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作文300字。
这里说的大明郡,既不是大明府,也不是元成郡,而是过去大明府管辖的大明郡,现在的大明郡。大名县在历史上曾数次与源城县、威县分合。今天的大名县包括大名县、元城县和威县的一部分。
旧大名郡在大明府以南8里,东至元城,西至威县,南至内黄,北至元城,宽70里,柔60里。
大明郡最早的出现是在后汉甘祐元年(公元948年),由广金府改为大明府,设在元城县(今大名县),由广金县改为大明郡府,隶属于大明府。
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大名县并入源城县,属大明府道。
北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回到大名郡,大名郡属大明府道。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大明府路迁至河北东路,由大明府统治,大名县隶属河北东路。
晋二年(公元1157),设大明府路,治所在,大名县属大明府路。
元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元城县并入大名县,不久又恢复为元城县。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设立大明道总经理,大名县隶属大明道。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大明路改为大明府,大明县隶属大明府。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大名县并入魏县,大名县属大明府。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9年),恢复大名郡,大名郡设在大明府城。
文健三年(公元1401),漳河和潍河同时发大水,大明府城被水毁,城废。同年,他们指挥吴城在艾家口新建大明府城(今大名县)。
永乐九年(公元1411),大明郡府迁至南乐镇(今城南旧治村)。县城周长5英里,有土墙。起初,只有两个门,东和西。后来又增加了南门、城楼、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