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佩尔对中国历史变迁的解释反映了什么?

哈佩尔对中国历史变迁的解释反映了他对亚洲情况的无知。哈格多恩在爱情小说中插入救世历史的思想来构建小说文本,成为当时的一种叙事时尚,其他几部巴洛克政治小说和爱情小说也继承了这种叙事手法。哈佩尔是晚期巴洛克风格的重要作家。他一生的作品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单就他的小说来说,也算是优秀的了。

他的作品主要分为三类:爱情英雄小说、战争小说和所谓的“欧洲历史小说”。总的来说,哈佩尔秉承了中世纪宫廷情色小说的传统,编撰了一些爱情故事和惊心动魄的轶事,内容广泛,涵盖了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他身边的父母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政治事件。除了亚洲的奥诺甘博,他的代表作还有《Der UngarKriegsRoman》和《意大利尖晶石》或者1685的所谓欧洲战争小说。

1673年,哈佩尔在汉堡出版了他的《亚洲的奥诺冈博》。这部小说有一个非常长而有力的副标题:描述了当今中国伟大的统治皇帝顺治的一个真实的骑士,并简要介绍了他与其他亚洲王子的恋情,他们的骑士成就,亚洲所有王国和地区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君主的等级制度和主要成就。

根据作者在序言中的叙述,小说中对中国的描述几乎是逐字逐句地摘自伊霍夫的《荷兰公使访谈录》。但是,稍加阅读,我们就会发现,这部小说的另一个更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来源是卫匡国和卫匡国的《鞑靼之战》。但与哈格多恩不同的是,哈佩尔并没有一次性复制鞑靼之战的整个历史脉络,而是提取其中一个人物,围绕他来构建文本。从这一点来看,亚洲的奥诺冈博比伊根灵活得多,所以也更有文学趣味,艺术价值更高。

在哈佩尔的作品中,奥诺雷·甘博无疑是清朝的顺治皇帝。顺治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他在小说中有不同的称谓,除了“奥诺甘博”,还有“Schun-dschi”、“Enomanza”等。在小说里,顺治可以是个勇士,很勇敢。他横扫整个亚洲,从沙俄到蒙古,侵略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纵横万里,为开拓清朝疆域、巩固清朝有效统治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但他的第一个成就是统一了中国。根据哈佩尔的叙述,明末清初的历史事件纯粹是由个人恩怨引发的。顺治的父亲不幸被一伙歹徒劫持。顺治为了给父亲报仇,率军进攻中原,最终征服了全中国。

哈佩尔对中国历史变迁的解释纯属主观臆测,这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历史和亚洲形势的极度无知。从表面上看,作者想描绘一幅东方历史的全景图,可惜未能如愿。读完之后,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的真实意图和作品的真实内涵就会逐渐浮现在眼前:“中国的基督化”。原来顺治在成就之初就已经信了基督教。

按照哈佩尔的说法,顺治之所以能成就如此宏大的三明治武功,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上帝的帮助。我们知道,这也是卫匡国和卫匡国的《鞑靼战争》中的观点,即清朝的胜利是由于基督教的援助。所以顺治驰骋亚洲的过程,就是基督福音传播的过程。而且,哈佩尔还认为,这种基督教思想的灌输不是通过强制手段完成的,而是通过同化政策和软化策略完成的。

也就是说,基督教思想是皇帝通过爱发出来的。顺治在征战期间对一位名叫瑟拉甘的公主情有独钟。顺治认为,如果你能赢得她的好感,你就失去了所有的土地。[49]这颇有点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精神。顺治的忠诚和真诚终于感动了上帝,他如愿以偿,但随后他发现,这位公主并不是任何一位波斯国王的女儿,而是她的表妹塔宁的女儿。

他的堂弟原本想在他的宫殿里安排他们的婚事,但顺治坚持要在北京结婚,因为他想“按照基督教习俗请一位天主教牧师为他们证婚,并想让他心爱的妻子信基督”。[50]于是他赶回北京准备婚礼。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在中国的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并成为亲密的朋友。他不仅给了汤若望·汤若望足够的传教费用,还让他担任国家顾问和自己的忏悔者。

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个圆满的结局:爱情、友情、宗教(基督教)三位一体,和谐祥和。然而,爱情和友谊都是通过基督获得的,他们的目的是宣传基督教:皇帝派了两个亚洲王子Polacchi和Gallias,各带3000名士兵,穿着金和银来迎接新娘。在皇宫的广场上,皇帝亲自迎娶新娘,并把她带下马背。

波拉基王子被任命为广东国王,加利亚斯王子在南京就职。新女王受洗后被命名为海伦娜。信奉基督教的波利萨成为帝国宰相,被封为潘?帕姆·阿奇里斯。一年后,皇后和皇帝很喜欢他们的儿子,取名康坦提努斯,并从奥地利聘请了一位欧洲牧师安德里亚斯?科夫勒给王子施洗礼。卡夫勒神父也是女王的忏悔者。

至此,基督教的力量已经牢牢控制了国家的中央枢纽。任务完成。作者不仅让中国的皇帝和皇后在劫难逃,还皈依了耶稣,给皇太子——中国未来的统治者——施洗了一百年。他的远见确实是深远的。加塞尔是瑞士方济各会的一名托钵僧。

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中国基督教化论”在他手里被推向了激进和极端,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的。《挑战》这本书厚达2500页,历时三年终于问世。说实话,这种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小说的全称很吓人:“对所有无神论者、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危险的罗马人和不明智地享受世俗生活的人最真诚的理性挑战”。

奇怪的是,作者给百合花镀金,还附上了一个更长的副标题“娱乐文学的形式,剑影的奇特内容,即一部反映葡萄牙绅士菲洛logo和中国王后卡拉贝拉之间真实故事的作品”。

小说的内容和题目一样长,但情节并不复杂。据说主角菲洛洛格斯作为中国皇帝哈米尔卡和英国公主罗莎琳达的爱子,自幼被送往葡萄牙,后来成为一位温文尔雅的葡萄牙绅士。

起初,他继承了父亲的血统,是个无神论者。然而,在他的冒险中,他的侠义性格越来越突出,从而掩盖了他的绅士风度,他皈依了基督教,成为了一个像他母亲一样虔诚的天主教徒。皈依基督教后,Philologo决定有所作为。第一个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基督教帝国。除了他的爱人,还有一些朋友和神职人员陪他来中国。在旅途中,菲洛logo与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理性较量”,使得中国大使与其随行人员一起皈依了基督教。

菲洛logo的拯救计划赢得了第一场战斗。到了中国后,菲洛logo发现统治者是一个叫卡拉贝拉的远房妹子。这个人不仅贪图权力,傲慢无礼,而且敌视基督教,拒绝所有欧洲人入境。经过长时间的斗智斗勇,Philologyo终于成功地说服了女王基督教的真正含义。后来女王退位,由她的弟弟卡鲁贝斯继任。

卡鲁比斯宣布中国是一个天主教帝国,在教皇主持的长时间庆祝活动后,虔诚的总督们率先进入新建的寺庙。至此,菲洛logo在中国拯救世界的计划已经成功,即中国的基督教化已经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