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通过修改教科书,编辑其侵华战争,展示了什么?求解答

利用教科书问题将两国关系紧张的责任推给中国,是日方的一贯伎俩。长期以来,日本政府未能真正反省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历史侵略,只是推卸战争责任。由于不断篡改历史教育,大部分日本国民对日本的战争责任一无所知。

历史真相不容否认。日本方面现在正在寻求获得“钓鱼岛是日本领土”字样的教科书获得批准,还在利用教科书误导下一代。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

日本右翼试图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

?历史的呈现难免受到现实的影响,日本教科书的问题还会继续。

日本今天的现实环境会使其历史教科书倾向于纠结于“历史细节”。无论是日本战败之初对教科书的“全面反省”,还是旧官僚“缓兵之计”后教科书的“右倾化”,都说明了现实环境对人们所接触到的历史的影响。今天不可能恢复日本军国主义,但战败刚结束的那种“低眉顺眼”不会再来了。这个越来越“常态化”的国家的历史教科书,难免会淡化“改革”,突出“技术”。比如,站在战败国的立场,直接使用东京审判认定的“南京大屠杀死亡20万人”数据的教科书会越来越少,关于人数的“技术性”争论会越来越多。

6.这些“历史细节”可能会挑战中国人的感情。

中国人接受的历史知识是“广博”的,倾向于“是非”。比如我接受的是你屠杀我们同胞的“大局”,不去深究数字和细节(比如人教版出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说“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就有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屠杀”。事实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中认可的数字是20多万。)。那么现在日本人想在细节上更现实一点,我们该怎么办呢?比如扶桑社的教科书已经明确指出东京审判是政治审判而不是法律审判,暗示其不公。虽然扶桑社的教材采用率目前只有万分之几,但其社配版的销量很高,其他教材迟早可能会改变趋势,趋势不容小觑。这个细节我们还没想过。当它突然被抛到我们面前时,情感上的冲击将不可避免。我们会不会像南京官员面对名古屋市长一样手足无措,还是只能情绪化地谴责,不把球踢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