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部34的历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迅速成为一个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但是新中国建设刚刚起步,什么都要做,物资匮乏。党和国家、外国元首访华、国家重大事件等。,迫切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提供安全的食品保障。

195565438+2月,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亲自过问,北京市成立了由李红霞、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程鹏等9人组成的特供领导小组。特别供应任务由公安部移交给中共北京市委。“34号供应部”就是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应运而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34供应部是北京市食品供应部下属的第一家企业,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拉胡同34号而得名“34供应部”。

6月1956,1日,位于东华门大街34号的北京食品供应处正式开业,因门牌号而被称为“34号供应部”。这个处级单位承担着中央领导、外宾、重要会议的食品供应任务。

上世纪80年代初,胡耀邦在中央主管党政工作时,曾提出“肃清封建主义遗毒”,其中就包括废除中央高层特供制度,阻力总是很大。

1980年底,有政协委员提出取消高级干部特供点的提案,中共中央政治局随后通过决定,规定“取消领导同志少量食品特供”。但是,领导干部特供实际上并没有取消,而是有了新的发展。34号供应部还在为领导干部提供特供食品。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第二商业局(简称第二商业局)转制为北京市食品工贸集团公司,1997年转制为北京市人民政府授权的国有独资北京第二商业集团有限公司。34号供应部隶属于北京二商集团旗下的北京东方友谊食品经销公司,北京二商集团也成为北京特供的主要承担者。

截至2012,34号供应站点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85号,每年仍需承担大量特供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