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清军为什么放弃了金属装甲?
金属装甲给人的感觉是刀枪不入,而看似简陋的棉甲防护效果更好。明朝是火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许多将军致力于推广火器,而且出现了专门的R&D人员。仅《武备志》中记载的火箭就多达几十种,其他火器就更不用说了。明代使用最多的是火铳和火炮,包括三眼大口径短枪和四眼火铳,可以连续多次发射,火力密集。对于骑兵来说,这种打击是致命的,清军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他们行动迅速,立刻投入战斗,几乎战无不胜。对付ware,金属甲不仅因为厚而影响行动,还容易被火器穿透,而棉甲则不然。
棉甲是在甲胄内外加棉甲,用铜钉固定而成。外层装饰的棉甲由多层棉片制成,极为坚固,可以最大限度地卸下敌人的弓箭和子弹,保障士兵的安全。相对于金属铠甲,棉甲看起来很弱,但可以很软,所以很多清军骑兵都装备了棉甲。
清代棉花容易获得,为制作棉甲提供了便利。据史料记载,我国宋元时期就有棉花种植,但范围较小。朱元璋上台后,采取强硬措施推广棉花种植,并颁布圣旨,凡种植棉花者,均可免税。因此,江南的棉花产量大幅增加。人们逐渐看到了棉花的好处:它的御寒能力比丝、麻越来越强,而且价廉物美。所以到了清朝,棉花种植已经很普遍了。与金属盔甲相比,制作棉甲更容易获得原料,制作工艺也更简单,更受欢迎。
在御寒方面,棉甲比金属甲更有力。众所周知,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在夏天,穿着金属盔甲的士兵会更热,而在冬天,士兵会更冷。另一方面,棉花在夏天很热,但在冬天可以保暖。清朝虽然完成了统一大业,但边疆依然不稳,叛乱时有发生。战乱之地在北方,纬度高,冬天极寒。长期在关内的清军已经适应了北京的气候,身体的御寒能力自然不如长期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敌人。这样就只能靠外力御寒了,棉甲成了更好的选择。
棉甲的好处远不止以上,还有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好处可以影响战局。棉甲制作便宜,还能节省军费。同时,棉甲重量轻,尤其适用于步兵,可以减轻负重,节省士兵长途行军的体力。这是极其重要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军队的装备也在不断发展,很多看似倒退的发明其实是符合历史潮流的。看似清军抛弃了铁甲,选择了棉甲,其实是非常务实和明智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