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叫什么?或者历史上叫什么?

上海,简称“上海”或“沈”

上海在春秋时期属于吴。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曾是楚国沈骏黄歇的封地。

秦汉及以后先后属会稽县、吴军县,分属海盐县、攸县、楼县。

唐天宝十年(751),吴郡知府批准设立华亭郡,上海才有了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上海老吴淞河以南、川沙-辉南-大团线以西地区。

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属华亭县、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

宋熙宁十年(1077),设立上海事务。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九日(1218 1.7)设立嘉定郡,上海只有两个独立的行政区划。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名松江府,仍划归华亭县。至元二十九年(1292),设上海郡,属松江府管辖。上海县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涵盖老吴淞江以南的市区、青浦县的大部分、闵行区的大部分、浦东新区的大部分和南汇县。元朝末年,上海有松江府、嘉定、崇明府和华亭、上海两县。

上海古城墙和人民路上的大井阁

明末有松江府及其华亭、上海、青浦三县,苏州府属嘉定、崇明、金山卫。

清雍正四年(1726),松江、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等地的华亭(行署)、楼(与华亭共市)等8县,太仓的嘉定、宝山等2县。嘉庆十年(1805),上海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包括松江的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川沙的富民厅,太仓的嘉定、崇明、宝山3县。嘉庆十五年(1810)减为600平方公里,县域面积约为老吴淞河以南的城市、浦东新区大部分和闵行区大部分。县城是指原石楠区人民路和中华路环路以内的区域。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地区被划为租界,随后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虹口地区被定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上海县以北、英租界以南地区为法租界。

同治二年(1863),英美租界并入英美公共租界,光绪二十五年(1899),改名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自那以后,租界扩大了许多次。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放了港口,外国船只从大洋上直驶而来。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内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形成公共租界。至此,上海被划分为不同的辖区,苏州河以北的旧门(代宋而建)和新门(建于清代)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涌入而逐渐兴起,形成了北方城市。

1810年,清政府颁布《城乡自治条例》,上海县的鹤城、老闸、新闸、蒋敬寺南界为上海市;还有松浦镇、东京镇和12乡。

1912 1,中华民国成立。上海松江府、太仓府隶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个县。

1914年,江苏省分为五路,其中上海路位于上海县,管辖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县和江苏省的海门县。

1921 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正式成立。

1925年,北洋政府允许上海改为松湖城。同年发生了五卅运动。1927年4月12日发生反革命政变。

1926年孙督江苏省,设立淞沪商埠,分上海、闸北、浦东、湖西、吴淞四区。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

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将市区扩大到包括上海部分地区和宝山县,设立17区,而上海各县仍属江苏省,上海从此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至浦东,西至静安寺和徐家汇,南至龙华,北至宝山路。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市,才把上海确立为直辖市。

1928年春,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区。7月接纳上海(湖南)、闸北、松浦、杨静、印相港、法华、漕河泾、高星、陆航、塘桥、杨司、宝山县17个城镇,包括吴淞、尹航、江湾、彭浦、真如、高桥,为上海特别市实际版图,面积400。并将17市乡改为17区,上海开始区级建设。10上海市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等县仍属江苏省管辖。

7月1930,上海特别市更名为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