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代为理想奋斗的名人的故事。

人生最宝贵的价值是你可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青春是为理想奋斗的最好时光。那么你了解多少名人年轻时为理想奋斗的故事呢?想知道名人在年轻时是如何为理想奋斗的吗?我给你带来了一些名人的故事,他们在年轻时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希望大家看完之后,也要学习一下名人的拼搏精神,放下理想!

青年时期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1:马克思理想的阶梯属于勤劳的人们。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了一生。他积极参加火热的工人运动,研究了无数作品,在欧洲学了好几本。

该国的语言。他一直在图书馆学习,几十年下来,座位下面的地面居然磨掉了一层。化学家诺贝尔决心揭露炸药,以减轻建筑工地上挖掘者的繁重劳动。废寝忘食,四年做了上百个实验。在最后一次实验中,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燃烧延迟的导火索。一声巨响,附近的人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从烟雾中跳了出来,一张黑脸,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大喊:“成功了!”“那些杰出的人是被一个崇高的目标所激励,产生了惊人的毅力和无私的精神。是理想的波澜激励着他们努力。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活吗?那就不要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物质。”许多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都是与时间赛跑的专家。爱迪生一生中有1000多项发明。这些不计其数的实验的时间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经常连续工作两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自律,从事无产阶级文艺30年,视时间为生命,坚持写作。巴尔扎克努力工作了16或17个小时,即使他手臂疼痛,眼睛流泪,他也拒绝浪费一刻。他一生留下了深受人民喜爱的代表作《人间喜剧》,共94部小说。这些汗水的结晶不就是时间和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名人故事二:童狄舟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泊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教授。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于家境不好,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入学。

他在中学的时候,因为基础不好,学习非常努力,第一学期期末平均成绩只有45分。学校勒令他退学或者留级。经过他的再三请求,学校同意让他和他的班级一起试用一个学期。

从此,他一直和“路灯”在一起:天亮了,他在路灯下读外语;晚上关灯后,他在路灯下学习检讨自己。好事多磨。期末他的平均分达到了70多分,几何也考了100分。这件事让他认识到一个道理: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通过努力做到。世界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童第周留学期间,学习刻苦,好学,深受老师好评。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

没有电灯,他们在黑暗的院子里,用自然光在显微镜下切割分离鸡蛋;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自己拉的一根很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都是从野外采集的蛙卵。在这个简陋的“实验室”里,童迪洲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多篇关于金鱼卵发育能力和青蛙胚胎纤毛运动机制分析的论文。

解放后,童第周作为山东大学副校长,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文昌鱼卵的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晚年与美国邓普顿大学的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他们从鲫鱼卵的细胞质中提取了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个既有金鱼特征又有鲫鱼特征的后代,这条金鱼的尾鳍从双尾变成了单尾。这一创造性成果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

青年时代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3:托尔斯泰1857托尔斯泰出国,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矛盾,却找不到消除社会丑恶的办法,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在他的短篇小说《卢塞恩》(1857)中都有体现,然后他又写了《三死一生与天伦之乐》,论述了生与死、痛苦与快乐。

1860 ~ 1861年,托尔斯泰再次出国,结识了赫尔岑,听了狄更斯的演讲,会见了蒲鲁东。他认为俄国应该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体现,贵族应该走向“平民”。这些思想在小说《哥萨克》(1852 ~ 1862)中有清晰的体现。

托尔斯泰从1863年到1869年写下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他创作过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的关系为主线,展现了当时俄罗斯从城市到农村的广阔社会生活图景,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罗斯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斗争精神。这部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生动。它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征的杰作。

从1873到1877,经过12次修改,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20世纪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写成了《忏悔录》(1879-1882)。80年代创作:戏剧《黑暗的力量》(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球后的故事》(1903),尤其是写于1889 ~ 1899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批判俄国社会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不朽的杰作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努力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6月离家出走,165438年10月7日在小站去世,享年82岁。一代文学大师完成了他们的人生旅程。

名人故事四:贝多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出音乐天赋,八岁开始表演。1792赴维也纳深造,艺术进步神速,贝多芬信奉共和主义,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与命运》;序曲《埃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我一生坎坷,没有成家。二十六岁开始失聪,晚年完全失聪。我只能通过一本谈话书与人交谈。然而,孤独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被封杀的封建复辟时代,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仰,通过演讲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呐喊,写出了不朽的巨著《第九交响曲》。受18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飓风运动的影响,他的作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进步。在音乐表演上,他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音乐流派;大大提高钢琴的表现力,使其获得交响的戏剧效果;也使得交响乐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迁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作为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开辟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之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被尊称为“音乐圣人”。

名人故事五:巴伦伊巴伦伊小时候因病致残。她母亲心如刀割,但还是强忍悲痛。她认为现在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伦伊的病榻前,拉着他的手说:“儿子,妈妈相信你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勇敢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好巴伦伊,你能答应你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击中了巴伦伊的心。他扑进母亲的怀里,放声大哭。

从那以后,我妈一有空,就会给巴伦伊练习走路,做体操,经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我妈得了重感冒,她觉得一个母亲不仅要言传身教,还要以身作则。尽管高烧不退,她还是按计划下床帮助巴伦伊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她母亲的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了擦,咬紧牙关,帮助巴伦伊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残疾给巴伦伊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深深地教育了巴伦伊,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的严重打击。他学习努力,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伦伊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耳科学的研究中。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领奖台。

& gt& gt& gt下一页,更多的是名人在年轻时为理想奋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