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地图的历史渊源及简介
最初地图是五年制两次,淳化四年(993)五年制一次,咸平四年(1001年)十年制一次。唐太宗、真宗、仁宗都编过国图。熙宁四年(1071),赵衍若奉命监制《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图》。六年,出版第一部《十八路图》和《二十卷图》,九年(1076),命沈括编《天下郡县图》。郭汜尝试从事地图测绘,回国途中实际观察山川情况和敌情风俗,撰写了《制作契丹地图钱》,后来又刻了木刻地图,是早期的地图模型。《天下郡县图》,一张“守陵图”,只画当时北宋政权范围内的领土,即包括守陵、守陵等官员安置的地方。图绘于元佑二年(1087),共有20幅:大图1,高一尺宽二尺,小图1,各种道路18条。大图应该是总图,小图应该是北京四图,路图应该是一条路。这套地图的比例尺比晋代佩修的方丈图增加了一倍,达到1: 900000,方位改为24-20,精度比前人提高了三倍。以二十四至十二卦,甲、乙、丙、丁、庚、辛、任、归、干、坤、艮、荀为指标。元代航海罗盘所用的二十四点,取自指南针这一重要创造。宋朝建立后,契丹和西夏对边疆的威胁很大。真宗为了了解边防各县的山川情况,在资福堂贴了一张边境地图,和手下官员讨论边境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