人机的研发在总体设计、飞行控制、组合导航、中继数据链系统、传感器技术、图像传输、信息对抗与对抗、发射回收、制造和军用等多个技术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研制了数十种目标无人机和侦察无人机,可以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近年来,一批新型无人机交付使用,广泛应用于昼夜空中侦察、战场监视、目标定位、校正火炮射击、战场损伤评估、边境巡逻等军事领域和航空摄影、地球物理勘探、灾害监测、沿海缉私等民用领域。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隐身,小型化趋势
随着现代防空武器的快速发展,对无人机的隐身性能和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无人机的机动性和战场生存能力,未来无人机需要向隐身和小型化方向发展。
微型无人机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大大增强了战争侦察和突防能力。中国的军用和民用无人机都在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例如,西北工业大学的专家设计了一种重量约200克、翼展50厘米的仿鸟扑翼无人机。相信随着微电子技术、弱电信号控制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微型无人机将会更加成熟。
2.民用无人机市场有望继续扩大。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明确了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
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企业实力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势头,建立健全民用无人机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和产业体系,实现民用无人机安全可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