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孟家井村的历史?

c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件晋代榆次窑的白釉黑彩玉壶春瓶。据了解,这是目前唯一标明产地的榆次窑产品。虽然岁月在瓶身留下了许多磨痕,但依然优雅而充满魅力。一件文物是静态的,但它的历史是动态的。不知道八百年来它有过怎样的经历,沉寂的背后又有多少委婉曲折的故事。

我们脚下有800年灿烂的文明。

人们常说地上文明看山西,地下文明在陕西。黄河东西两岸的中华文明可谓是一个星系。中国的英文翻译是陶瓷的意思,山西在中国陶瓷史上曾经是古瓷窑众多的省份。不知道大自然热爱这片土地,给了它充足的似乎取之不尽的粘土和煤炭,给了它生产瓷器的各种前提条件;还是一个勤劳的能工巧匠,我依恋着它,在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书写着绵延不断的华夏文明。

孟家井是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的一个村庄。这里曾是孟家井乡政府所在地。孟家井村位于太原市东15km处,东临寿阳,北接阳曲,南接榆次。相传宋代杨家将孟良曾在此驻军,挖井取水,故名孟家井。至今村里还有两口古井,井水依然甘甜爽口。

孟家井无疑是一个古村落,不仅是古榆次窑遗址,也是窑神博陵寺遗址。因为孟家井以前属于榆次县,所以孟家井的瓷窑叫榆次窑。现在进入孟家井村,虽然窑火已经被扑灭,四周是成片的农田,但通往村子的路依然是厚厚的匣钵铺成的,村里到处散落着瓷器碎片和窑具。金元时期的白瓷黑瓷片,明代的孔雀蓝琉璃瓦碎片,和泥土一起成了村民家的院墙。在一处山坡上的断层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层宽约两米、长十余米的瓷层。在村子的东北方,有重建补陵寺的原始石碑,记载着当年烧瓷的盛况。

孟家井瓷窑遗址是第一批省级文物。

孟家井窑遗址于1959年被当地文物工作者发现。经调查考证,是史书记载的榆次窑。1962文物普查期间,我省组织考古人员对孟家井窑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窑址保存的瓷窑和瓷片不仅为了解孟家井窑的瓷器烧制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而且对研究北晋元时期的瓷器发展史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在1965年我省首次公布文物单位时,孟家井窑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调查,瓷片堆积物主要分布在村北的梯田和村西大道东侧。村北主要烧黑、白、青、紫釉,村西大道东侧主要烧白釉打印机。瓷砖堆积面积2000多平方米。从采集的标本来看,器物类型多为民间实用的碗、盘,还有壶、碗、灯、枕等器物。釉色以黑白为主,也有少量青花釉器。在烧制方法上,盘碗内底刮釉的重叠烧制法,可以增加每窑的装载量,节约燃料,提高产量,是金代陶瓷工匠的杰出创造。此外,支钉,垫片燃烧和其他烧制方法也使用。白釉器的造型以碗、碟为主,其中白釉印花碗精细。其特征是:碗的形状大而薄,碗内有涩环。印花多为菊花、牡丹、荷花,碗饰月锦。釉色柔和,呈乳白色。有碗、碗、盒、罐、灯、碟等。碗、碗最多,釉色有光泽,部分呈灰色。青釉数量不多,但颇具特色,主要是碗、盘、枕,以碗为最多。釉面有玻璃质感,有的釉色黄绿,有的灰蓝色,有的类似黑釉。碗多有印花和划痕,明显受陕西耀州瓷窑青釉影响。图案以宋金时期常见的菊花、牡丹、荷花为主。碗心也有和白釉印一样的月锦和文字装饰,书符、华、豪、万、金、巨、直。

《永乐大典》有“磁窑位于榆次县城北六十里孟家井。据《杨进志》记载,这里有50座窑址。据明代《忆灵寺》“榆次县城北六十里,有乡名孟家井,人口多约三百,为古陶之地”。可见,在明代,孟家井地区的窑业还是比较繁荣的。当地大约有300个家庭继承了祖先传下来的技艺,50多个瓷窑正在冒着热气。

孟家井作为北方的民窑,名气没有磁州窑大,但也是山西的名窑,这跟它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有很大关系。榆次窑位于我省中部,这里文化积淀深厚,人口繁荣,瓷器需求量大。据考证,孟家井瓷窑至少烧制于晋代晚期,元明时期达到顶峰,规模也较大。当时,孟家井瓷窑成为金等重要地方玻璃的生产地,清末逐渐废弃。所以,称孟家井瓷窑为山西“瓷都”并不过分。

“瓷都”山西的古窑址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从太原驱车近40分钟,记者来到距离市区15公里的东山孟家井村。看着眼前这个非常普通的村庄,很难想象这就是历史上曾经闻名全国的瓷器产地。

一位热心的村民告诉记者,村里唯一还能知道瓷窑历史的人,是一位年近80的烧瓷老艺术家,名叫宋·。几经寻找,终于见到了老人。宋大爷说,从有记忆开始,他就跟着父母来到孟家井,开始烧瓷器。“一个农民带十年生意也不错。”可以说,宋老人在孟家井一生都在和瓷器打交道。虽然现在不烧瓷了,但说起孟家井的过去,他还是很激动。据宋大爷回忆,据他所知,当时大大小小的瓷窑有五六十个,但风暴过后能看到的只有两三个。

仅存的几座古瓷窑,或因杂草的覆盖,或因周围石堆的羁绊,未能成为人民墙上的砖。在一个幸存的古瓷窑里,顶部有一个直径约70厘米的大洞,窑壁有裂缝,有被雨水冲刷的痕迹。窑底堆满了干草和垃圾,窑的煤灰隧道成了村民存放越冬蔬菜的菜窖。

50年代末,孟家井瓷业逐渐衰落。由于缺乏对古遗址的爱护和管理,加上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大量的人为因素,现在几乎看不到任何一处古瓷窑遗址的面貌。那么为什么价值如此之高的省级保护文物却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呢?据了解,多年来,由于孟家井古瓷窑遗址破坏严重,难以开发保护,导致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兴趣不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瓷窑遗址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在2006年,迎泽区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挖掘开发孟家井宋代古瓷窑等优秀文物资源,打造一批旅游品牌项目,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但时至今日,由于保护所需资金巨大,区里相关单位和部门呼吁多年,却依然无人管理,瓷窑遗址越来越破旧。

-

孟家井村宋代瓷窑遗址岌岌可危。

谁能想到,在垃圾堆、乱石堆、荒草中,这两座破旧的巨大建筑会是明朝的遗迹?而脚下埋着这些碎瓷片的土地,其实就是著名的孟家井宋代瓷窑遗址?岁月流逝,窑废瓷碎。站在这个曾经繁华的古窑址上,谁能想象几百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吸烟载车的繁华景象?日前,接到读者反馈,记者前往孟家井,探寻这个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遗址。

44年前的文物古迹

沿着通往寿阳的路,向东再向北拐,毫不费力就找到了曾是乡政府所在地的孟家井村。但是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一个1965市政府竖立的文物保护碑。经过两次对山村的走访和讯问,我在村民的指引下,在原乡政府大院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了这块碑。

基座不见了,基座上的字迹斑驳。“孟家井瓷窑遗址”、“1965年5月24日省民委颁布”等内容依稀可辨。这块可以证明遗址身份的石碑到底立在了哪里?村民们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

剩下的50个窑有3个。

今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人员核查了当地历史上的瓷窑数量。明代《永乐大典》(卷5201)中“太原郡”一文,发现“瓷窑位于榆次县北六十里孟家井,据《晋阳志》云,有窑五十座”。

今天,50个窑中只有3个能分辨出形状。一个被村民建成房子,改造成存放粮食的山洞。另外两座都被遗弃在路边,坍塌和破损比四年前第一次看到时更加破败。

老艺术家有一个梦想。

76岁的宋河老人出生在河北邯郸。祖上从河北来山西“捧瓷碗”的时候,正是孟嘉靖出好瓷的名声。

老人说,他来孟家井的时候,“农民买卖十年还不错。”他从8岁开始跟师傅学瓷器,到现在已经16岁了。他见证了孟家井村的繁荣。解放后,山脚下建起了瓷厂,村里的瓷窑渐渐空置。上世纪50年代,老人买下了其中一个老窑和一个废弃的厂房,一直不愿意让子女拆了盖房子。老人说:“现在村里知道这门手艺的人不多,更别说会画画上釉的了。只希望有一天这个老窑对传承陶瓷工艺有用。”

保护刻不容缓。

孟家井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除了瓷窑,村里还有两口古井,井水至今甘甜清澈。山上,北宋年间修建,明代嘉庆年间重建。制瓷者为祭拜窑神而建的博陵庙,古韵犹存。日前,一些企业家看中了该村深厚的古陶瓷文化,拟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瓷土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通过陶瓷制作工艺,恢复传统陶瓷生产线,发展旅游产业,展示古村落。

早在2006年,迎泽区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挖掘开发孟家井宋代古瓷窑等优秀文物资源,打造一批旅游品牌项目,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然而,今天,由于缺乏照顾和管理,瓷窑遗址已变得越来越破旧。如何保护古人留下的这一灿烂文化遗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链接

孟家井村位于太原市东15km处,东临寿阳,北接阳曲,南接榆次。相传宋代杨家将孟良曾在此驻军,挖井取水,故名。宋代是著名的瓷器产地,被称为孟家井窑,也叫榆次窑。孟家井瓷窑始建于晋末,烧造于元明时期,达到鼎盛,规模也较大。当时,孟家井瓷窑成为金等重要地方玻璃的生产地,清末逐渐废弃。其白釉印花碗具有碗中心四周刮釉的特点,具有典型的晋代风格。因其对北晋元瓷器发展史有较高的研究价值,1965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