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游记里没有猫妖?吴承恩说他和嘉靖皇帝有羊毛关系。
西游记里,别说牛变精,猪变精,连骨头都能变精,为什么猫就不能变精呢?那时候没有猫这种东西吗?这说不通。早在隋朝就有猫了。在古代,猫一般被称为“貉奴”、“蝉”。在唐朝,貉奴是朝廷中的一个特殊职位,负责防鼠。大书法家黄庭坚,诗人陆游、陈郁,都是铲官,尤其陆游是典型的猫奴。“溪中柴火软暖,我不和猫奴出门。”他写的。
既然明朝有猫,而且屡见不鲜,而且隋朝《太平广记》中的鬼猫,南宋《简毅志》中的汀州山魈,都有被猫入罚款的前科,为什么吴承恩不写猫妖呢?这也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西游记》是吴承恩在公元1550年至公元1582年间所作。明朝第11任皇帝朱厚熜的统治时期是1522-1566,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嘉靖年间。嘉靖皇帝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在位48年,但常年不上朝)。头2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嘉靖皇帝是中国皇帝史上的一朵奇葩。他的主业是道士,副业是皇帝。他修炼的不是清秀,而是房艺和炼丹术。反正他就是不上法庭。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养猫,养了很多猫,还建了一个“猫室”。三四百个服务员负责养猫,平时也可以吸猫。可以说是猫奴皇帝,尤其是一只名叫“霜眉”的猫,很受嘉靖的宠爱。这只猫死了,嘉靖很伤心,就把它埋在万岁山北侧。后来嘉靖宠爱的另一只狮子猫也去世了。嘉靖为它做了一口金棺材,埋在万寿山脚下。他还要求部长们翻身。一位名叫魏源的学士讲师写了首诗“化狮为龙”。嘉靖非常高兴,被提拔为少宰,并在内阁中增加了一品...
在这种情况下,猫统治世界。如果吴承恩真的把猫写成了恶魔,某个时候政府会让他尝尝文字狱的滋味...
不同意:
有很多怪物。既然什么都可以是妖怪,那怎么能把一部《西游记》包括进去呢?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嘉靖皇帝爱猫,吴承恩怕得罪嘉靖皇帝,所以就不写了。
这种说法没有道理。
明朝皇帝对朱没意见,但写猪八戒好吃好色也是一种享受。
明朝皇帝还自称是龙,《西游记》里有些龙是被斩首的。
写一只猫有什么不好?
况且就算皇帝有猫,作者也可以写个猫神来讨好皇帝。
在古代,猫还是腊月的一种祭品,因为猫抓老鼠,在农业社会,猫是一种防鼠的动物。
不仅农民喜欢猫,学者也喜欢猫,因为猫可以保护书籍免受老鼠的侵害。
黄庭坚还写了一首诗,说他求别人养猫:“秋来老鼠把猫欺负死了,透过骨灰盒偷窥,搅了一夜的睡眠。听说貉奴会数数孩子,买鱼穿柳抱蝉。”
这首诗里,黄庭坚的猫死了,他向别人要了一只猫。
另外,陆游也是有名的猫奴。陆游写《赠猫》:“裹盐迎小丽奴,尽护万卷书。我惭愧我家贫穷卑微,无食无鱼。”
这说明人们很喜欢猫,那么西游记为什么不写猫呢?
个人认为:
第一:可能作者养不起猫,所以没有这个意识。在古代,猫是由富有的家庭饲养的。前面说过,陆游和黄庭坚都是官学。西游记的作者不是。西游记最初是作为街头故事流传的。无论是元杂剧杨敬贤的《西游记》,还是后来说书人口头写的一段话,《西游记》都是口头文学。如果作者真的是吴承恩(不管吴承恩有没有争议),吴承恩也是一部杰作,梳理了前人的作品。
也就是说前面的创作者都是养不起猫的穷书生。
其实猫不仅仅是《西游记》里提到的,中国古代小说里也有。偶尔也会提到猫是淑女,比如《金瓶梅》里的潘金莲,《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穷人没有心情养。
第二个假设是有人养得起猫,但是这么喜欢的宠物怎么会愿意把他写成怪物呢?
如果作者像陆游、黄庭坚那样,肯定不会把他的猫写成小说里的怪物。其实在古代也是猫妖,很邪恶。
比如著名的金华猫妖,在清代楚人夺得的《剑玄寂》一书中说,金华猫变成妖怪后会在主人的水缸里撒尿。人一旦喝了,就再也见不到猫的影子,然后慢慢死去。如果你想破解它,找只猎狗,抓住这只猫妖,剥了它的皮,烤了它就行了。
隋朝也有一个鬼猫的故事,就是独孤皇后的弟弟用鬼猫炼制巫术来害她,非常可怕。
爱猫人士怎么会愿意把自己养的猫写成这样?他该如何面对?
当然也可以写成神仙,但是中国传统神话里没有猫的位置,不好写。
第三,可能是作者写了,然后丢了。
《西游记》在流传过程中也经过多次整理,可能已经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