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说电影《洛拉快跑》的叙事技巧?急用!!!!!

论电影《奔跑吧罗拉》的叙事技巧:如果说《源代码》中的重复是为了更深入、更接近真相,那么《奔跑吧罗拉》中的重复则是向我们展示了讲述故事的多种方式,通过重复叙事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重复叙事也可以称为复调叙事。“复调”这个词在音乐和文学领域被广泛使用,在电影领域也可以使用。《洛拉快跑》中不同的可能性构成了复调叙事。而《洛拉快跑》中的复调叙事与《罗生门》不同,它讲述了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封闭事件,但结局是事先知道的。运行洛拉是边缘的,新颖的。当叙述者安排萝拉在规定时间内拿到654.38+万马克到达指定地点救男友时,她选择了几种可能性,同一事件的不同可能性形成了复调叙事。而且三个事件是完全平等平行的,不是现实与现实的关系。观众在情感上超越了时间,随着剧情的发展,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和解脱。

正如影片开头提到的:“我们不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它的起点。让我们重新发现探索。”诚然,《洛拉快跑》是一部精彩的探索片。电影中呈现的叙事技巧正是导演汤姆·提克威所探索的。《奔跑吧洛拉》并没有屈从于好莱坞经典的叙事模式,而是采用三段式结构,叙事结构采用改写的板块结构。而所谓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在影片中显然是行不通的。汤姆·提克威放慢了剧情,创作了《最后二十分钟营救》。劳拉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晚一秒就是死亡。《二十分钟营救》就像一块神奇的魔石,牢牢抓住我们的神经。我们屏住呼吸,期待洛拉在最后一刻到来。这是全剧的核心。它代替了戏剧的严格布局,所以说戏剧方法是经验的总结。然而,这并不是电影事业成功的唯一途径。《洛拉快跑》采用的非常规叙事结构显然已经达到了。

当然,《奔跑吧罗拉》吸引我们的不止这些。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很快。影片的叙事节奏频率与当今人们生活的快节奏不谋而合。另一方面,电影“无法把握命运和世界”的深刻主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一系列意外的巧妙设计,让整个剧情充满了不可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记叙文在处理时间方面也有独到之处。电影中劳拉跑了三次,这三次跑每一次的电影时间长度和现实中的实际时间长度基本一致,都是20分钟。这在之前的电影中是很少见的。在有限的时间里,需要简单的说明人物关系和前因后果,这就需要时间的加速和省略。比如洛拉的妈妈和银行工作人员在片中只是匆匆一瞥,并没有详细描述。这样的省略给了我们留白的时间,不会拖累影片。另一方面,不断奔跑的压路机被时间加速,紧凑的节奏驱动着我们的心情。当然,影片在讲述萝拉第三次跑的时候,在追爸爸的片段中采用了同步发展,把银行爸爸的动作和萝拉的快跑剪辑在同一个画面中,让我们神经紧绷。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奔跑吧罗拉》在叙事上也讲究变与不变。这部电影有三个镜头。在三次运行中,无论是《现实》还是《时光隧道》中,涉及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萝拉、曼尼、父亲、流浪汉、女职员、银行警卫等等。众多人物的变化,表现了影片的主题和千变万化、变幻莫测的世界。在三次运行中,只有一个字符没有改变。那是洛拉开始跑步后她遇到的第一个人:洛拉的妈妈。母亲出现在《洛拉》每一集的开头,她不变的目的就是为观众提供一个客观真实的叙事参照和坐标。母亲的不变恰恰是为了表现背后的变化,我们常说的变化也只是相对不变。所以,既然要写变化,就得让观众感知到。导演汤姆·提克威对“变”和“不变”的处理显然是有意的,这也为影片提供了更多的可看性。

电影《洛拉快跑》正是因为恰当地运用了非传统的块状叙事结构的长处,使得电影的形式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完美结合,从而成就了重写的块状结构的又一经典。而汤姆·提克威导演则因为这种不断的探索,为德国电影工业的复兴和振兴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