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服装业的历史背景

一是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主要表现在工业增长趋势和实力的新展示。随着“质量兴市、发展名牌”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区域产业发展充满活力,产业整体实力、形象和品位得到提升。以服装行业为例,我市共有2000多家生产企业,其中8家年销售额过亿元,30个品牌达到国家最高质量等级标准。全国连锁门店10000家,我市服装企业1999家,达到203.4亿元,占全国十分之一。在本次盛典上,我们推出了超过100家具有代表性的服装企业产品,充分展示了温州服装行业的整体实力和品牌。此外,温州的传统支柱产业,如鞋都、低压电器、眼镜、烟具、文具、家具、锁具、教具等。也通过大力应用高新技术得到了改造和提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发展优势显著增强。据统计,全市近300家企业通过了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去年有22个产品获得浙江品牌称号,郑泰、德力西、长城等产品荣获全国驰名商标,使温州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空前提高,赢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成功举办艺术节奠定了基础。反过来,这次温交会和服务博览会实际上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我市区域发展和产业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阅。

二是体现在展位布置上,主要是环境和形象设计有新意。本届艺术节共有558个展位。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会展中心,但相关单位和企业克服各种困难,通过精心布置简易展厅,努力达到最佳形象效果。各参赛服装单位希望将交响乐《穿在温州》翻译成经典名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所以展厅布置的时候特别细致投入。法式西装的展台设计别具一格,铺着绿色草坪的鲜花与一套套精美的西装相得益彰,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石化”用凯旋门的新模型展示了他的大气。《雪歌》移师“雪山”和“草原”,构建自然休闲天堂;《圣女之梦》在一片纯白的世界里展现了它的优雅与庄重;R、B、L组的展位布置以金黄色为主色调,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以“昨天的故事、今天的故事、明天的故事”为线索,以宝宝明亮而充满希望的眼睛为背景,动静结合的方式,向人们讲述R、B、L人的创业历程以及他们创造辉煌明天的坚定信念。据一位老板介绍,他们把展厅布置成了企业形象的重要展示,拿出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作品,试图让这家企业的服装成为这场“穿在温州交响曲”中最精彩的部分。因此,本次艺术节的展位和环境布置,无论从形象策划、设计效果、艺术表现、文化品质,都是国内外高水平、高质量、高难度的展览。正如中国服装协会会长蒋恒贵先生所言,“温州精品服装节真的很好,展厅的布置、加工的精细、档次的高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温州服装企业在这里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

第三,体现在文化功能上,主要体现在经济唱和文化的融合。服装行业和鞋类行业一样,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就必须重视文化。鞋文化节期间,有外国记者问我:“你说的鞋文化是什么意思?”我说,文化渗透于鞋业,鞋业融合文化,鞋业文化就是鞋业所包含的文化总量。鞋文化中有历史、有学问、有美感、有民俗,鞋与历史、文字学、语言学、文艺学、民俗学等都有密切关系。服饰文化也可以类似的表达。从历史上看,清代和温州的手工棉纺织业发展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徐伯麟创办织锦学校,夏德恩开办新龙针织坊生产袜子。刺绣是温州的传统工艺。瓯绣和苏绣被称为中国六大名绣。瓯绣用于刺绣服装装饰。清道光末年,温州出现了专业的刺绣店,除了官服、农民服、锦衣之外,还有刺绣服饰、旗袍等。今年的艺术节将主要以大型文艺晚会的形式举办。“历代服饰”、“民族服饰”、“现代服饰”烘托出“穿在温州”的文艺氛围,集宣传、娱乐、审美于一体,体现产业成就、产业特色、产业品牌、产业口碑。这个晚会是我市规模和档次空前的一个综艺节目。服饰时尚展现古风新魅力,洋装唐装诠释中西文化。晚会上,时装秀展示了温州品牌男女装,分为数字时代、地球故事、大陆印象等部分,充分展示了温州服装与国际接轨的时尚性和饱满活力的风格。美国乐队、上海芭蕾舞团等明星在晚会上进行了精彩的歌舞表演。世界顶级模特克劳迪娅是晚会的“焦点”吗?希弗,她乐于成为温州这个“服装名城”的形象大使,为温州的服装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其实是我们把经济和文化结合起来的一次成功尝试。

四、体现在活动主体上,主要是群众参与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本次盛典共安排12场时装表演,包括4场女装表演和童装表演。体育馆里有奥奇服饰有限公司的专场演出,有孝廉、万店、新派三个女装品牌的联合演出,有红黄蓝童装集团的专场演出。在海坛、松台广场,有风笛、奥多、蝶园的演出,有千万服饰有限公司的专场,这些专场几乎场场爆满,吸引了上万人。还有报喜鸟集团在江新谷雨举办的史无前例的花园式时装秀,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服装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流行面料服装联展中,温州服装企业精心设计制作的数百套时尚男女装,分为“风、雅、赞”三大主题,分别体现风情、时尚、经典。他们动感新颖的设计,既诠释了传统的风格和品味,又传递了时代的魅力。为了更好地展示温州人的风采,我们还成立了“服博会”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的市民以东道主的身份参与到“服博会”中来。1500多名志愿者报名,40多个航班接待了300多位客人。客人们对这次志愿服务赞不绝口。

五、体现在形象策划上,主要是节庆活动宣传上的新突破。服装行业作为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已经从过去的低价竞争转变为质量竞争、品牌竞争、款式竞争。整体实力显著增强,质量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迅速扩大,涌现出一大批名优产品。因此,无论从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愿望来看,树立“温州穿衣”形象,建设中国服装名城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围绕“穿衣在温州”和打造中国服装名城的宣传主题,我们在节前环境布置中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宣传效果。可以说今年的宣传和环境布置下了很大功夫,整个环境的营造都很有独创性。比如机场路口100平米大型广告牌的制作,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最。9月底,我们在温州举办了中国服装名城高层研讨会,影响深远。节日期间,企业形象大使频频亮相,也为这个节日增添了华丽的优雅。香港影视明星梁家辉、张柏芝出席法国学校千禧年新闻发布会,并被聘为法国学校形象大使。好消息鸟形象大使任达华、国际超模琦琦“化身”为黄金情侣般的一对黄金天使进行时装表演;周华健被聘为“庄吉”的形象大使,向庄吉展示了时代的风采。节后,我们还将扩大节日的影响力,与国内外新闻媒体合作,进一步推广“温州着装”。

六、体现在商务谈判上,主要体现在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和招聘人才上有新的成绩。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邀请的人员层次高,范围广。来自海外的嘉宾和客商超过1000人,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美国、意大利等代表朋友,知名侨领,国内外著名专家,服装界知名人士,港澳社团代表等。,可谓是人才济济,众星云集。在温州期间,他们分别介绍了各国的商业和政策,并与温州企业家进行了各种讨论。一些海外跨国公司、财团、大企业、客商也将目光投向温州,派员参加此次经贸洽谈。海外财团和大企业的客商普遍认为,温州是一个大市场,有很大的投资潜力和空间。这些国家的代表和商人来到温州,搭建了经贸合作的桥梁,为我市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二是项目大,数量多。在为期四天的经贸会谈中,共签订合资项目1个,协议项目3个,意向项目4个,总投资额1.25438+0.95亿美元。此次签约的最大项目为3亿元,是浙江新潮集团有限公司在瓯海新桥镇与景山街道交界处建设的温州南溪城暨温州文化村项目。市区5宗土地公开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共有66030平方米的土地被5家房企“买下”,总金额为4490.64亿元(总底价仅为23003万元),达到每平方米6800元。我们邀请了39位国内外专家,其中外国专家30位,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法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两个在香港和台湾,七个在中国。本次艺术节期间,与我市相关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或意向书的专家有14人;实现引进人才合作项目13个;我们还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专家签订了建立海外人才引进联络协议,并授予7家企业人才引进基地的牌子,这标志着我们的人才引进工作将迈上新的台阶。

简而言之,节日将注重质量、口味和特色。艺术节要大办,要有大思路,要有大气魄。如果在温州举办,将惠及各方,影响全国,墙内开花墙外香,从而产生效应。除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觉得还有几点值得我们总结和肯定。一是主题鲜明,这是节庆活动的灵魂。本次盛典的主题是宣传“穿在温州”,打造中国服装名城。从一开始的形象策划、活动安排到环境布置,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初步达到了一个形象效果:“穿在温州”,这是世界的共识;欧派服饰,走向世界。二是早做打算,这是节庆活动的前提。今年人代会召开后,我们开始调查研究节会,深入企业,听取企业主的意见。加强与中国服装协会的联系,共同商讨节日筹备事宜。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酝酿,明确了目标,制定了方案,先后举办了四场新闻发布会,逐渐形成了节日活动的高潮。三是系统安排,这是节庆活动的基础。这个节日规模很大,活动很多。为确保节日既突出主题,又体现丰富多彩,我们精心安排了活动的顺序、地点、人员,做到服装展示、服装新闻发布会、经贸合作洽谈会、座谈会交替举行,确保每场活动都有成果,每场展览都有亮点,每一位嘉宾都有乐趣。第四,组织性强,是节庆活动的保障。为了办好艺术节,我们集中力量,加强领导,成立了艺术节组委会,负责艺术节的筹备工作;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节日的安全保卫工作。根据节日具体事务,从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四个特事办。各办公室积极履行职能,及时沟通,相互配合,确保节日顺利进行。

节日已经落下帷幕,但就服装行业的发展而言,前面的路还很长。我们提出宣传“穿在温州”,打造中国服装名城,既是政府对企业的鼓励,也是对我们入世的积极回应。温州个体服装企业优势不明显,但有一批不错的服装产业集团;服装文化并不丰富,但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服装产品;服装向外发展相对落后,但有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勇于探索的企业家。因此,推广温州区域品牌是最好的时机,也是最明智的选择。未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

一个是在风格上追求时尚。服装行业对时尚的要求至关重要,因此,时尚的理念应该贯穿于服装设计、开发和生产的全过程。紧跟世界时尚发展潮流和变化趋势,敢于站在中国时尚发展的最前沿。尤其是设计,作为服装的灵魂,提高服装的时尚度,有赖于设计师“精品”意识的融入和强化。当务之急是结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推出的“大师工程”的实施,加强知名设计师和知名服装企业的共同努力,改变目前服装设计师与服装行业相对“割裂”、设计开发方案与市场需求信息相对“脱节”的状态,为服装生产和销售注入更多时尚气息。

二是在特色上追求个性。服装产品具有“生动性”的特点,生产和营销要适应顾客的个性化消费趋势。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服装产品的“生动性”和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人们越来越注重品质,追逐时尚,突出个性。我们的服装业必然会对市场的这一需求做出迅速反应。要充分利用温州服装业“小巨人”企业众多的优势,全面推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裁剪,形成多品种、新款式、小批量、高效率的柔性生产体系,逐步体现“因人而异”,注重服装个性和特色服务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自觉引导消费,扩大市场销售。

三是在发展中追求科技。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服装行业。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经济出现重要转折的有利时机,引导和推动企业围绕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采用新技术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同时,根据产业升级的方向和要求,加强对国外先进软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引进,通过消化吸收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整个世界经济正迅速从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所以对于传统服装行业来说,信息是比资金更重要的资源。提高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用信息及其网络等相关技术改造和武装服装企业是未来最重要的手段。因此,不仅要提高认识,还要加大投入,在应用信息化领域有所作为。加快科技进步的核心是人才,要打开城门,广纳海内外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

四是在效率上追求高效率。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引进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服装企业管理的低成本、规范化和高效率。大力推进社会化分工协作,在品牌工程的推动下,形成一批骨干企业、营销企业、加工合作企业相匹配的社会化分工协作体系,形成区域规模经济,形成低成本环境,理顺组织结构,规模化生产经营,加大我市服装企业发展壮大力度。此外,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们产品的市场份额。在稳定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市场,细分市场,不断提高服装市场的有效供给能力,尽力抓住机遇,把自己做强。近年来,我市服装行业出现了“特许经营”现象。这种经营模式可以使加盟商通过购买成功的商业模式,降低创业成本,缩短创业时间,尽快盈利;冠军通过提供品牌、产品和经营理念,可以延长职业生涯,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降低投资风险和人力物力投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把握规律,通过采取灵活的商业模式,努力实现高市场占有率和高收益。

五是营销上追求外向。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着它将有助于调整服装业的结构,扩大服装出口,提高服装业的竞争力。但任何机遇都是双刃剑。如果我们的服装企业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尽快提高自身的质量、水平和适应能力,也将面临困境。因此,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正确认识加入WTO对服装行业的影响,大胆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把国内外两个服装市场当作两种资源,立足国内市场,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多渠道扩大服装出口。

就近期工作而言,要紧紧围绕树立“穿在温州”形象的总体目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狠抓落实。虽然本次节后的集中活动即将结束,但我们要充分利用本次节后的影响力和成果,进一步做好落实和后续工作,确保思想不松、力度不减、热情不懈。今后,我们将更多地利用虚拟经营、网上交易等形式,巩固和发展已经形成的交易网络,使交易会的余波经久不衰,温州服装节永不落幕。作为区域品牌中的一员,每一个企业都应该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无止境的追求品牌,把树立品牌作为自己永恒的目标。政府要以“树品牌”为着力点,利用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创造区域经济新优势,全力以赴取得突破,推动服装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谋求更大的发展。一是建设综合基地。市政府决定在滨海新区建设一个服装工业园,首期占地3至5平方公里。前天刚刚举行了开工仪式。园区的具体实施要体现高标准规划、科学布局、高起点建设。政策上,按照无区域园区建设的思路,企业隶属关系、税费渠道、统计口径不变,努力使服装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尽快达到高潮。二要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养几个温州服装行业的领军人物,使之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企业。需要注意的是,我市服装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规模,还缺乏“手机”。要采取优惠政策、优惠服务的办法,发展几个龙头老大,争取几个大集团的股份上市。过了这个节,要分类排队,尽力把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第三,要巩固七大名城的要素。国内有专家提出,要建设中国服装名城,必须在七个要素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必须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繁荣的服装市场、领先的设计实力、多元的服装文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的交流、配套和都市型的产业、良好繁荣的商业环境和旅游意识。对照这七大要素,寻找薄弱环节,努力打造“温州、中国服装名城”。比如针对城市服装行业文化底蕴不足,可以考虑建立服装研究机构、服装学院、服装博物馆等等。针对服装设计水平不高的情况,可以考虑建立服装检测中心,建设服装名城网络,搭建温州乃至全国服装名城现代化平台。第四,要争取几个驰名商标。虽然温州服装的名气在不断扩大,但仍然缺乏像宁波杉杉、雅戈尔这样的全国性知名品牌。我市企业要毫不犹豫地聘请优秀的设计师和工匠,提高行业设计、工艺和技术水平,争取服装行业在一两年内获得一两个驰名商标。市政府还授予驰名商标企业奖654.38+0万元。第五,要注重重点宣传。本次节后,我们将继续保持与国内外新闻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展开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强有力的攻势,宣传“穿在温州”,让“穿在温州”、“温州——中国服装名城”永无止境。这让中国人认同“穿衣在温州,吃饭在广州,生活在杭州;达到这样的宣传效果:穿在温州,共识世界,欧派服装,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