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文化破坏事件?

* * * * *我记得的两个版本是“七”和“十”。

阻碍中国古代文明的七大事件。

当阿基米德在公元前212年被一名入侵古城叙拉古的罗马士兵杀死时,这名士兵并不知道自己亲手杀死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从此,由于宗教迷信,欧洲进入了愚昧黑暗的中世纪。直到一千多年后,科学文明才因为哥白尼和伽利略重返欧洲大陆。如果排除这个偶然因素,那么它会随着古希腊的文明水平稳步发展。未来几年,欧洲可能完全成为封建时代的文明中心,而不是几千年来只有中国独自站在世界文明的顶峰。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文明也遭受了七次类似的重大打击。如果不是这些巨大的打击,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甚至可能已经以自身的加速度向现代文明突围,当时欧洲的祭司们就像几千年前的古埃及法老一样在纸莎草纸和羊皮上记录。

历史上没有如果,但我们还是可以看看这八大事件是如何让中华文明发展的车轮停下来,甚至让文明发展发生逆转的。只有七次,因为这几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像陈胜、光武起义之类的事情都是重要事件,但是对于中国整体文明来说,只是农民起义,特别是对于科学文明来说,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就不讨论了。

* * *秦始皇第一焚书事件。

秦始皇扫除六合,统一中国,做出了有利于文明发展的措施,如废除分封,汽车保持同一轨道,文字相同,统一计量等。《史记·秦始皇本纪》:“一量称石,车不离轨,文不变。”然而没过多久“焚书”事件就让文明倒退了。历史上秦始皇说焚书总是带坑儒说的。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是封建社会国王残酷镇压政敌的常见方式,据说仅杀害儒生、方士就有460人,与后世的文字狱相差甚远。但是焚书事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反作用。

据说在公元213年,一位儒生在一次宴会上批评秦始皇的置县做法,一些儒生也不断地谈到自己对秦始皇政策的不满。宰相李斯害怕这些反对他的人会危及国家的统治或者自己的地位,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史书除了季芹,六国的史书都被烧了;《诗》、《书》、《百语》除了大夫收藏的以外,都是县内收藏,在县令、尉的监督下焚烧。医药、占卜、植树之类的书籍不在禁止之列;

于是,焚书简在全国肆虐,东周几百年来逐渐积累起来的百家学说成果毁于一旦,很多都失传了。

这里需要指出的不仅仅是这些学术成果的流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非常有利于各种理论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近代西方科学产生的前提。如果不是焚书事件,百家争鸣还会继续,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人在中国喊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豪言壮语,导致中国出现了培根这样的哲学家和现代实验科学。

可惜几千年来从来没有这么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所以,此后中国的学术研究只是在先贤们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巩固,鲜有新的学术思想。

因此,中国的科学和文明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道路。

* * *第二件事:独尊儒术。

由于秦朝的迅速崩溃,

被取代的汉朝吸取秦国的教训,寻求与秦国不同的道路。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摆脱前代大臣和皇太后的影响,找到一条能够融德、政、法、思想于一体的治国之道,就需要寻求一种哲学体系来支撑。

所以汉武帝到处广纳贤才,寻求治国之道。《汉武帝六书》记载丞相曰:“养贤者,或待沈、商、韩非、苏秦、张仪,则乱朝政。”玩可以。“丞相万叫魏万,是汉武帝的老师,他说用韩非、商之论的人,只是乱了国家,不能用。所以汉武帝不再用法家的理论。事实上,早在汉初,小草就追随黄老之学。法家学说对于治国来说是必然的,后来中国的朝代还是以依法治国而被称道。

然而,紧接着发生的事情使法治国家的概念不再是中国人思想的主题。现在社会上,我们抱怨法律不完善,人们不断用权力掩盖法律,官本位思想就是从这件事种下的根。

《汉书·董仲舒传》中的这段话:“中书之策,孔氏之兴,抑百校,立校官,县县之兴之孝,皆出自中书。”也就是说,只发扬孔子的学说,废除其他学说。董仲舒这个名字应该被永远记住,就是这个人用自己的智慧彻底谋杀了其他一切伟大的学说,以至于现代人评论中国的哲学思想时,首先想到的是儒家,甚至只有儒家。这样,后来的知识分子就只能学习儒学,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自然是妄想,连学习其他学术思想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只有儒学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才能考上国家。

这和中世纪欧洲只有学习神学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正规途径没什么区别。汉武帝采取这一措施虽然有利于汉朝的统治,但却为以后中国的文明发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尤其是在封建后期,儒家思想成为制约文明发展的因素后,董仲舒独尊儒术造成的儒家思想也在中国造成了特别沉重的枷锁,使中国艰难地向近代科学前进。

于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被很多学者总结为儒家文明,听起来很有感触。

但因为此时的中华文明还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期,所以还是创造了一个像盛唐那样的文明高潮。

* * *第三件事是金元入侵。

随着历史的车轮到达宋朝,

具有中国特色的封建文明达到顶峰,宋朝的税收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高的,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当高,这让司马光感叹:卒穿如兵,农踩如丝。有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个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不如一个在首都东京看城门的士兵。宋代的科学文化也达到了一个高潮。哲学家程颐的“师事”思想已经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思想,沈括等科学家的成果达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当时甚至出现了工厂化生产等资本主义的萌芽。那是发展的最好时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错过了这个机会。否则,中国可能是第一个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错过的机会导致中国在封建社会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发展机会。

北晋元的不断入侵,导致了中国北方生产水平的彻底倒退。

由于金元时期属于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后都是按照游牧习俗进行掠夺,使得北方人口大量减少,一部分向南方迁移(唯一的好处是南方尤其是两广的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金元统治者还在中原实行原始奴隶制,农业区放牧,民族歧视政策,这些都导致了当地文明的倒退。让人唏嘘的是,满族的金后裔再次统治中原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比如歧视汉人。满清不搞生产,不搞学习,甚至把杭州西湖变成了马场。但由于明朝经济文化并不突出,文化倒退没有宋朝那么明显。

于是,中国的封建文明开始慢慢衰落。

金元游牧民族逐渐被当地汉族先进文明同化的时候,几百年过去了,根本没有机会达到北宋的好时期。这当然是因为明朝,之后唯一的汉朝政权,真的是科技文明发展最差的朝代。

可以说几乎都失败了,退步了。

所以在阻碍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大事件中,明朝是最相关的。

* * *第四件事是明朝的执政方针。

这样的段子标题对明朝统治者来说似乎过于苛刻,但实际上却是千真万确的。明朝除了万历皇帝,其他的国王基本都是昏君。在整个国家的统治下,整个国家生产落后,死气沉沉,充满了间谍的恐怖统治,可以说是最坏的封建时期。

自明太祖朱元璋接掌天下后,为了恢复元朝强迫的畜牧业为农业,大量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开国时期的这种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元朝长期的生产力压制后的反弹,如果是以前任何一个政权统治,也能实现开国时期的发展。由于明朝统治者在蒙古统治的压迫下特别重视传统,理学在此时发展成为以儒家伦理管理国家和人民生活各方面的理论。而这种理论主张节欲而不是发展,只要维持原始的农业自然经济就行,符合朴素的道德风格。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完全回到了封建社会早期的形态,所以到了后期,粮食供应跟不上人口增长。

在这样的治国方针下,虽然中后期再次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即使没有满清的入侵,仍然难以爆发工业革命。

以此,士人已经完全脱离了宋明理学创立时追求天地之间真理的初衷,变得完全僵化,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是,八股的出现使整个知识阶层僵化,使科学文明再次止步。

* * *第五件事是明朝的八股。

朱元璋有一次在宫廷里听演出。刑部主事如写了一百万字来解释时事。朱看了半天,不知道在说什么。他大怒,打了茹。后来叫人继续看,直到最后也没说到点子上。提出的建议也是可行的。在向茹道歉的同时,他下令改正浮夸的文笔。朗诵的格式也是秦定的,由“破题、接题、开讲、开始、起股、中股、后股、捆股”八个部分组成,统称为“八股文”。还规定科举考试,考生也要按八股文做一篇文章,后来连字数都有限制。这种文体形式僵化,内容空洞,束缚了人们的思维。然而,为了获得名声,学者们不得不研究八股。很多人连书都不看,只研究怎么写八股。这么多这样发展出来的知识分子没有思想,可见八股对文明的发展有过多么大的破坏性。所以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曾说:“八股比焚书更害人。”

当明清文人开始沉迷于八股文的时候,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发展就陷入了停滞。

但由于一个人的存在,中国仍有可能成为近代史上的领军大国,那就是比哥伦布早92年开始大航海的郑和。甚至有证据表明,郑和的船队(由他的副手率领)发现了美洲和澳大利亚。我们都知道郑和的成就。可以说,当时是唯一一次成为世界霸主,建立中华帝国的时候。当时,中国确实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主导海上力量。郑和宝船是一艘65,438+0,500吨的巨轮。一百年后,哥伦布使用的最大的船只有1000吨。只要郑和的伟大事业还能继续,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世界其他许多地方建立庞大殖民帝国的将是中国人。但是由于明朝的理学观念和下面提到的事件,我们错过了在地球上扩张领土的最佳时机。

* * *第六件事是明清海禁和刘大侠的极端愚蠢。

郑和七下西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航行中获得的信息和航海技术也使中国成为当时的绝对霸主。

但有人说,明朝的治国方针是非常保守自给自足的思想,明朝发展生产并没有错,因为这违背了朴素的美德。所以当时的永乐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并没有从郑和的描述中联想到巨大的商业利益。当然,由于当时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这些王孙自然没有动力去海外捞天下。相反,当时欧洲各国的君主都梦想着开辟新的东方航线,带来大量的财富,非常支持航海。但我国东南沿海的居民一直有出海的传统,民间的海上贸易在当时也是相当繁荣的。所以中国人如果能支持海洋事业,完全有可能建立美洲殖民地。

然而,由于日本海盗开始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明朝禁止人们出海,明太祖也多次颁布海禁。洪武四年(1371),宣布“仍禁止近海人士私自出海”。洪武十四年,他宣布“石琳表明沿海地区的人民与其他国家有染”。洪武十七年正月,禁止人们下海捕鱼。洪武二十三年十月,住建部奉命“禁外交通”。洪武二十七年正月,他甚至下令“人不得用香火和货物”。明太祖制定了法律,对违规者和沿海军队卫生官兵进行严厉处罚,严禁私自入内。唐宋元以来,明太祖的海禁沉重打击了海外贸易。到了永乐年间,明成祖宣布:“沿海军民不准私游外国,禁止效法洪武。”一个小小的海盗让所谓最强大的明帝国签署这样的命令,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明朝外强中干,极其保守。

就这样,由于国家的海禁,中国还是当时最先进的海洋事业,日不落的中华帝国成了泡影。更重要的问题是明清时期禁止民众出海,但当时并没有像汉唐那样与西方国家很好的沟通,所以在陆地和海上都闭关锁国,形成了闭关锁国的状态。当时由于欧洲近代科学的逐渐起步,中国的自满失去了及时获取最新科技知识的机会,损失非常大,直到被炮火打开。

郑和死后,连国家航海都停止了,之后发生的事情是十恶不赦的,损害了国家利益。

官员们,主要是兵部侍郎刘大侠,以航海太贵,百姓负担太重为由,停止了航海。因为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向其他国家展示中国的尊严,所以花费很大。然而,他们没有看到航海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反,南宋的赵构做得很好。他是历史上最支持海上贸易的皇帝,因为每年要交给徐进的古币太多了,所以他必须想办法赚更多的钱。在这篇文章里,刘大侠更深层次的意思其实是为了防止宦官势力变大,但是从郑和这样罕见的宦官入手,就可以看出这些人目光短浅。刘大侠据说是个很认真的官员,他也很关心百姓疾苦。但是,这个人真的被八股文毒害了,目光短浅。他居然做了一件让人神共愤的事。他把郑和几十年积累的技术资料从宫里偷出来,全部烧掉。这种极其愚蠢的做法,可以和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提并论,让明的航海技术倒退了几十年。因为这是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关键几十年,刘大侠的做法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讽刺的是,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他一定认为这是为人民做的好事。可以说,弄个这个人的铁雕像跪在郑和雕像前,放在中国海事博物馆前,一点也不为过。

请原谅我咬牙切齿的说了这么多这个人。要说指责他个人不公平,那是不公平的。当时明朝的武官大臣都是一群庸庸碌碌的人,没有什么知识,只知道以权谋私。所以才有了“纸老泥塑六臣”这样的说法。归根结底,是理学和八股的保守思想毒害了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即使有知识的人也逃不过这种局限。

可惜清政府延续了“海禁”政策,甚至在收复台湾省后,还一度打算放弃,将百姓全部带到大陆,实在令人叹息。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保守落后的社会,科技文明是不可能有大的进步的。

所以,中国古代成为海上霸主的梦想,终究只是一个梦。

中国的古代文明,在遭受了那么多巨大的打击之后,到了清朝中后期,中国的科技文明已经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但清朝为了维持对本国少数民族的统治,采取了比前朝更加保守和专制的统治。

清朝虽然比明朝多了些有为之君,但意识形态领域的保守主义让进步发展成了“非祖制”的罪过,所以与不断奋进的西方列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然而在鸦片战争之前,大清帝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所以虽然被西方国家对外开放,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我们还是有可能奋起直追,从而再次领先。因此,在饱受国家落后之苦后,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始向西方列强学习。

* * *第七件事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

我们都知道,洋务运动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告终,但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然而洋务运动还是失败了。它未能使中国摆脱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而与此同时日本的明智改革却成功地使日本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所以我们必须检讨为什么洋务运动没有成功,明智的改革成功了。

这个问题,很多历史学家都讨论过,蒋介石也有过评论。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他认为关键是双方理解不同。伊藤的博客关注的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期规模相关的问题——政治、宪政、经济和社会组织、军事制度、科学精神和方法。因为伊藤博文深知“先立者远”,日本的建国和建军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基本精神,所以其改革基础相当深厚。相反,李鸿章在中国(清廷)深受“师夷长技以制夷”观念的影响。他只知道在西方国家,“火炮之精细,子弹之精巧,装备之鲜明,队伍之优越,中国望尘莫及”,以为“中国不同于大炮和舰船,西方人可以收手”。而建国建军的大政方针,科学文化的根本图谱,尤其是科学的基本精神,却被忽略了。“因此,他主持洋务几十年,只止于聘请顾问、训练洋枪、征收关税、设立机器制造局、造船厂、招商局、矿务局,以求‘造坚船利’。”结果海军在中日黄海战争中被摧毁,陆军在中日韩战役中被击败,关税主权落入外人之手,内忧外患。“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利弊,在这里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李鸿章的短视。他是被前面说的中国八股文教育出来的,思想怎么能不僵化呢?而且中国是大国的观念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当时的知识分子一路到普通人都不这么认为。

当中国确实是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时,这样想是骄傲的,但当国家已经落后了,继续这样想只是傲慢。可惜因为上面说的闭门造车,没人知道国家落后。所以直到洋务运动开始,有些人还在说这样的蠢话,比如“洋人以武力取胜,中国以礼义取胜”,“靠的是中国几千年礼义廉耻的维度”,这真的是中国几千年文化造成的副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日本过去从未在文化上达到领先地位,所以自唐代日本现代化以来,一直在向中国学习。在发现西方先进国家后,它转向向西方列强学习。与中国相比,它的文化损失更少,更习以为常,所以可以学习透彻,掌握西方的基本精神,而中国几千年的老大架子很难摆脱,所以即使开始学习也很难谦虚。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后来试图进行的更为彻底的改革,仅仅过了短短的百日,就被保守派、洋务派阻挠而夭折,所以被称为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失败或许是必然的,但还是要说,如果中国的封建历史不是那么长,已经变得那么保守,这次改革或许是成功的,那么中国或许可以彻底抹去近代史上太多的屈辱。如果这六起事件的前几起没有发生,接下来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我们的历史会更积极地发展。

但毕竟历史上没有如果,有那么多如果。中国的历史遭受了那么多巨大的打击,还能屹立不倒,值得我们骄傲。毕竟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被打破的。公元前18世纪古印度文明被雅利安人取代,公元前1600年赫梯人入侵,巴比伦灭亡。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被波斯所灭。而其他各种文明甚至整个种族都灭绝了,中华文明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存活了下来。即使曾经被游牧民族统治,但它依然以强大的同化力融入了整个中华文明。

因此,我们有理由为自己的文明和民族感到骄傲,也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吸取上一代人的教训,减少甚至制止这种损害民族和文明的事件,并转化为动力,中华文明完全有可能重新站在世界之巅。

" 10中国历史上的黑" "

1秦始皇焚书坑儒哲人:诚然,要灭一个民族,就要灭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各种思想交相辉映,是历史上文化最辉煌的时刻。但是随着秦朝的统一,其他诸侯国的文化都被消灭了。为了推行蒙昧政策(怕知识分子批判引导人民反抗),无数学者和文化经典惨遭杀害。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惨烈的时刻,基本上是历代第一次文字狱。但愚民政策最终被证明是愚蠢的,最终推翻秦国的刘、项都是读书不多的人。

随着汉朝的建立,经济文化又开始发展。到了汉武帝时,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一知识分子思想,重用儒学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打击了其他学派饥渴的生存空间。开明的政治制度走向专制,活跃的思想被扼杀,发展中的一级市场也被摧毁。《盐铁论》对此有详细论述。盐铁是官营还是允许民营,是与民争利还是禁锢人民思想还是允许人民思想与朝廷对话,争论激烈。但最后汉武帝制止了桑弘羊,由政府经营盐铁生意。中国错过了一个走向政治开放/学术自由/市场繁荣的机会。事实上,梁武帝大力调兵,国库吃紧,汉朝的祸根也埋在这里。

汉代禁党之争、黄巾之变与三国之战首先,东汉时期的禁党之争以宦官集团的胜利而告终,士大夫集团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几乎一蹶不振。然后宦官独揽大权,中央大权旁落,黄巾之变加剧了对社会经济文化的破坏,在三国时期达到极致,中国历史发展倒退了几百年。试想一下,如果赤壁之战以曹魏集团的胜利告终,中国可能早几十年统一,结果会怎样?但是历史不能假设。

宋明理学的兴起是由二程和朱两人主导的。理学以儒学的名义兴起,在宋代成为国学。这些大师的道德文章虽好,但不能以一个标准苛求天下。理学是对中国人文思想的巨大打击,其主导地位也预示着人文启蒙不可能在中国迅速崛起。随后的元朝来去匆匆,使得中国的发展停滞不前。

明末张革新失败,苏州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起初对明初郑和下西洋不清楚,但未能归来。此后,下西洋在中国技术的帮助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张鞭法创新的失败,苏州手工业资本化道路的失败,中国继续走封建道路。此时西方正处于大航海和文艺复兴时代,中国逐渐被抛在脑后。

6清军入关。清军以血腥手段入关。几乎每个经济发达的地方都被卷走了。文化落后对先进文化的征服是一场悲剧。

7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给中国头上盖了一座资本主义的大山,但太平天国起义使它雪上加霜,清朝根本无法把革新提上日程。

8戊戌变法失败,洋务运动失败,邻国日本的智明变法和甲午战争刺激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统治者,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如果我们再假设一次呢?然而,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的政治改革。

九一八事变中的中日战争,导致了两国共同的悲剧。时至今日,两国的伤痕依然无法抹去,互不信任。更关键的是,胜利后的中国并没有实现和平。试想一下,如果1945国共和谈成功会怎么样?历史仍然不能被假设。

10文革政治大灾难,文化大灾难,经济大灾难。知识分子思想变得淡薄,社会责任感下降,敢于直言的士大夫精神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