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几个高通胀时期。
建国初期,价格波动最剧烈的是1949到3月的1950,有四次大涨价。
崛起的核心区是上海,主要表现在战后重建时期物质匮乏,投机活动猖獗,管理相对混乱。
1959-1961年-困难时期涨价
1959 ~ 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和工作失误的影响,供不应求,物价上涨,粮油肉蛋布等主要商品国内供应量急剧下降,与191年相比,
1979-1982——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崛起
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刚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时期经济高速增长,投资规模激增,财政支出增加,导致财政赤字严重,进口盲目扩大导致外贸逆差,外汇储备迅速趋近于零。
1979和1980,物价上涨明显,1980通胀达到6%。
1984-1985-城市改革初期的通货膨胀
1984-1985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导致社会总需求过大,工资收入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导致成本的提升。随着基础设施规模、社会消费需求和货币信贷供给的快速扩张,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加剧。
1987-1989-失控的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货膨胀
1987-1989年的通货膨胀是因为1984-1985年中央政府采取的紧缩政策,1986年开始全面松绑,1987年国内货币流量再次快速增加。
在此期间,1988的零售物价指数创下了建国40年来的上涨纪录。
价格上涨和抢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1993-1995-实行市场经济后的物价上涨
* * *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金融持续混乱。
表现为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这导致了高投资扩张、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供应以及高通货膨胀。
2003年底-2008年-中国加入世界经济组织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
国内外各种因素导致的价格上涨。
一方面,从国内来看,2003年夏收因自然灾害、种植面积减少等因素持续严重歉收,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煤炭邮件运输紧张,推高了通胀压力;再次,为了减少非典对经济的冲击,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经济的快速上行;第四,海外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中国工业融入全球经济,导致海外对中国产品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2010-2011年
2008年以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全球实行了相对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美国和欧洲采取了很多量化宽松政策。中国不仅采取了4万亿的经济计划,还采取了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客观上为通胀上行提供了催化剂。此外,海外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持续两年的通货膨胀。
当然,在推动通胀上行的结构性因素方面,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的成本上升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