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的历史?

惠阳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毗邻香港,与深圳、东莞相连。是一方投资的宝地。

惠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著名历史人物邓成修、邓中原、叶挺的故乡,广东著名侨乡。

惠阳5月撤县设市,1994,2003年6月撤市设区,覆盖淡水、秋长、新围、镇龙、沙田、胡勇、梁静、平潭、澳头、夏勇6个镇和三河经济开发实验区,面积1184平方米。撤市设区后,惠阳成为惠州沿海城市的重要群体。中国大亚湾海岸线长51.8km,素有“黄金海岸”之称。淡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三高”农业、工业和各种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等项目;含有钨、锡、煤、泥炭土等矿物质,盛产大米、花生、蔬菜、荔枝等农产品,以及海螺、石斑鱼、龙虾、膏蟹等海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惠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到2003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6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总收入4.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654.38+0.68亿元,增长654.38+0.1%;外贸出口总额654.38+3.07亿美元,增长654.38+0.0%。农民人均收入4370元,增长5%。在2003年第三次全国县域经济基础竞争力百强县(市)评价中,惠阳由2001第二届的第45位上升到第4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