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一生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在雅典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雕塑家,母亲是助产士。苏格拉底一生经历了雅典民主从繁荣到衰落的过程。在他十几岁的时候,雅典的民主正蓬勃发展。佩里克莱斯改革的结果是,过去只有上层贵族才能享有的权利,现在普通公民也能享有。像苏格拉底的父亲这样的手工业工人也有参加选举和担任公职的权利。希腊-波斯战争的胜利使雅典成为爱琴海城邦的盟友,并迅速繁荣富裕起来。此时的雅典工商业发达,文化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但繁荣背后也有危机。雅典人开始变得自满、奢侈、挥霍、愤世嫉俗和道德败坏。民主制度逐渐变质,变成了无政府主义。国家政权一直被一些争权夺利、平庸无能的人把持着,民主只是一种形式。就这样,雅典在繁荣了一段时间后,逐渐衰落,最终输掉了与斯巴达的战争。中年后的苏格拉底见证了雅典的衰落。

苏格拉底热爱他的祖国雅典和雅典人民。看到雅典城邦的衰落和民风的衰败,他非常难过,决心用一生的精力拯救祖国的命运。

为了保卫祖国,他三次参军。在战斗中,他机智勇敢。他不仅英勇杀敌,还保护了战友。他两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的学生和战友。和他一起战斗过的战友说,和苏格拉底一起战斗会有安全感。苏格拉底在行军中特别勤奋。一年三月,正值隆冬。他穿着单薄的衣服光着脚在冰上行走,但他走起路来就像穿着鞋子的士兵一样。他从小注重体育锻炼,体格健壮,为他行军打仗自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雅典人的道德水平,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潜心研究哲学,积极从事教育事业。

在他之前,希腊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起源和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后来被称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重新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救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自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懦弱;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什么是国家,人要有什么素质才能治理好国家,如何培养治国人才等等。后人把苏格拉底的哲学称为“伦理哲学”。他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地上”,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苏格拉底一生从事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自己的教育理论。但他没有开办自己的学校。他在哪里教书?他是怎么教的?广场、寺庙、街道、商店、作坊、健身房等。都是他教书的地方。年轻人、老年人、富人、穷人、农民、工匠、贵族、平民都是他教导的对象。不管是谁,只要他求教,他都会热情地教。当时别的老师——智者——收学费,他们把当老师当成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不收学费。他为了城邦的利益教书育人,是义务教师,所以苏格拉底一生清贫。

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他看来,无论才华横溢的人是聪明还是愚钝,如果他们决心要取得令人称道的成就,就必须努力学习,努力实践。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佩里克莱斯死后,由于雅典没有好的* * *制度,民主制度变得极度民主和无政府状态,甚至国家都是通过抽签或抽签选举产生的。苏格拉底对此非常难过。他认为治国的人才必须受到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的人才。他一生致力于培养治国人才。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先修人之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之人。其次,我们应该教人们学习广泛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统治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中,受到尊重和赞扬的人是最有知识的人,而受到谴责和鄙视的人是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运动。他认为,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健康的身体对于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都非常重要。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让人强壮。

在教学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被自己称为“苏格拉底法”和“助产术”。他的母亲是助产士,这是对他教学方法的隐喻。他妈妈的助产术是接生,他的助产术的教学原则是为观念接生,是引导人产生正确的观念。

“苏格拉底法”自始至终都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也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习得某一概念时,并不直接告诉他们,而是先向学生提问,让他们回答。如果学生答错了,他不直接纠正,而是问其他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从而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式教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卢梭、布鲁纳等人所提倡的“发现法”,显然也是受苏格拉底方法的启发。

苏格拉底总是批评雅典统治阶级的腐败,甚至批评一些最高的* * *,所以他被他们所憎恨。70岁时,他被雅典统治者以“不敬神”和“腐蚀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的学生和朋友多次劝他逃离雅典,并为他安排了万无一失的逃亡计划。但他坚决拒绝了。他认为,虽然对他的指控纯属诬陷,但作为雅典的公民,他应该遵守雅典的法律。行刑那天,来探望他的学生和亲戚都很难过,但他却镇定自若,像往常一样谈笑风生,最后从刽子手手中接过毒酒,一饮而尽,平静地死去。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但他没有留下任何属于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他的学生如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了解他的言行和思想。这点颇像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孔子一生也是“言不尽意”,没有留下著作。如果孔子的弟子和他的弟子没有把他一生的言行整理汇编成《论语》,我们就不会知道孔子今天的活动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