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有什么?

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文成帝下诏,以当时的佛教领袖昙曜为总监,在都城平城(今大同市)西的五洲山上开凿洞窟,刻四尊佛像。根据昙曜的建议,当时开凿了五个洞窟,* *雕刻了五尊佛像,分别象征北魏的太宗、世祖、高宗、高祖五位皇帝,体现了“皇帝就是佛”的宗教主题。这五个石窟现在分别被命名为第16、17、18、19和20窟,也被称为“谭瑶第5窟”。

文成帝死后,献文帝和孝文帝继续在梧州山麓挖洞,形成了云冈石窟的第二个也是最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发掘的石窟分为五组,即第七、八双窟,第九、十双窟,第一、二双窟,第五、六双窟,第十一、十二、十三窟。此外,在这一时期,云冈石窟中最大的第三窟的地基工程却半途而废,第十六窟和第十七窟的未完工部分以及第二十窟以西的一些小窟被建成。

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至农民起义军攻占平城(公元526年)期间,云冈石窟继续修建,但多为小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2001和654 38+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云冈石窟有252个石窟,565,438+0,000多尊造像,代表了5世纪至6世纪中国优秀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谭瑶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高峰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依山而刻,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它们气势磅礴,内容丰富。最小的佛像2 cm,最大的高达17 m,多为表情各异的宗教人物。石窟有各种仿木建筑,有主题突出的佛教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图案,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栩栩如生,令人眼花缭乱。石窟中的菩萨、力士、天妃形象栩栩如生,塔上的雕刻精美绝伦,承秦汉写实艺术之精华,开隋唐浪漫主义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也是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按发掘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雕塑风格也各有特点。早期的“谭瑶洞”雄伟壮观,有着浓郁淳朴的西部气息。中期,石窟以精美的雕刻和华丽的装饰而闻名,呈现出北魏复杂瑰丽的艺术风格。后期石窟规模虽小,但人物纤细俊秀,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典范,也是“骨瘦如柴,像清如画”的起源。

云冈第五、第六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于公元465年至494年间开凿的一组双窟。寺前有五座建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的四层木亭,朱砂柱,琉璃瓦顶,颇为壮观。第五个洞穴是椭圆形的茅草屋,分为前室和后室。后室北墙上,原尊为释迦牟尼,高17米,为云冈最大佛像,外部为唐代泥塑重修。石窟里到处都是佛教龛像。洞西侧菩提树下坐着两尊佛对,顶部浮雕,线条优美飞翔。第六窟平面近方形,中央为连接洞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一方佛,四角各有九座带檐小塔,驮在大象背上。洞壁上布满了佛、菩萨、罗汉和天妃的雕像。在塔的四周和东南、西墙的中下部,有33幅描绘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开悟的佛教故事的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美。这个洞穴规模宏伟,雕刻丰富,内容丰富,技术精湛。是云冈石窟中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是中期雕塑艺术收藏的一次大检阅。

云冈第七、八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为一组双窟,为云冈石窟二期发掘较早。第七、八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分左右两段。第七窟后室北壁上的上檐龛正中,雕有弥勒佛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各有一卧佛像,侧有二菩萨。下一个龛是释迦牟尼和多宝佛并排而坐。在墙壁和洞顶的交界处,雕刻着一排艺妓乐师的画像,每件乐器都在演奏。东西壁对称开凿,壁与顶交界处雕有一排千佛。下部分为四层,共雕有八个不同的龛。南墙有门有窗,左右各刻有四个龛。在门和窗之间,有六幅提供者和女演员的肖像。明窗雕菩萨禅僧。内拱雕刻有大力神、守护王、飞天。顶部雕刻一个扁棋,中间是一个莲花球,周雕刻在空中飞行,用鲜花装饰整个洞顶。第七、八窟与前几窟相比,在形制、内容、雕塑构图、题材等方面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反映了北魏社会变革的洪流。

谭瑶洞是昙曜和尚发掘的第一个洞穴,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据《舒威史劳志》记载,“和平之初,...首都赛武郡昙曜白蒂,凿山石壁,开五洞,雕造佛各一尊,最高七十尺,次高六十尺,雕工奇妙,冠于天下。”以道孚、明远、吴泰、牧婧和文成为模型,雕刻了五尊雕像。这五个洞穴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在造型上,同样的特点是外墙满是千佛洞,一般模拟椭圆形草堂形式,没有后室。雕像以三世佛(过去、未来、现在)为主,主佛高大,在洞内占据主要位置。第16窟释迦牟尼佛像高13.5米,清秀俊朗。第17窟中间有一坐弥勒佛像,为菩萨所装,高15.6米。第17洞的小雕像很大,很有侵略性。第十八窟是释迦牟尼身穿各种佛袍的塑像,高15.5米,气势磅礴。东墙上层的弟子雕像造型独特,技法娴熟。第19窟释迦牟尼像高16.8米,为云冈第二大像。第20窟为露天造像,中间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3.75米,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脸型半圆形,深目高鼻,细目大唇,耳垂大肩,两肩平齐,气势磅礴。

云冈五华洞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第九至十三窟。这五个洞穴是在清代用泥巴作画而得名的。第九洞和第十洞是一组有前后室的双洞。它们建于北魏孝文帝八年(公元484年),完成于太和十三年。崇福寺建于辽代。这两个洞穴的平面几乎是正方形的。丁谦南墙凿成八角柱,东、西墙上部各雕有三个仿木建筑的壁龛,其余墙上全是雕刻的佛像和飞天。后室洞门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为释迦牟尼佛。第10窟的主要塑像是弥勒佛。后门拱门内外均有雕花图案,结构严谨,变化丰富。10号洞到13号洞为一组,以12号洞前后洞为中心。第11窟,立方体塔柱四面有龛,除南面弥勒佛外,均为释迦牟尼像。在第12窟的前大殿和东西壁上部,有三个仿木结构建筑雕刻的屋形龛,前排两列,三个开口。洞顶有艺妓、琵琶、笛子、腰鼓等雕刻乐器,是研究音乐历史的重要资料。第13窟的神像是娇娇弥勒佛,高约13米。右臂下方雕刻一个火红色的来人,既起到机械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南壁上部的七佛像和东壁下部的天人供品都是洞内精品。五华洞雕刻精美,色彩斑斓,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建筑的珍贵资料。

云冈东部的窑洞群是指云冈石窟东端的第一至第四窟,均为塔形窑洞。第一、二窟是同时开的一组,是孝文帝迁罗前凿的,中央雕有方塔,四面有龛。第一窟主像为弥勒佛,塔下层雕有释迦牟尼像,上层雕有释迦牟尼像,五层宝塔浮雕,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影像资料。第二窟是释迦牟尼像,塔南下层刻释迦牟尼像,上层刻佛三世像。两窟南壁两侧雕有维摩、文殊。第三个洞穴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洞穴,正面垂直壁高约25米,据说是昙曜的翻译楼。洞内分两室,前室左右雕有塔,中间雕有方形洞室。主像是弥勒佛,墙上挂满了千佛图。后室南侧,雕有圆脸、肌肉丰满、衣纹流畅的一佛二菩萨。坐像高约10米,两菩萨像高6.2米。从风格和雕刻手法来看,很可能是初唐作品。第四窟风化水蚀严重,在南壁洞门正上方光年处有北魏碑刻,为云冈石窟现存最新碑刻。

云冈西石窟包括云冈石窟西部的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没有编号的小窟龛,大部分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以后的作品。它的特点是成群的石窟很多,中小石窟很多,还有很多小龛作为补充雕刻。大部分塑像纤细清晰,衣纹下部有重叠褶皱,清丽雅致,在藻井中自由飞翔,中国风浓厚,与“龙门时期”雕塑十分接近。第39窟中央有五座塔,两侧各有五塔六柱。柱顶的拱门支撑着屋檐,每层的宽度和高度都小于下层,稳重美观。是研究早期塔建筑的重要资料。第40窟的整体布局巧妙地运用了装饰艺术,使窟型和构图规则多变,提高了窟的艺术风格。

在整个佛教徒群体中,他们形态各异,精神各异,端坐正中,击鼓敲钟,手持短笛,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生动记录了印度和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多种多样的佛教艺术雕塑风格在云冈石窟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通,由此产生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的北魏造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端,云冈中期的石窟中出现的中国宫建筑风格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式佛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设中被广泛采用。云冈晚期石窟的布局和装饰,表现出浓郁的中国建筑和装饰风格,反映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