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的抗日故事

1,杨靖宇,1905二月13出生于确山县李湾村(今驻马店市驿城区)一个农民家庭。他年幼丧父,家境贫寒,被母亲悉心照顾。

1923年,18岁,考入河南省开封纺织印染工业学校。在校期间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后被党组织派遣,回到确山从事农民运动。65438年至0925年,杨靖宇积极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2.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1军独立师与16抗日武装在南满召开会议,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当选总指挥。

同年,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召开满洲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满洲临时特别委员会,正式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1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1军成立后,杨靖宇运用灵活战术原则。

带领部队打败敌人的秋季“讨伐”,迅速扩大游击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致电慰问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称赞其为“在冰天雪地中与敌斗争七年多的典范”。

3.1938年初,杨靖宇率直属部队由桓仁北至吉安县老岭山区开展游击战,向同(华)吉安铁路老岭隧道工程工地发起进攻。

3月,对老岭隧道的突然袭击使敌人的交通线瘫痪。4月,指挥1陆军训练总队攻打太平沟派出所。6月,同济铁路土口子隧道工程现场连续发生两起袭击事件,编号11和编号。12乐陵河大桥。

烧毁伪警察局,炸毁隧道桥梁工程,消灭工地日军,解救中国劳工。

4.1937年7月中旬,杨靖宇率1军直属部队与西线第3师接触,在铁路线袭击日军列车,造成抗日声势。在黄土岗不远处,他们与日军松原部队相遇,激战6个多小时,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黄土岗战役后,率队在清苑县沙河子与3师会合。9月初,军队袭击了在宽甸马路沟监督修路的伪警察队。之后,杨靖宇指挥直属部队300余人。

与此同时,他们在荥经县第五区抓获了马甲子和鲍晓两个部落群。10年6月下旬,1师等部队奉命与杨靖宇率领的1军部会合,于10年底发起了歼灭日军守军的战斗。

与此同时,1路军其他各部根据杨靖宇的指示,在荥经、清远、宽甸、吉安、通化等地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和牵制了敌人。

5.1936年初,日军为了彻底消灭抚顺的抗日联军,调集了一个师的兵力,在汉奸邵本良和一伙土匪的配合下,开始大规模进攻抚顺。

面对强大的敌人,杨靖宇身先士卒,迂回作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大讨伐”阴谋,杨靖宇率领第一师的部队和部分指战员担负起“牵着牛鼻子走”的任务。

他们从清远搬到新宾,再从新宾搬到桓仁,再回到清远。经过几次又长又急的行军,敌人已经疲惫不堪,失去了当初的嚣张气焰。

杨靖宇的部队分成几个小队分散敌人的兵力,然后用麻雀战术一个一个歼灭很多敌人。有一天,杨靖宇带领的队伍到新宾大布岭时被敌人发现。

杨靖宇集中火力歼灭伪军60余人。一天,杨靖宇和他的家人在鸡坊子岭吃晚饭。邵本良得知后,派了200骑兵去追。杨靖宇让士兵用轻机枪射击,敌人丢下50多具尸体逃跑了。

几经失败,受挫的敌人集中兵力,在美琪的指挥下,想找机会与杨靖宇决战。杨靖宇识破了敌人的阴谋,于是将计就计,让士兵沿途丢弃一些没用的东西。

敌人信以为真,派邵本良残部追击。我军由杨靖宇率领,日夜兼程数千里,绕道到达凤城县梨树店子。

杨靖宇布置好伏击圈,等邵本良的区域完全进入伏击圈,就下令全体指战员一起开火。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残余敌人几乎全部被消灭。

邵本良只带了七个土匪逃走了。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跋涉,敌人的“大讨伐”终于被粉碎了。杨靖宇痛击邵本良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决心和抚顺将士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