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论秦》讲述的是一段怎样的历史?有哪些方面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选择了《论秦》(上)这本书,所以前人对它的评论也很多。如阿清诗人姚鼐评价其为《古代文学词语汇编》中的“威严而宏大的老板”,挚友吴闿生评价其为“一部充满关注的书,像一本书”总结大部分评论者的意见,主要是说这篇文章气势十足,是古今第一篇“盛”文。因此,吴闿生的意见更有代表性。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生气勃勃的文章,往往使用排比或对仗句,这篇文章也不例外(比如第二段,出自《所以六国》,先用“有”字,贯穿其后三句,并列出了大量人名,即排比;比如下面四句,每两句成对,就是对仗。还有并列句和对偶句,如开头说秦孝公“横扫天下,怀抱宇宙,怀抱四海之意,吞灭八荒之心”。但这只是从表面现象来理解。古典散文名篇中,运用排比或对偶的文章很多,但不一定充满朝气。比如孔桂芝的《北伊山文》,里面全是句子,甚至是断句,但读起来并不觉得很生气。可见,排比、对偶的运用只是增加文章生命力的因素之一,属于外在的艺术技巧,不是主要因素。
这篇文章之所以不朽,有三个原因是因为它的旺盛,它让人觉得有说服力。第一个是最重要的,就是这篇文章虽然是推理文章,但是用了78%的篇幅来叙述。叙事推理可以说是这篇文章的最大特色。作者用几千字的篇幅总结了从秦孝公到秦国灭亡的一百多年的历史,阐述了秦国兴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也贯穿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来解释其兴衰的关键。这有助于我们对这一历史事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什么这个特点会让文章读起来有气势?重点如下:1。作者能用简洁的笔墨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觉得一篇短文其实包含了很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充实而饱满,阅读思路自然顺着作者的笔,当然会显得“盛”;第二,贾谊对秦国兴衰、兴衰的叙述很有条理。他抓住了一条竖线,即从秦孝公的兴起到秦朝的灭亡,文章总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另一方面,突出某一段时间内的某一点,使人们不仅能看到“线”,还能看到“线上”那些用浓重的色彩描述的“点”。所以你会忍不住按作者安排的顺序往下推,往下读。如果他不停止,你也不能停止。如果他不捣乱,你就不能碰剩下的。所以也给人带来了一种旺盛的感觉。
第二个让读者觉得文章充满朝气的原因,就是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特点:贾谊是以写赋来写推理散文的。写赋需要铺张夸张,贾谊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1段中,“席卷全球”、“席卷”、“被包括”、“被吞并”这些词基本上是同义词;“世界”、“太空”、“四海”、“八大饥荒”都是一个意思。连写几个意思相同的词,既是排比又是对偶,是写赋的夸张。在下面的2、4、5段中,还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传传”,主要是指这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充沛,自然让读者觉得作者的笔锋犀利,咄咄逼人,充满活力,有说服力,势不可挡。这是因为作者本人是辞赋作家。作为一个作家,贾谊不仅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作家。作为一部作品,《论秦》也具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
还有第三个原因,也是这篇文章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作者把整篇文章对比到最后来写他的论点。对比手法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本文的亮点在于四个方面的对比:即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盛后灭的秦自身对比;秦与六国之比较:秦与之比较:陈涉与六个国家的比较。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恢弘,气势也自然磅礴,文字更有分量。主客观情况的差异,强弱起伏的难易程度,都是从比较的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的。文章中气十足的原因不难理解。
前三段主要写三个方面:第一,秦几代人都有野心;第二,秦国的实力越来越强;第三,秦国因为实力雄厚,统一天下的难度不是很大。1段重野心,2段重实力,3段重两者。全篇的布局和对比都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具体事实贯穿其中,用笼统的语言划出一个大的轮廓,使得叙述内容有倾向性,有作者自己的观点。比如说“秦人投降夺西江”、《死代价》以及第三段结尾写“先帝之心,以为关中固,金城千里,帝王子孙亦是千古业”等等,都是极其写秦的野心和实力,极其写天下不难。同时,作者还写了另一方面,如“四王”、“九国之师”、“六国之士”等。对方越强大,秦朝就越强大。这是庆祝月亮的方式。但我们觉得,越是写秦国的强大,越是看到秦国的傲慢和无知;越写秦的自信,越看出秦的主观片面性;我写秦的野心越大,我看秦的目光就越短浅。虽然作者到处都在说,但处处都在为最后一段的讨论“做准备”。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自然觉得充实,酣畅淋漓。
第三段开头,只有九个字:“国浅,国无事”。这当然是事实。但也不是没什么可写的。不过,笔者在这里不打算多费笔墨,只画一条贯穿秦各个时期的竖线。从文笔方面来说,一篇充满活力的文章,是不能不让人呼吸的。第三段开头的十几个字让整篇文章出现了短暂的停顿。明代古文家归有光曾说,这是“如人吐气”(见归有光《史记评论》)。当然不能形式主义地看问题,而是坚持在文章中一气呵成地插入一个“风口”;但是,文章写到这里,自然就有了喘息的机会。“人若吐气”还是有必要的,学写字的人要注意。(或许作者版的“享国浅薄,国无事”位于第三段开头。)
第三段是关于秦始皇:野心和实力,同时写。但是第3款不同于第2款。第二段是正反对比写在两边,第三段是正面写,生动地刻画了秦始皇的实力和野心。越写越多。即使在第四段的开头,还有两句话要加:“始皇帝没有,我为奇俗所惊。”吴闿生批评说:“再加两句,很傲慢。”就像把一个球或者轮子打气到最大,然后再加两个冲程,自然球或者轮胎就爆了。后来一下子倒了,改由陈涉来写,却处处对陈涉大加赞赏,这就更加说明写秦朝的灭亡真是自找麻烦。
最后一段是“开”和“关”,几个方面还是对比结合,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也就是所谓的“关”。为了让结论庄重一点,我又提到了秦,又说了一遍,只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不同”结尾。文章一定要会发布,会收藏,会开合,开始看技巧。贾谊在这部代表作中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金圣叹在《古代才子(朝代部分)》卷二中对这篇文章加了一句评语:“过了秦者,也过了秦。郭芹刚刚打破了最后一句‘仁义不适用’,这是全文。.....至于前半段提到的六国,这只是和秦国的对比;后半段提到秦,只是和做个对比,是最离奇的一笔。”这很中肯。
这篇文章在当时确实影响很好。贾谊作为士大夫,当然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为汉朝出谋划策。但他能够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力量,认识到秦朝灭亡的关键是失去民心,过分相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勃勃,虐待人民,最后被人民消灭。有了这种认识,统治阶级开始考虑如何缓和社会矛盾,以巩固其统治政权。这说明农民起义确实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有了贾谊的描述,汉武帝真的可以总结秦朝由盛到衰,由强到弱的经验教训了。
内容提要:《郭芹论》的主旨是分析《郭芹》,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事实上,它是一篇文章,而流传最广的《郭芹论》就是前三分之一的文章。通过回顾秦国兴盛的历史,指出秦国改革大计强,能得天下,但不能保天下。中、下篇具体论述了秦统一后的种种错误。这部中篇小说指出,秦统一了世界,结束了多年的战争。本来形势大好,但是秦始皇没有制定正确的政策,而是焚书坑儒,以暴政统治天下。第二年,原来的错误无法改正,国家最终倾覆。在《论秦》的第二部分,作者沿袭前文指出,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的错误政策,“闭关厄”,“荷戟保卫”,就能守住三秦之地,进而“定地扶民”,徐图就会发展,甚至恢复国家统一,可惜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