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历史
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茶区。是世界公认的普洱茶发源地之一,著名的“茶树之乡”。有存活了1700多年的野生型“古茶树王”,有维持了800多年的栽培型“古茶树王”,还有3200多公顷的栽培型古茶树和一批大型野生型茶树。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东南部,距普洱市区237公里,距澜沧县城70公里。
古茶林中的傣族民居
约公元10世纪,布朗族、戴族等先民在迁徙至景迈山时发现了野生茶树,于是在森林里建起村落,并在村落周围人工栽培茶树。通过长期的探索,他们逐渐认识到普洱茶树的生长特点,形成了林下智能种茶技术。
茶树不使用化肥、农药,主要依靠自然叶片和草本层提供营养,依靠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加上垂直土地使用技术和传统的定居点建设技术,它们使土著人民能够最有效和可持续地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它们是世界农业文化景观的精华,是传统人居和土地利用的杰出典范。
布朗族的传说
一片叶子的故事
苏国文
201165438+10月18,央视纪录频道发布了中国首部纪录片《茶,一片叶子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了布朗王子和布朗文化传承人苏国文。
布朗族,原名巴郎,是古普人的后裔,是云南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据史料记载,布朗族最初生活在滇池周围,后来由于北方民族不断大规模南迁,布朗族被迫南迁。
“我的家族是世袭领袖。很久以前,可能已经这样七八百年了。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领袖了,但是观念在民间还是存在的。所谓景迈山,由两个行政村组成,一个是以傣族为主的景迈村,一个是以布朗族为主的芒景村。这里有6个布朗族村寨,约680户,2800多人。我不仅仅是在泡茶,我也在引领布朗族文化的方方面面。”苏国文说。
景迈山的航拍
9月下旬的一个下午,《红星新闻》在苏国文自己修建的帕伦寺见到了八十多岁的他。苏国文告诉红星新闻,布朗族的茶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因为茶挽救了布朗族的生命。
相传东汉末年布朗族从滇池迁徙时遭遇了一场瘟疫。当时没有医学,整个族群面临灭绝的困境。一个祖先在病危的时候,不小心从树上摘下一片叶子,放进嘴里。过了很久,他醒来发现病已经消除了,就赶紧告诉了同胞。结果其他民族都学着那个人,把树叶放进了他的嘴里。过了一段时间,全民族的病都消灭了。
景迈山的航拍
当时布朗族人把所有的叶子都叫做“拉”。因为能消除疾病的树的叶子和其他树不一样,有特殊的功能,能治病,能消除疲劳。所以,为了区别他们,布朗族的祖先称他们为“拉”,一直沿用至今。
“从那时起,布朗族人就对茶有了深厚的感情。后来我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找茶树。如果我找不到茶树,我是不会停下来的。大约在东汉末年,最后一部分人在景迈山停止了迁徙的步伐,大规模种植茶叶。景迈山种茶历史的起点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苏国文说。
景迈古茶树摄影滩纯
作为芒景布朗族最后一位世袭土司苏里亚的儿子,苏国文长大后在澜沧县教了25年小学语文,后在教育局行政岗位上干了15年。2004年,苏国文退休,回到村里定居。
“父亲临终前委托我三件事,要我恢复和传承布朗族的文化。村里人听说我要退休,就让我回来。我数了数村里知道史料的老人,只剩下6个。最小的已经83岁了,于是我果断采取了措施——我递交了退休申请,回来也没批。后面组织部还把我带回去骂了一顿。但最后他们收回了批评,觉得我当时做的是对的。”
2004年,芒井村仍以种粮为主。由于茶叶没有销路,古茶园多年缺乏维护,杂草高于茶树。它们吸取了大量的养分,导致光照和通风不足,叶子发黄,有死亡的危险。更让苏国文担心的是,为了保证粮食和收入,村民们通过乱砍滥伐的方式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有的甚至砍伐森林当柴烧,卖给外地人。
“你不能这样。”苏国文告诉村民,解决粮食问题的思路是对的,但不能以毁林为代价。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留下的东西永远不能被摧毁。
当时市场上的普洱茶概念只分为老茶和新茶,古茶没有现在这么高的认可度。因为古茶籽又黑又大,看起来粗糙,但人们更被更帅气的餐桌茶所吸引。
“其实这种古茶属于最好的茶之一。在过去,我们的祖先用这种茶入药。那时候我慢慢开始推广古茶。后来社会知道景迈山有古茶。这就是原生态。”
在景迈山古茶园,布朗族人在采茶。
“当时我跟老百姓说,我不怕,不是茶的问题,是人为的问题,时间不会长。到了2010,(茶叶价格)又好起来了,慢慢稳中有升。后来,所有人都让我相信我是对的。”
在苏国文看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景迈山古茶林的唯一选择。景迈山茶叶的品质,是因为茶树生长在万亩丛林中。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破坏,就会变得和其他地方的茶叶一样。
“保护好古茶园,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遗产。不管有价无价,都不要破坏。因为它是我们种茶的历史见证,是我们种茶的活化石,历史文化价值永远存在。对于古茶园,我们以前把它的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现在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经济利益放在第二位。”这是苏国文对布朗族的警告。
还茶于林
摒弃“高产密植”改善茶树生态
景迈山的航拍
在景迈山,除了茶树,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有14种,如长尾单室山茱萸、苏铁、柏树、红椿、和果木、闽楠、胡芦巴、黄檀、广玉兰、桫椤、苏铁、金毛、荞麦等。
观测资料表明,古茶林共记录种子植物125科489属943种及变种,观赏昆虫16种,陆生脊椎动物187种,哺乳动物22种,鸟类134种,经济昆虫21种。
景迈山古茶林
长期以来,澜沧县高度重视景迈山的保护和管理,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从立法层面加强对景迈山的保护和管理。2015年,澜沧县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景迈山保护的决定》上升为条例,制定了《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强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传统村落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保护管理,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景迈山芒耿村
景迈山
“有些大树树冠短,会造成茶叶光合作用差。我们认为,进行适当的修理是必要的。酸枣、胡艺之类的树正好在茶叶生长的时候掉叶,而一年四季不掉叶的红毛树、栗树会挡住阳光,影响茶树的生长。”严玉侃说。
事实上,过于密集的植物生长很容易导致光照和通风不足,从而影响其生长。林下种茶模式以乔木层-茶树层-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为茶树创造了理想的光、温、湿度等生长条件。具体来说,上层乔木层主要生长山茱萸、木荷、余一、香椿、榕树等高大乔木。中间灌木层以茶树为优势种,有樟树、杜鹃花科等植被。下层草本层由草类、蕨类、药材、野菜等植被组成。
景迈山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曾尝试种植密植高产梯田茶园,但2007年后改造为延续林下种茶传统的生态茶园。
景迈山古茶林
“2007年的时候,普洱茶有泡沫经济,但是我觉得平台茶长不大。台湾茶的种植方式和我们古茶不太一样。我们利用毁林种茶,产量高,密植。而且不施肥不打农药是不可能这样种的,所以我当时就提出把高产密植的茶叶去掉。"
当时苏国文提出了“还茶于林”的口号,对所谓的“高产密植”茶树进行生态改造,将每棵茶树原来的密植距离调整到至少两米,大大改善了茶树的通风、采光、营养等问题。为此,他还在自己的花园里做过实验。经过20多年的栽培,制成的茶叶口感甚至比一些古茶树还要好。
景迈山的未来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树."
景迈大寨
傣语“景迈”是为傣族移民而建的新城市或村庄。据史书记载,景迈傣族的首领在狩猎过程中追逐一只金黄色的马鹿,来到景迈山。景迈大寨是傣族先民迁居景迈山后的第一个部落聚居地。也是景迈山傣族首领居住的地方,地处景迈山对外交通枢纽。
每年7月中旬到10,是傣族人的闭关日。过了闭关节,为了集中精力进行生产劳动,男女青年不得从事恋爱结婚活动,也不能建房。村民必须投身于繁忙的生产劳动,安心工作。
论爱情(右一)
现在是九月下旬,对于景迈山上的村民来说,这是难得的休闲时光。因为秋茶的收成比春茶少很多,景迈大寨的村民爱在家里二楼的茶室里泡古树茶,和邻居聊天。《爱情论》是秋菊的傣名。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景迈傣族以茶为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茶文化。
“我去过别的茶山,但感觉不如这里好。父亲说,景迈山的茶味道好,是因为有白木香这样的珍贵树木。我觉得和这里的古树、土壤、阳光有关。鲜叶质量最好的是大平掌。”爱情理论。
艾伦所说的大坪掌古茶林,位于景迈大寨南部,面积约200公顷。它是景迈山上唯一位于顶盆的古茶林。有傣族祭祀的茶神树,有10多棵600岁左右的山茱萸树。根据爱情理论,景迈山的茶香气突出,有浓郁的山野风味和独特的兰花香味。
景迈大寨
“茶山还是很辛苦的。和外面说的不一样,茶山是土豪。感觉我们茶山的茶很多,生活也比较轻松。其实茶山的维护很重要。我们不能在这里施用化肥或杀虫剂。我们每天都要拿着锄头除草,修树枝。如果雇佣工人,成本很高,一般都是茶园主自己做。那时候交通不方便,要步行上山采茶,不像现在骑摩托车。”
2010在京学习企业管理的道面临抉择。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弟弟妹妹还在上学,加上家乡茶产业的发展,道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到景迈山打理自己的34亩茶园。
春天的采茶季节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每天早上6点前,她起床做饭。7点前派工人上山采茶。春茶很抢手,需要很多工人。道在检查采摘鲜叶的同时,提前与客户联系。中午12左右,采摘的鲜叶被带回萎凋,傍晚开始茶叶加工。整个忙碌的过程将持续到7月。
“这段时间在山里比较闲,因为秋茶比较少。最忙的时候是三四月份,整天忙,没时间吃饭。作为合作社,我们会收集成员采摘的鲜叶,我们自己家也会采摘。我家有三四十亩茶园。每天一睁眼就觉得要去茶园了。”道告诉红星新闻。
苏国文
现在,年近80岁的苏国文感觉时间越来越紧迫。虽然这几年做了很多工作,但他觉得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担心自己不能及时完成。他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我觉得,要真正建设景迈山,还是要靠年轻人。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是主力军。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很聪明,但是缺乏一些必要的智慧。这种智慧就是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整个民族;我们应该考虑时代,对历史负责。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苏国文说。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的特别规划
(下载红星新闻,还有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