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饭的天津站饭
天津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其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灌溉用水都适合生产优质水稻,这在很多史料中都有记载。据《明史·王应蛟传》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天津巡抚王应蛟利用驻守的士兵,在葛沽、白塘口等地耕种水稻五千多亩,筑堤圈田,用淡水洗碱,每亩收获四五石。从明朝万历四十一年到天启元年(公元1613-1621),大科学家徐光启四次来到天津,致力于耕田种稻。从此,葛谷米名声大噪。葛沽距离车站只有12.5公里,葛沽大米一般被认为是车站大米的前身。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崔旭的《津门白永歌赋》也有诗:“桃杏满桃橘,紫蟹饱食。是最好的海边风味,葛沽是小江南。”诗中水稻的粒长可能是种植的籼稻品种,后来逐渐被粳稻品种取代。葛谷米在当时是如此受到文人的青睐,以写诗赞美粥里的米粒晶莹剔透,美如碧玉,味如美酒甘露而闻名于世。天津小站饭呈椭圆形,晶莹剔透,垩白少,洁白有光泽,煮时清香,完整,软而不粘,凉后好吃不硬。美味可口。清同治十年(公元1859年),防卫军提督周传凤领兵十八营,进驻马场(在河北省青县),至马场大道建新城(今塘沽区新城),沿途设站,其中十里一站,四十里一站。今天的站镇、西站、东大站村都以此命名。为了补充军饷,周在新城附近耕田种稻,吸取了赛前种稻的经验教训。首先,他开始修建水利工程。光绪元年(1875),淮军将士将十四营移至屯站开挖马厂河,其首端在静海县大张屯乡金官屯村,与南运河(又称雨荷)一起疏浚。同时,在河边修建防潮堤,防止潮水入侵。于是我在小站区开垦土地,种水稻,收获颇丰。南运河上游水源来自黄河,含泥沙和腐殖质较多,水质很好。灌溉稻田不仅省肥、增产,而且外观、蒸煮、食用品质都很好。科研应该是形成“小站米”名优产品的主要因素。并使之成为清朝皇室的贡米。声望随后超过了葛沽大米。20世纪30年代以后,从日本和朝鲜引进了“银坊”、“水原”等优良品种,稻米的品质更加优良。真的是“一家做饭,邻居闻香”。小站稻已成为天津风景中的瑰宝,远近闻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站稻生产,普及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水稻品种,逐步改进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品质和产量,改善了人民生活,出口特种二等粳稻,换取外汇支援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