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县行政区划

1949年4月,由33个村组成的科左前旗一个区划归法库县,建立第七区。区政府的驻地是包家屯。同年5月1,撤销辽北省,法库县划归辽西省。

4月,1950,新增第八、第九区(区政府驻地分别为赵北堡、丁家房)。城关区改名为第十区。到目前为止,全县有10个区,5个街道,216个行政村。

6月1953,“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办事处”,增加11行政村。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并入辽宁,法库县隶属辽宁省。1955年底划归铁岭区管辖。1956 1月,取消区村制,实行乡镇划分。全县分为1个镇,41个乡。同年,新民县苏家窝铺村定为法库县;法库西二台子村划归新民县。1958年2月,41乡和1镇被划分为20个乡和1镇。同年9月,1个镇和20个乡(20个先进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1个镇和8个人民公社。

1961调整人民公社体制,新增调兵山市、十间房、凤北堡、一牛堡子、五台子、四家子、卧牛石、野猫台、邓石堡子9个人民公社。1962增加了吉恩寺、和平、大明镇。1964年,成立沈阳专员公署,法库县划归沈阳地区管辖,增设红五月人民公社、调兵山市城镇。1967新民二台子村划归法库县;大明和调兵山市划归铁法矿务局。1968 65438+2月,沈阳地区更名为铁岭地区,法库县归铁岭地区管辖。1970年,铁岭地区改为铁岭地区,仍辖法库县。

1982年7月,调兵山市公社八个生产大队划归铁法市。

1984年5月,四家子乡改为“四家子蒙古族乡”;同年,大瓜子子乡改为“大瓜子子”。1985三面川、秀水河子、野猫台、邓石堡子四个乡改为镇。8月,1991,白家沟乡改为“白家沟镇”。

2000年,丁家坊乡改为“丁家坊镇”。2001 65438+2月30日,沈阳法库经济开发区成立。2002年,红五月乡与法库镇合并,组成新的法库镇。同年,法库镇划定了南门、周地沟、西门、陶屯、石岗子五个村。马家店和闫家窝堡是从石家坊乡分出来的,属于法库经济开发区。2004年,五台子乡四台子、西团山子村划归法库经济开发区管辖。

2010孟佳乡、十间房乡、一牛堡乡、丰北堡乡改为镇。2012包家屯乡、五台子乡改为镇。法库县位于辽河中游西岸,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平原起伏。西部和西北部山区属于医学陆吾山的支脉,400米以下的丘陵有胡巴山、拉马山、马鞍山、五龙山风景名胜区、磨盘山等,北部丘陵约100-200米。辽河及其支流秀水河、喇嘛河贯穿全境,形成东、南、西、中大面积冲积平原。

县内地形起伏较大,属于丘陵平原区。丘陵占34%,耕地占62%,水域占4%。西北部和中南部多山,属医巫闾山残脉。地质上属于前第四纪地层,阴山古陆东端。

八虎山(Bahushan)是医巫闾山的残存矿脉,位于县城西北的双台子乡和四家子蒙古族乡,距县城20公里。以通往卧牛石乡的公路为界,分为南胡巴山和北山,彼此相对。南胡巴山包括大砬子山、二砬子山和尚赫山,主峰大砬子山海拔382.4米。北胡巴山位于康发县交界处,山的北坡属于康平县西关屯乡。山脉走向为东西向,包括妙台山、程子山、达波山和黑山。主峰妙台山海拔446.7米,是中国最高峰。

全县土壤分为六个土类,十一个亚类,二十四个土属。以棕壤为主,面积233.9万亩,占总面积的67.21%;草甸土71.02万亩,占20.41%,水稻土2.23万亩,占0.64%,风沙土面积1.47万亩,占0.31%;沼泽土1.1.2万亩,占0.32%。法库县境内有河流69条,面积10多平方公里,长度573.2公里。其中较大的河流有秀水河、喇嘛河、王河、小河子河,其余为季节性河流。河流贯穿全境,在东南部汇入辽河,总积水面积1.98平方公里。

辽河,古称朱莉河,又称沟流河、刘矩河。西辽河发源于内蒙古老土山,东辽河发源于长白山哈达岭。县城内河11.84 km长,为法库和昌图、开原和界水。东南段从一牛堡乡朱家堡进入,经草根泡、三房溪流入新民境内,长21.86km,为法库、沈阳、新民的界水。

秀水河发源于内蒙古科左后旗,流经康平县南部卧牛石,进入县境内,在新民县辽滨塔汇入辽河。境内河流长度43.8公里,流域面积833.1平方公里,占何秀河总流域面积2091平方公里的39.8%。

喇嘛河发源于山东八虎县北四家子。铁岭县阿吉堡子流入辽河,全长25.85公里,河流平均比降0.55/1000,流域面积929.05平方公里。

小河子发源于一牛堡,河高41.72米,河长15.43公里..三面入辽河,河底高程36.84m,落差4.88m,河流比降0.032/1000。

王河发源于延吉东部,在铁岭双井子泰山汇入辽河。河流长25.3公里,平均河流比降1/1,流域面积363.26平方公里。法库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天干燥多风,夏天炎热多雨,冬天高温寒冷。多年平均气温6.7℃,7月平均气温23.8℃,1月平均气温-13.4℃,极端最高气温35.1℃,极端最低气温-30.6℃。多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总降雨量654.38+0.392亿立方米,但时空分布不均。东南部多雨,西部少雨。一年中,7月份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30%。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4.32% ~ 76.32%,全县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87。

法库县平均日照时数为2800.8小时,而4-9月作物生长期平均日照时数为1521小时,多于作物生长期的需要。多年平均湿度为63%。8月份最高为80%,5月份最低为50%,各月湿度与降雨格局基本一致;0℃以上年平均积温为3624.3℃,3℃以上为3618.6℃,10℃以上为3219.3℃,4-9月年平均积温为3124.2℃。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50天,最低为1968,为137天,最高为1959,为165天。多年平均冻层深度1.26 m,一般0.9 ~ 1.5 m,多年平均风速4.3 m/s,冬季北风,春季南风,最大风速平均约28 m/s。雨热同季,日照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