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站(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最大海战)
本文由莎莎原创,不允许任何媒体转载。
1905年5月27日:日俄战争期间,日本针对马海峡歼灭32艘俄罗斯战舰。
对马海峡海战的失败,完全是俄罗斯高层荒谬的战略失误造成的。
俄罗斯不是一流强国,军事实力在欧洲很不错。
就海军而言,俄罗斯军舰数量是日本的3倍,质量不亚于日本海军。
由于地理原因,俄罗斯海军长期以来分为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
这三支舰队分散在三个海域,彼此相距很远。
其中波罗的海舰队最强大,要保卫波罗的海的首都圣彼得堡。
黑海舰队实力第二,需要保卫著名的克里米亚半岛,保护俄罗斯侧翼。
至于最弱的太平洋舰队,毕竟俄罗斯在远东没有强敌。
自日本海军崛起后,俄罗斯感到来自远东的威胁在增加,开始增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
日俄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拥有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10驱逐舰。
诚然,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不弱,与拥有4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18驱逐舰的日本联合舰队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如果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力,也就是8艘战列舰,12巡洋舰,9艘驱逐舰到达,俄罗斯海军将获得压倒性优势,黑海舰队就更不用说了!
战争爆发前,日军已有明显的军事动员,俄国高层仍固执地认为日本不会发动战争,自寻死路。在俄罗斯高层心目中,日军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与俄罗斯相比,自保尚且危险,更别说主动进攻了。
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的鱼雷艇突袭驻扎在旅顺口外锚地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
在这一点上,俄罗斯有两个选择。
第一,让太平洋舰队离港与日本舰队决战,会极大地消耗日军的兵力,哪怕是彻底击沉。然后等待波罗的海舰队的到来,与损失惨重的日军决战,一举拿下。
这一步棋很危险。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总数之比为1:3。
一旦战争爆发,太平洋舰队几乎注定全军覆没。
而且,如果战争处理不当,俄军未必能对日军造成太大伤害,也可能只是击毁几艘巡洋舰。
这样波罗的海舰队几个月后磕磕绊绊的时候,实力不会明显占优,决战就很危险了。
因此,俄罗斯高层决定选择第二种方法。
太平洋舰队退到旅顺港,不与日军作战,等待波罗的海舰队到来。
俄罗斯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波罗的海舰队何时到达。
俄罗斯黑海舰队不得不与土耳其作战,受到条约限制。不穿过达尼尔海峡就无法转移。当时苏伊士运河已经开通,但在日本的盟友英国手里,不允许俄国人通行。
俄国派出由波罗的海舰队拼凑而成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绕过非洲好望角,向中国进发,途经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海,行程18000海里,约34000公里。
这次旅行本身就是吉尼斯世界纪录,更别说打架了。
乐观估计,第二太平洋舰队到达远东还需要8个月。加上提前准备时间,第二支太平洋舰队到达需要1年。
撤退到旅顺的俄国太平洋舰队,1年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
果然,1904年2月,太平洋舰队开始向旅顺撤退,大量布雷。
4月,太平洋舰队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莫名其妙遭雷击沉没,舰队司令斯捷潘·马卡罗夫牺牲。
日本海军发现难以攻入旅顺港,被迫向陆军求助。
6月,日军调集主力猛攻旅顺。旅顺的俄军苦战到八月,阵地已经分崩离析。
8月7日,日本海军陆战队重炮部队开始炮击旅顺港内的俄罗斯军舰,对旅顺舰队造成损害。
至此,旅顺港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已经坚守了半年,实际上是完蛋了。
留在港湾的是日军重炮的目标,冲出港湾的是等待决战的日军联合舰队。
终于在8月10,旅顺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冒着生命危险全线突破。
日本联合舰队迅速追上,双方在黄海大海战。
这一仗,虽然没有击沉1太平洋舰队,但指挥官阵亡,战舰四散。
逃入中立港口的俄罗斯船只在当地被解除武装。
此外,一些俄罗斯船只逃到库页岛(Sakhalin Island)并在那里沉没。
包括四艘战列舰在内的10艘俄罗斯船只逃回旅顺港。
这10艘战舰在旅顺港被击沉或沉没,全军覆没。
可笑的是,第二太平洋舰队刚刚抵达非洲马达加斯加。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第二太平洋舰队到达远东,也仍然难以自保,更何况失去旅顺港后只能转移到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不是不冻港。一年四季冰河期长达近四个月,在这里也是死气沉沉。
这个时候,如果俄罗斯高层还保留理智,就应该取消第二太平洋舰队的任务,不去送死。
但俄罗斯对第二太平洋舰队寄予厚望,想借助他们扭转日俄战争的不利局面。
这时候双方实力对比。俄罗斯对日本,战列舰是1:2,巡洋舰是2:1,驱逐舰是2:1。
看来俄罗斯最强的是八艘战列舰。
其中,只有最强的4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和1战列舰佩莱斯韦特可以算一打。
其他三艘战列舰战斗力可怕。
巡洋舰更惨,只有大名鼎鼎的阿佛洛狄忒还能和日本人对抗。
就实力而言,日本联合舰队占据绝对上风。
而且此时俄军士气低落,官兵疲惫不堪。
资料上写着:由于沿途补给不易,俄军想尽办法在军舰上装载食物、燃料等补给,导致军舰严重超载。俄罗斯舰队上的一名陆军记者曾指出,博罗季诺级的舰艇超载1700吨,船上堆积着煤炭等各种物资,严重影响了舰艇的应变能力。虽然没有记载当时奥斯利亚维亚号的具体数据,但该舰满载时主装甲带完全没入水中;因此,在战争时期,在保护奥斯利亚维亚号的水线附近,只会有令人担忧的4英寸(102毫米)厚的上层装甲。
5月27日,一场针对马海峡的海战爆发了。
士气低落的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相遇。经过两天的海战,第二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强大的战舰奥斯利亚维亚号的遭遇可以代表所有人。
混乱的指挥下,奥斯利亚维亚号战列舰被两艘日军战列舰和几艘巡洋舰围攻。
“奥斯利亚维亚”号战列舰被日军炮击损坏,损坏了舰上的测距仪,击伤了炮兵军官,并毁坏了连接火炮和舰上盖斯勒火控仪的电缆。该舰主桅受损,前炮塔失灵,左舷3门6寸副炮无法使用。其中一枚炮弹的碎片爆炸后溅入司令塔,造成数名军官死亡。屡遭重创后,奥斯利亚维亚号开始脱离编队右转,随即被6艘日军装甲巡洋舰近距离围攻。
战争开始约15分钟时,几发打在船水线的大口径炮弹格外致命,炮击形成的孔洞导致海水大量涌入;特别是船头的破洞,使得船在前进时涌入更多的海水,导致整艘船向左倾斜。
舰上官兵立即开始向右侧弹药库注水,试图恢复平衡,但这种做法使前部更重,进一步损害了舰艇的恢复能力。
14: 20时,奥斯利亚维亚已经在12度向左倾斜,海水淹没了一些低位火炮。
14: 50,奥斯利亚维亚号主炮全部被淹没;
15:10,烟囱已触及水面,贝尔船长被迫下达弃船命令。
几分钟后,奥斯利亚维亚号沉没,包括贝尔船长在内的470多名官兵沉入海底。
事实证明,在双方实力比较接近的情况下,火力和速度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日军装甲防御较差,依靠强大的火炮和精确的炮击,导致俄军舰队损失惨重。
日本舰队的速度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导致俄罗斯舰队很容易被分割攻击,甚至连撤退都被追得惨不忍睹。
在这场战斗中,只有“奥列格”号驱逐舰、“珍珠”号驱逐舰和1号脱离舰队,向南穿越马海峡,最后到达1500海里外的菲律宾(战后扣留并归还俄国)。只有1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逃往海参崴。
这次战斗,日军阵亡117人,受伤583人,3艘鱼雷艇沉没。
俄罗斯阵亡4380人,受伤5917人,击沉16艘(战列舰6艘,其他10艘),自沉6艘,被俘7艘,逃往中立国6艘,回港3艘指挥官约6108人。
经过这场战争,日本完全掌握了制海权,海军几乎全军覆没的俄国政府开始面对现实,准备与日本展开停战谈判。
这一条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