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在宋朝、元朝、明朝的名字是什么?
九江开发较早。夏商时期九江属荆、阳,春秋时期九江属吴之东、楚之西,故称“吴头楚尾”。九江作为一个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朝。秦始皇定天下三十六郡,有九江郡。此后九江被称为柴桑、浔阳、汝南、坎城、德化。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旬阳、江州等地出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国以九江郡为界分为36郡。西汉时,九江建县,叫柴桑,就是现在的九江市。汉高祖第六年(公元前201),骑自行车的将军关英在这里挖井筑城防守,并称之为城,又称关营城。在三国时期,它属于吴栋,并转移到武昌县。唐代九江县改为江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合阳县,甘源元年(758)恢复为江州。五代十国时,江州是南唐道德教化之地,于是浔阳改为德化,江州废弃,宋朝恢复江州。到了元代,道路被改变了。元末,陈友谅自称皇帝,定都江州。明朝改道九江府,清朝由明朝统治。辛亥革命后,废除帝制,1914设立道陵县,九江府改为河阳路,共辖20个县,其中德化县因与福建省德化县同名,于1914改为九江县。1917成立九江市,3月成立九江行署,次年成立市政府。1932年2月,建立行政区制度。1936改为九江县,1949九江于5月7日解放。7月19,九江专员办成立。九江县农村划入九江县,九江县城区划入九江市。1968年4月,鸠江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971年2月改为鸠江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6月改为鸠江区行政公署。1980年6月,九江从九江区分出,升为省辖市,辖浔阳、庐山及郊区。7月27日1983,城市合并,同时实施。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幸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9个县,瑞昌市、旬阳、庐山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