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单式记账向复式记账转变的必然性会计发展史
在明代府衙的会计核算中,比以前更多地吸收了民间会计的一些较好的做法,极大地改进了明代府衙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我国民间会计中,以商业会计为代表的传统记账方式是收付记账法。其会计记录相对统一,同类账目汇总简单易行,其会计报告的编制一目了然,一直是政府会计力所不及的。明代官办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开始吸收民间记账方法的优点,逐渐将官民所用的记账方法结合起来。此后,中国民间会计使用的收付(收支)记账法逐渐渗透到官方会计中。
在明代官署的日常会计记录中,“收、支(付)”多用作记账符号,而“入、出”则多用作月度、季度、年度、会计报表等方面的合计账目的符号。这种起源于宋代的做法,在明代得到普及,一直保持到民国时期。在明代的公文中,处理日常会计事务时一般用“收、付(款)”作为记账符号,指总额或会计报表中的数据时一般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在住建部下达的命令中,一般采用“按数收贮”和“按数支赠”的写法,而在兵家的背诵中,则常用“收数”和“支数”的写法。当时,“收”、“受”、“查”、“动”、“给”、“用”、“借”等词已成为官方经济文件中的常用术语。《明惠殿》中“收七千四百五十九两毛五,收四分四毛”,“收鱼六百二十五毛五”;《明史·食货志》中类似的记载数不胜数,如“宗申万历四百五十余万两入世”、“太仓盐课三万五千余两入世”等。这种措辞与会计记录中簿记符号的使用是一致的。
经过1500多年的发展变化,到了明代,单一的会计记录已经形成了具有科学记录质量的格式。这种记录简明扼要,能够完整、正确地反映会计对象。会计记录格式的统一导致账簿格式的统一。明代常用的各种帐册,对帐册中各单项会计记录的书写布局都做了合理的安排。有什么样的会计记录,就有什么样的账簿格式,账簿记录人和账簿打印人的思维方法在这方面已经统一了。明代官署使用的会计账簿一般有两种格式,一种是空白账簿,一种是印刷账簿。写空白本还是有一定规范的。通常情况下,所有的收入项目都写在高侧,支出项目写在低侧,会计记录符号在账户中的位置相同,查阅起来非常方便。月末一般按四栏格式划分收支总额和当期余额。印刷本是根据会计记录的要求,以固定格式印刷的。这种格式以双线红线穿过中间作为上下账户记录的分界线,用单线垂直分隔每个账户。每个账户单独占一行,互不相连。月度和年度结账数据也是四栏格式,中间平衡,与前后账保持一定距离,突出合计的状态,便于核实。英格拉姆账簿一般用于登记流水账和分类记录的总账。
明代官署所作的会计记录吸收了当时民间会计记录简明扼要的优点,但又克服了以往会计记录的缺点,使单一的会计记录更加完善。到了明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署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基本规范。当时对会计记录的处理,一般是先记时间和会计记录符号,接着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会计内容,说明经济事项发生的原因;最后依次列出数量、单价、金额。重视会计记录中会计事项的主体部分,基本做到了性质清晰、责任明确的要求。当时会计记录的接收、支付、传递、清算等方式基本规范。明代官厅一般用朱砂盖章的方法来明确正式会计记录的结果。收据清楚的,应当加盖“已收”字样,付款完毕的,应当加盖“已付”字样,结账的,应当加盖“已结清”或者“已结清”字样。对于需要保管的账目,不仅单独设置会计账簿记录,还编制了专门的编号,供财务部门内部控制。明代府衙的会计记录,对每一笔账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基本符合协调的要求。如果收入很重要,突出收入的来源;对于所有支出项目,首先突出其去向,然后附上支出来源。中国的简易会计记录用这种方法弥补了它的不足。通过清楚地说明经济事项的来龙去脉,达到清楚地反映会计对象的目的。二、从单式记账向复式记账的过渡——三尺记账
明朝中叶以来,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客观上要求改变旧的管理方式和核算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制度和新的核算方法,“三条腿账”应运而生。
(一)三足鼎立的基本原则
“三足帐”,又称“跛行帐”,是用“三足帐”作为这种帐法名称的形象比喻。这种记账方式记录了两笔非现金交易的转账,是复式记账记录,人们形象地把这种记账记录比喻为“两脚”;对于现金收付,只记录现金交易对手,是单一的会计记录。人们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一只脚”,统称为“三只脚”,反映了这种核算方法的基本特征。“三脚账”是一种不完全复式记账法,是我国记账方式由简单复式向复式转变的一种过渡记账法。
“三尺帐”是我国从单式记账衍生出来的不完全复式记账法。其账簿设置与单式记账基本相同,通常采用“三帐”制,“三尺帐”重在“流水账”(又称流水账)。后来,一些商人将这种“流水账”进一步细分为“货物清算簿”、“白银清算簿”和“往来簿”。“货物清算簿”用于记录货物的买卖;“银行存折”用于记录现金收支,“活期存折”专门用于登记往来转账事项。这些“账本”和“三尺账”采用的格式与单式记账相同。在纵向账簿登记中,每个账页分为上下会计位。上一页叫收款人或收款人,用来登记所有的入账(也叫收款),下一页叫付款人或收款人,用来登记所有的出账(也叫付款),简称“上(收)下(付)”或“由高到低”。另外,从草流量到日流量的平行转账和从日流量到总结算的分类转账的基本方法与传统的单笔记账完全相同。
“三尺帐”与传统的单式记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不同会计事项的处理。非现金交易的转账项目应同时记入账(即收账)和出账(即付账),剩余现金(也称现金)出纳和货物交易账户只记一方。显然,前一部分是复式会计记录,后一部分是单式会计记录。往来款项的处理一般遵循“来与去必须相等”的记账规则,其原理类似于今天的复式记账法。会计符号有的用“收付”,有的用“来往”,有的用“来往”。比如赊销张三的商品1000元,一方面需要在汇兑账簿的收款方记录“销售收入入账1000元”,另一方面需要在往来账簿的付款方记录“张三的商品入账1000元”。对于现金收支的处理,只记录现金对应部分,而现金方面则被省略。例如,商品销售额为2000元,现金已正确收到,银已存入我们的钱柜。这个账户只够在一般的商品交换账簿上打一笔“销售收入两千元”,现金的去向不再记录。这里保留了传统的单式记账法。需要强调的是,“三脚账”虽然非常重视非现金交易的转账事项的处理,但并不重视现金收付的记录。为了弥补现金收付只记录现金的另一面,而现金被省略的不足,它采用“流水账”的方法即每隔五天,或每隔十天,或每隔半个月,通过“四栏结算法”的基本公式,在“流水账”上计算当期库存现金的余额,然后与实际发生额进行核对。如账实相符,则加盖“结算”章。如果账实不符,会立即追查原因,明确其经济责任。每当结账和计算损益时,都要将“流水账”的收款方“流水账”的金额转入“总结算”的付款方,以考核企业经营成果。
(2)三足账的损益计算
使用三脚账的行业,有的每半年结算一次盈亏,有的一年一次,少数按月结算。损益结算一般在“账簿”(即应收账款)之上的“账簿(即总账结算)”上进行,包括所有者的投资(即资本)和当期以外的欠款(俗称“除项”或“项”,即负债);下面(即销户方面),包括企业的各种财产(俗称“存款”,即资产),如库存商品、库存现金、其他资产等。上下双方记录的内容按“日记账”分类转账,一般账户只需在“日记账”和“转账本”之间平行转账即可,即由入方转账给入方,出方转账给出方,但库存现金必须反方向过账。因为用“流水账”法取得的本期现金的账面余额在“流水账”的收款方,库存现金是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入账时应记入“手工账”的付款方。
企业的盈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现金余额上。本期余额结清后,本期损益金额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利润(亏损)=存款总额(即总资产)-负债总额(即总负债+资本)
如果存款大于存款,则为盈利,俗称“净彩”或“净利润”;反之,如果保证金大于存款,则为亏损,俗称“净亏损”或“纯亏损”。由于“三尺帐”的损益计算方法不区分收入与费用、溢损与亏损、损失等损益计算要素,一般采用节约与抵销的方法计算损益,所以过去被称为“捞底帐”。
(三)三足鼎立的历史地位
“三脚账”在中国记账方法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往来账户采用复式记账,加强了非现金交易转账事项的管理;其次,其部分采用复式记录方式的实践经验,直接启发了后来“龙门帐”和“四极帐”的建立。“三尺帐”采用双会计记录符号,实行“收-来”和“付-去”。这样做不仅对明确经济事项的性质、提高汇总核算和核对账目的效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而且对复式记账法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三脚账”对资产、负债、资本三者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也为中国固有的复式记账平衡原则的构建奠定了思想基础。
当然,“三脚账”的进展非常有限。一方面受不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束缚,使其在账务处理上非常片面;另一方面,它毕竟是一种刚刚从单一记账中脱胎出来的记账方式,在很多方面都不可避免地有着老式方法的痕迹。相对于科学的复式记账原理,“三尺记账”的差距还是挺大的,缺点也挺突出。“三尺账”缺乏科学复式记账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既没有科学的账簿组织和会计科目分类,也没有科学的损益计算方法和会计报告方法。只要非现金交易转账没有问题,其他方面可以忽略。这是“三尺帐”记录员的基本指导思想,有很大的片面性。“三脚账”将单账和双账交织在一起,容易出现账项登记错误和事故。不仅事故发生后很难发现,而且发现起来很费时费力。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三尺帐”的弊端日益显现,人们的认识也在提高。经济的发展对人们探索和创造新的会计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固有的复式记账法——“龙门帐”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