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被称为“文化的沙漠”?
宋代著名史学家邓广明对宋代文化的一系列论述,进一步发展了陈寅恪的经典论断。他首先想到:“宋代所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可以说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前所未有的。”这个评价与陈寅恪“造极”的说法基本一致。但他后来略微修正了对宋代文化空前繁荣的评价:“宋代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一直到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的时期,都达到了顶峰。”“宋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达到顶峰,不仅超越前代,也是元明两代所不及的”。他似乎有意将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后的中国文化划分为比较时期。事实上,陈寅恪的“造极”论主要着眼于宋代文化的整体精神,而邓光明后来的修正主要着眼于在西学东渐后为中国文化添加前所未有的新元素。但无论如何,正如邓广明所说,“宋朝的文化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十世纪下半叶至十三世纪中叶的历史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于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领军专家、“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50年中国问题研究者费正清评价说:“毫无疑问,繁荣于唐宋时期的中华文明似乎超越了欧洲。”
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Gunder Frank)在他的著作《白银资本》(Silver Capital)中说:“中国在宋代的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
麦克尼尔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朝以来,中国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东亚研究和历史教授、汉学家伊佩霞在《剑桥图解中国史》一书中说:“11、12和13世纪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国家。”
曾任亚洲研究协会主席的美国学者罗德斯·墨菲(Rhodes Murphy)将宋朝称为中国的“黄金时代”,并在《亚洲历史》中对宋朝进行了评论。“在许多方面,宋朝是中国最激动人心的时代,它统治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时期。在许多方面,宋朝是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蒙古人的入侵沉重打击了当时世界上最富裕、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的中华帝国。蒙古入侵前夕,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都处于巅峰,但因为这次入侵,在历史上被彻底摧毁。对于那些...意识到这些危险,这真是一个不平静的时期。然而很明显,兵临城下之前,杭州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闲散。
在许多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期。后世的中国历史学家批评它,因为它未能抵御外敌入侵,最终被他们痛恨的蒙古人打败。但宋朝从960年延续到1279年,比平均约300年的朝代寿命(在中国)还要长。它统治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时期。
宋朝明智地集中了长城以南汉人居住的生产力很高的核心地区,甚至用礼物签订了停战协定,承认异族政权对现在北京地区的控制,并利用类似的协议,让另一个异族控制了西北干旱的甘肃。这些协议并没有造成实际损失,中国在宋朝惊人的繁荣与放弃建立更大帝国的野心有很大关系。中国统治下保留下来的面积,除了俄国,还和整个欧洲一样大。加上65438+亿人口,完全可以称得上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最发达的国家...
中国可能在11世纪生产了比欧洲更多的铁、钢和其他金属制品,直到18世纪中叶。煤也被用于冶炼和取暖,比欧洲早了七个多世纪。开封的地理位置比长安更有利于行政管理,更容易从长江流域和南方运输物资。宋朝军队强大机动,装备钢铁武器。.....从很多方面来说,宋朝是一个政治和平、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本票、信用证和大量官方纸币适应了商业的发展。政府官员印制和分发小册子来推广改良的农业技术——灌溉、施肥、精密的新金属工具和最早的改良作物新品种。画,往往是城市富商和宋朝廷赞助的,取得了辉煌的进步。低成本印刷的普及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小说和故事书激增...宋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Stavri Anoos)也将宋朝视为“黄金时代”,在《世界通史》中说:“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期间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增加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早熟水稻品种的引入使农作物在过去一年中翻了两番,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代修建的新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的灌溉面积。据估计,从11到12世纪,水稻产量翻了一番。生产力的提高使相应的人口增长成为可能,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也增加了贸易量。中国第一次有了以商业为主而非行政为主的大城市。”
美国学者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写道:“宋代经济的大发展,尤其是商业的大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种快速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以前,并产生了一种直到19世纪仍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社会模式。”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在中美新市场经济(北京)论坛“克服国民财富的障碍——经济政策和商业周期”的主旨演讲中说:“中国在宋朝是富裕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美国密西根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家博士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随着公元960年宋朝的兴起,中国似乎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开始了。货币的流通比以前更受欢迎了。火药的发明、喷火器的使用、航海罗盘、天文钟、高炉、水力织布机、船舶防水舱壁等。都出现在宋代。”
美国耶鲁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授Jonathan spence于2000年6月65438+10月1日在《新闻周刊》发表文章称:“上一个中国世纪是11世纪。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国家。它的领先地位源于一系列因素,从技术的发明到工业企业和管理良好的农业的兴起,从教育和行政实验的普遍传统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1000最后一个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宋朝的都城在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人口一百万。它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繁荣、最庞大的城市。”
美国学者尤金·安德森(Eugene Anderson)在《中国食品》中说:“宋朝时期,中国的农业和食品终于成型了。食品生产更加合理和科学。到了宋朝末期,不再受汉人统治的华北,农业已经成熟。从那以后,直到20世纪中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华南在随后的朝代扩大了农耕,增加了新的农作物,但那里的模式还是在宋朝建立的,而且并没有伴随着很多技术上的基础变革。”
美国著名学者阿诺德·汤因比在《人与地球母亲》中说:“10世纪、110世纪和12世纪的后来的蛮族也受到中华文明的强烈吸引。他们除了自己采纳中华文明,还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中华文明,而这些领土从来就不包括在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因此,中华帝国的收缩被中华文明的扩张所补偿——不仅在中华帝国周围崛起的国家,在朝鲜和日本也是如此。”
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在《权力的追求》中说:“这本书的假设是,中国在1000年左右转向市场调节,颠覆了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关键平衡。我认为,中国的例子启动了人类千年的探索,从价格和私人或小团体(合伙企业或公司)对自利的角度出发,找出协调大规模行为会取得什么结果。”
北宋在20世纪末被美国人誉为第二个千年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