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牛肉汤产地
1将牛肉焯水,然后放入锅中加入八角和姜片炖汤。
将牛肉汤煮沸,加入一些盐、胡椒粉和鸡精调味,取出牛肉,放凉备用。
3粉丝泡发,豆腐皮切丝,牛肉切片,香菜洗净备用。
4将豆皮丝和粉丝分别煮开,捞出放在碗里,最后加入牛肉汤,放上牛肉。
淮南牛肉汤是安徽淮南市的一家特色小吃,属于徽菜。这道菜是苏北、河南、山东、安徽的知名小吃。
淮南牛肉汤具有鲜醇、鲜香、浓香的特点。有咸汤和甜汤。
咸牛肉汤很好吃,特别是加了洋葱段后,味道更鲜。不喝黑汤,喝多了不上火,不做,再配粉条干丝食用;甜牛肉汤是指不加盐的牛肉汤,或者加一点盐的牛肉汤,清爽醇厚。
淮南牛肉汤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宋代的赵匡胤和淮南王刘安。
西汉《淮南子琪苏洵》记载:“今杀牛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甜,苦而烤之,尝如百万方。”?[2]?
清朝乾隆年间(1736 -1796),翰林学士、寿州人张,擅长饮食,曾任朝廷大员。回国后,清宫秘方流传后世。?[3]?
典故和传说
淮南牛肉汤
文帝十六年(164),刘安被封为淮南王。
相传御厨刘导是一位高超的厨师,而被上下称为“老刘头”。
淮南王在八公山上炼制仙丹,但是山珍海味送到山上时已经凉了,没有味道了。当老刘头看到淮南王在吃冷食充饥时,他越来越瘦。他禁不住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了一个计划。
老刘头带领许多人杀牛取骨,精选药材和卤汁熬汤,并准备了牛肉、粉条等配菜随汤上山。
因为汤里都是油,热了半天也不散。
淮南王品尝后赞不绝口,牛肉汤成了刘家的秘餐,后来流入民间,代代相传。?[2]?
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据八公山兵攻寿春(今寿县)。寿春守备司令刘仁军纪严明,守城如命。赵虽然顽强抵抗,但还是屡攻不下。很长一段时间,外面没有援军,里面没有粮草,赵匡胤被士兵围困在南塘。
当地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他们把自己的牛宰了,煮成大锅汤,送给赵营。喝了之后,官兵士气大振,一气呵成地攻破了寿春城。后周咸德六年(959),陈桥兵变,赵匡胤登基,南塘牛肉汤他念念不忘。
因此,人们称之为“神汤”、“救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