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接下来从两个方面讨论历代的环境政策。一方面,以西周、秦汉、唐宋、明朝为例,讨论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这是我们现代政府需要学习的。另一方面,要以南北朝、元朝、清朝为例,讨论环境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
西周颁布的伐祀令规定:“不毁房屋,不填水井,不砍树,不动六畜。非今日者,死而不赦。”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动物的法律,极其严格。西周政府将人口居住环境的调查和保护纳入西周政府的工作范围。战国时期,荀子有一句著名的保护性言论:“草木茂盛之时,斧不入林,不死不生,生生不息。”春耕、夏云、秋收、冬储都很及时,所以五谷丰登,人民吃饱了。脏水池深且泥泞,此时禁止入内。所以有很多优秀的鱼和龟,人民更有用。"
不难看出,荀子的保护思想是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其保护目的也是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管仲在总结历代帝王处理山川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并实施了保护生物资源的方针。他主张用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建立机构治理山川河流。他认为,保护生物资源不是封闭山川,不让人们利用,而是按照规定的季节开放,有计划地利用。先秦时期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并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得到发展。到了唐代,不仅将山川、园林、狩猎作为政府管理的范围,还将城市绿化、城郊寺庙中的神社、吴越名山等纳入政府管理的范围。同时,河南京兆和杜尔郊区的300英里被指定为禁伐区或禁猎区,其管理范围超过了先秦时期。宋朝尤其是北宋也非常重视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并且注重立法保护,甚至重申禁止以圣旨保护。同时还下令县官甚至乡镇长等基层官员对违反禁令者进行侦破和抓捕,可见其严肃性和执法的严格性。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湖泊周围开荒造成的蓄水排水问题和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可见当时的有识之士对正在出现的环境问题相当敏感。明代林山川泽的保护受上一代直至仁宗的相关法规控制,范围相当广泛。到了仁宗,为了缓解“劳力旺,征收有点急”的困难局面,减轻百姓负担,开始放弃或部分放弃管制措施。
南北朝五乱化时期,大量胡人长期游离于“黄土高原”和北方土地之外,导致胡人密度骤增。另外,他们长期与南汉作战,所以需要大量的木材。“黄土高原”提供了这种便利,导致黄土高原的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从此“河”变成了“黄河”,黄河从这里开始浑浊。元朝对环境的破坏是历代乃至世界罕见的。蒙古人大面积破坏和抛弃了适合耕地的环境。由于蒙古人不适应中国古代的景观环境,强行破坏了千百年来的森林和水土,大面积改变了环境中的农作物和物种,大面积放牧加剧了北方土地的荒芜。据《农织志》“汝河尸横遍野,山野光秃秃”,说明我国物种和环境结构的破坏相当严重。清代人口激增,东北、西北、江南等地的许多草原或山地被开垦为农田,导致草原退化、沙漠扩张、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环境进一步破坏。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中肯的警告,目前的弊端。而且清朝实行的海禁,就是怕汉人和日本人勾结起来,严格控制木材,导致大面积砍伐。清代散文家梅增亮对安徽宣城的水土流失情况及原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指出开垦山地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平坦农田。然而,所有这些警告并没有引起清朝的重视,不合理的填海工程仍在继续,给中国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建国后还盲目填海拓田,土地沙化严重,历史反复。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保护环境。
随着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传统的田园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人们越来越脱离与自然和谐而生的* * *与荣耀的关系,异化为自然的对立面。让我们重拾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思自己,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