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现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他们称之为“唯物史观”或“唯物史观”。恩格斯在1892《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英译本的导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一词表达了这种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社会学”、“唯一的科学历史观”、“社会科学唯一的科学方法是唯物主义方法”。e .伯恩斯坦等人将其修正为经济唯物主义。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前,人们总是从上帝的意志、杰出人物的思想或者某种隐秘的原因,即从某种精神因素来解释历史事件,解释历史的发展。其结果要么是对人类历史的曲解,要么是对人类历史的完全漠视。资产阶级历史观以“人”的观点来解释历史,这与中世纪以上帝的意志来解释历史的神学观点相比是一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个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特定社会关系而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性的人,或者说是失去感性存在的神秘的“自我意识”。从这样一个抽象的人出发,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必然归于人性的善良或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和人们想象、思考的事物来解释历史,因此不可能正确认识历史和历史研究的对象。
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不同于以往所有的历史理论。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只是追求自己目标的人的活动。但是,历史唯物主义说,人不是处于某种幻想的孤立和孤独中的抽象的人,而是在现实中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只不过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的一切性质和活动总是取决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使人变成这样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来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在真实的历史基础上描述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其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具体的社会科学侧重于社会生活的某个局部领域和某个个别方面不同,它侧重于研究社会整体和整体的一般结构和发展规律。它的任务是为每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