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名石是什么?
著名的太湖石除了故宫等地皇家园林中的太湖石之外,还有云顶峰、玉玲珑、瑞云峰,它们孔洞交织,清丽雅致。都是花石纲当年的遗迹,历史上称为“根岳遗石”,与杭州南部名石园“绉云峰”并称江南四大名石(图2.10)(也有人说是江南三大名石,除了“瑞云峰”)。
1.云顶峰“云顶峰”(图2.11)原名“观音峰”,位于柳园东部临泉徐硕亭之北,底高0.8米,总高6.5米,重约5 t,其高度为江南园林中湖石之最。精致高挑,以瘦而美著称。它的四面都是画的。峰如雄鹰俯冲而下,峰的龟头若在底部高高托起,形似“鹰头龟”,有江南园林中森林峰石之冠的美誉。因石顶高耸,四展如冠,故名“观云”。另一种理论认为“关允”之名出自李道元《水经注》,其中说“燕王仙台三峰,甚高,登关允之峰,高下云岭”。这里的原石名为“瑞云峰”,也有说园主用“观云”来表达原石的意思。“云顶峰”已收录在1980“苏州园林-留园”第四枚特别邮票中。
柳园是万历年间徐太师所建,原名东园(徐太师将当时没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为西园,东园与之相对)。其中“云顶峰”是明代河道清淤时打捞上来的太湖巨石峰,名气还不如现在位于苏州十中的“瑞云峰”。当刘舒利用东园旧址建造涵碧山庄时,这座山峰已经位于东园的墙外了。虽然刘舒非常钦佩和喜爱这块峰石,但由于他无力开垦土地和扩大花园,它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为了满足看云顶峰的欲望,孙茂功嗜石如命,却在靠近云顶峰的涵碧楼东墙上建了一座小楼,以便在楼上日夜面对云顶峰,并将这座小楼命名为“王云”。
“云顶峰”所在的庭院被装饰成了一个水石庭。盛康翻修涵碧山庄,建立花园时,“‘云顶峰’周围的数百间房屋,也因战乱而化为野烟野草,唯独这座峰独此一家”。盛康买下了花园东边的空地和这些太湖石,找了两座巨峰,西边叫“秀云峰”,东边叫“瑞云峰”,与“云顶峰”相隔。形成一主两副,左右对称,突出中间布局,就是柳园有名的姐妹三峰。小峰石笋列在三峰之下,花、松、竹点缀其中。在峰石周围,建有亭台楼阁,称为东园。“云盖峰”四周是观云楼、观云阁、观云云台、聚云寺,都是赏石的地方。前池和后楼与石峰在色调和造型上形成鲜明对比,将“云顶峰”衬托得更加高大凌空。
2.玉玲珑“玉玲珑”(图2.12),作为镇园之宝,摆放在上海豫园的雨花厅前。“玉玲珑石最玲珑,品冠江南巧通。曾收于花石岗,幸逃出根月劫灰红。”这是他最初生活经历的记录。原“玉玲珑”石上刻有“玉华”二字,但因岁月风化,字迹缺失。石头高约3m,宽1.5m,厚80cm,重约3t。雍容精致,有太湖石的皱、漏、薄、透之美。更神奇的是,“玉玲珑”精美绝伦,石上有72个洞。古书上说:“试在石底放一炉,从洞中冒烟,石顶灌一壶水,洞就通了。”明代文学家王士禛写过一首赞美的诗:“若千峰压青天,谁名玲珑?”。尊者梵天三眠,视眩苍穹,吐白虹。豫园主人潘云端在《豫园志》中记载:“玉之精美,石之上乘。"
“玉玲珑”原本不在豫园。明朝万历十八年,园主的弟弟潘娶了浦东三林堂大户楚少申的女儿为妻,这座石峰作为女方家的嫁妆嫁给了男方家。相传从浦东三林塘过黄浦江时,河中央突然起了风暴,顿时“船石沉”了。潘氏家族认为运气不好,决定从上海请来著名水手逐一打捞。一切都有回报。过了几天,除了找到这个“玉玲珑”宝贝,他们还捡到了另一块石头,就是现在的“玉玲珑”的底座。真的是乌云背后总有一线光明。两块石头偶然相遇。为了抬“玉玲珑”入城,潘家从董家渡上岸,在县城城墙上开了一个洞,把“玉玲珑”搬进了城,然后在洞口建了一个城门。清末民国时期,上海城墙被拆除,但小南门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中后期,潘氏家族衰落,豫园曾是城隍庙的庙园,被上海20多家商业会所瓜分。当时香客兴盛,尤其以“玉玲珑”为仙祭。民国时期,“玉玲珑”石峰周围的地方,曾是商贩和马戏杂耍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豫园的古迹被一一修复,“玉玲珑”依然亭亭玉立在世人面前,展示着东方奇石的魅力。
3.瑞云峰瑞云峰(图2.13)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若此石呈半月形,多孔,雄伟精致,峰高5.12m,宽3.25m,厚1.3m,被誉为江南“燕巧家”。
苏州有两块太湖石,名为瑞云峰。其中一个位于留园云顶峰的东部。高3.8m,宽1.8m,厚0.9m,基础高0.7m,总高4.5m。它是浅灰色的,数百个洞穴精致地嵌入其中。水波拍打形成的两个大洞,就像一个佳人随风起舞的宽袍绿袖。另一个是著名的瑞云峰,原位于徐士泰的东园,现屹立于苏州十中。相传是北宋苏州朱厝收购的“花石纲”石。当时,他不遗余力地建造一艘大船来运输四尺高的太湖石,名为“大顾颉”,但当他到达常州至镇江的浅水运河时,船程艰难,于是朱序向宋徽宗赠送了一幅画,皇帝将其简称为“幸运符之峰,万年之荣”。小峰,原与巨峰“大”相对,名为“小谢谷”,但直到朱厝战败才运走,弃于河边,上面还留有“臣朱厝金”字样。明代由董所得,董嫁女时,作为嫁妆送给苏州富绅徐世泰。徐世泰把石头放在东园(留园的前身)。相传此峰频见瑞光,故改名为“瑞云峰”。在《瑞云峰》一诗中,许嵩说:“一块精美的石头是用魔法雕刻的。瑞芬曹植秀,齐河夏运生。不想陪朱,也要陪童青。到现在,这把剑还是水灵和英英的。”时隔多年,留园风光已变,但“瑞云峰”依旧风雅如初。难怪明末遗民江才在顺治十六年(1659)的《霁海秋访徐氏东园》诗中称赞:“徐氏园在,寻幽。”三吴金谷,万谷瑞云峰。留在雁里,留在塘里蛰龙。西苑花更好,香起南宗。“乾隆四十四年(1779),高宗皇帝南巡。织造太监为了讨好皇帝,把这座山峰搬到了织造署西行宫的西园——乾隆南宫内的水池(今苏州十中)。
此外,苏州狮子林有著名的“湖石峰”,南京瞻园有“仙女峰”,嘉定回龙潭公园有“冯云”,常熟人民公园有“雪石”。它们的表面似水波重叠,又似雪压枝头,既有自然之美,又有雕塑之美,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