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自由现金流量的三个公式
计算自由现金流的三个公式是:自由现金流=息税前收益-税+折旧摊销-资本支出-额外营运资金;股东盈余=净利润+折旧摊销-资本性支出-追加营运资金;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1,自由现金流=息税前收益-税+折旧与摊销-资本支出-额外营运资金。
这是科普兰教授提出的一种计算方法。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是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另一个来源是企业的折旧和摊销。企业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保持竞争力,需要更新设备、技术和工艺,这些都需要现金支出,即需要扣除资本性支出和营运资金。
2.股东盈余=净利润+折旧摊销-资本支出-追加营运资金。
企业资金的提供者分为两类,即股东和债权人,所以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也要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即自由现金流=股权自由现金流+债权自由现金流,利息支出属于债权人的自由现金流。
3.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包括三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因为只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才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自由现金流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向股东发行新股和向银行等债权人发行新债所获得的资金。
现金流量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1.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看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健康。判断企业现金流是否充足,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
2.制定经营战略:了解现金流情况,帮助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经营战略,以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可以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合理利用现金流扩大经营规模,减轻经营压力。
3.控制企业成本:企业现金流的过度消耗不仅是资金短缺,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企业可以通过效益管理和成本控制来减少损失和浪费,提高经营效率和现金流水平。
4.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企业在参与竞争的同时,为了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扰带来的经营风险,企业稳定的现金流水平可以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规避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