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绵竹木版年画可以进入非物质遗产?

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盛产竹子,最著名的绵竹是造纸的好材料。绵竹木版年画主要分布在绵竹市建南镇、拱星镇、青岛镇、新城镇和北部的孝德镇。?

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相连。成都自唐代以来就是中国木刻印刷的中心,绵竹也受其影响。据说宋代就有木刻年画了。口述资料显示,清代甘家统治时期,绵竹有职工900余人,大小作坊300余家,年产年画1200多万幅,包括门画、斗方、屏堂、杂条、拓片、案等,远销云南、贵州、陕西、青藏、湖北、湖南等省和四川省。除了传统的门神画,绵竹木版年画的题材还涉及戏曲故事、山水花鸟、风景纪实、吉祥图案等。绵竹年画制作有专业分工,市区偏重拓片、杂文、斗案,也涵盖门画;青岛乡强调彩色清水袍;遵道乡强调的是美女,人偶戏,等等。绵竹木版年画兴盛时,出现了一个自发评论年画产品的行会组织“福喜会”。20世纪初,绵竹木版年画开始走下坡路,随后日渐萧条,很多人因此而歇业。?

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木版年画与当地风俗密切相关,有很多规矩不能随便贴就违反。画中的各种形象也有不同的符号和解释,与形象一起反映或呈现在各种民间仪式中。明清时期,绵竹木刻年画除了神佛题材外,还出现了大量的戏曲题材。绵竹画家根据川剧剧目绘制年画,创作了《白狗争凤》、《五个孩子告诉母亲》等作品。从体裁上看,绵竹木版年画可分为“红货”和“黑货”,其中“红货”指的是彩绘年画,“黑货”指的是用烟墨或朱砂印制的木刻拓片。?

绵竹木版年画的制作包括画稿、雕版、用墨、涂色、盖花。它的艺术特点之一是手绘,同一版本因为手绘不同,效果也不同;二是对称构图;第三,色调和色度对比的运用,尤其是黄金的运用(如浸金、堆金、贴金)。但相比较而言,最有特色的还是“充水足”(指用残留颜料画出来的一种风格)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绵竹木版年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