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南诏联邦的历史介绍

南诏(738 -937)是唐朝时期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奴隶制政权,其疆域包括今天的云南全境和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地区。738年由孟社昭首领皮洛格建立,直到937年被段思平灭,建立大理。

云南,在中国的西南部,居住着各种各样名字的民族。《新唐二侠传》中所谓的“群种不胜枚举”确实是真实情况。相传是庄所建。秦国经常开一条五尺宽的路,从蜀通到云南(诸葛亮开始拓宽道路)。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大将郭昶灭滇,设益州郡。东汉时增设永昌郡(知布围,云南保山县北)。诸葛亮平定南方,增设兴谷(云南马龙县)和云南祥云两县。621年,唐高祖建立耀州(在云南姚安以北),掌管吉米州三十二年。632年,唐太宗在戎州(四川省宜宾县西南的尹波bó道)设立巡抚公署。唐玄宗年间,巡抚署管三十六州,一百三十七县,后扩至九十二州。解放意味着随心所欲地来来去去,互不干涉。这种囚禁状态不利于落后民族,因为汉族的统治阶级可以慢慢延伸势力,安置郡县,迫使民族逐渐撤退。另一方面,比如南朝梁末,梁朝统治者退出云南,郡县全部被贵族土司占据,不利于各族人民,因为恢复贵族土司统治,壮大郡县落后势力,是一种倒退。唐朝天宝年间,云南建立南诏国,改变了上述两种不利局面,对各族人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南诏是以乌曼(彝)蒙古姓为王的统一国家,由彝、白、哈尼、纳西等彝语支组成。统一的政权自然会削弱郝先生的分散割据势力;集各民族* * *于一身的国家,自然要废除羁绊国家;要抵御唐、吐蕃的强邻,自然要提高国家的经济文化。南诏、大理经过500多年的统治,全国原有的落后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经济文化普遍提高到了汉族的水平。虽然有些民族还保持着所谓的“旧风俗”,但与南诏建国前相比,数量没有那么多,水平也有些提高。

南诏在西南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建立使西南地区第一次实现了统一。

一、建国前南诏的情况

自隋唐以来,西南地区就有“乌蛮”和“白蛮”之分。把西南民族称为“人”是汉族统治阶级不友好的称谓,但却是事实。在作出适当改变之前,不得不暂时使用“五满”和“白满”的名称。《新唐书》说乌蛮分七部。第一部叫阿育鲁,住在衢州荆州,第七部叫唐邓。琼布有六个姓氏,五个是乌满,一个是白满。开头有五个姓氏,都是蛮族。还有董钦曼的第二个姓,两个都是白满。乌蛮回人穿黑衣服,衣服拖地;白衣女子一身白衣,却够不到膝盖。不要以服装颜色来区分邓当地的黑与白,其他地方也要以黑与白来区分。乌蛮住处有几个白蛮夷,白蛮住处自然也有几个白蛮夷。住宅分东西只是一般情况。

“白蛮”被统治阶级从属于“吴蛮”,其中爨氏是吴蛮贵族中的统治阶级。经济和文化也有区别。乌曼有很多牛羊,却没有布帛。男女都用牛羊皮做衣服。没有下跪的礼节。有些语言要翻译四遍才能和中文交流。乌蛮是一个以牧民为生的落后民族,对农耕和纺织一无所知,与汉族接触很少。《新唐书》说,壮族部落有米、麦、豆、芝麻、蒜、桃、李,十二月是一年的开始。毫无疑问,庄最初是和白蛮一起在滇池周围生活的,白蛮也有农耕和桑业。大部落有大鬼领主,一百个有小鬼领主。乌曼七省省会大鬼。爨氏吞并了乌蛮,建立了两个大鬼领主。壮族部落没有鬼主,在家祭祀,亲朋好友带牛酒帮忙祭祀。这种习俗更类似于汉族。

唐玄宗年间,归归王为南宁都督,居石城。归回王攻杀乌蛮首领孟奇。白蛮首领与吴蛮合并,自尊成为东爨、西爨两大首领的名号,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后来南宁大鬼主(新唐书是大鬼主)拜道杀道,南诏出兵杀道等等。

上面说在南诏势力东扩之前,滇池地区的主要居民是白蛮和吴蛮。

Xi尔河(洱海)周围是另一个中心区域,那里居住着一个叫赫曼的农业部落。648年,唐太宗命令大将梁率领蜀兵打败松外(松州外)。四川省松潘县松州)蛮族七十人,十余万户相继加入。梁为郡守,为县令。孟是蛮族姓氏,这些蛮族可能是孟以外的蛮族。梁突然派奇兵从泸州(四川西昌县)向洱河进发。杨胜达长官大吃一惊,带着十个各部领导一起去了军门。当时洱河大都督杨同外、东洱河(洱河东侧)大都督杨、松外都督等都入朝,唐太宗册封官阶。如镜,洱海地区有杨、李、赵、董等几十个姓氏,各据一州,大州有六百户,小州有二三百户。没有大君,没有大一统。语言、职业、习俗与汉族大致相同,但与十二月内地不同。自称中国人。《通鉴》里的这段话和《新唐书》里的很像,说松外的人物还挺多的,对阴阳历也相当了解,以十二月为一年的开始。松外曼离赫曼的住处很远。松外曼姓蒙特梭利。《新唐书》将赵、杨、李、董等列为宋外满贵族,这显然是将河满误称为宋外满。《新唐书》对蛮夷的记载比较松散,没有“凡中国人皆从云”一句。佟健将蛮夷合而为一。根据文化情况,佟健说的比较正确。

赫曼是西部以外的白人部落。赫曼的姓氏不超过五六百个,姓氏分散,不统一。当然不会有阻力。从678年(唐高宗宜丰三年)到704年(武则天长安四年),吐蕃相继征服了Xi洱海流域的蛮族。据吐蕃史书记载,“白夷之税,夷人之薪也”。白蛮有农业,吴蛮是统治阶级。所以白满要交税,吴满只有纳贡投降。唐玄宗年间,河曼郡守又来朝贡。当时,随着南诏的崛起,Xi洱海地区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南诏兴起之前,Xi洱海地区的主要居民是北方的白蛮和吴蛮。

河相当弱,有些部落以乌曼为酋长,先后立下六道诏令。圣旨的意思,或者说圣旨为王,或者说“起初南蛮六部互不臣服,每次皇帝(唐朝)赏赐他圣旨,就叫六圣旨”(《唐璐拟成都序》)。以前两种理论都说是。所谓圣旨,就是大领导,大长官。

六大诏令势力大致相当,互不相让。其中蒙古圣旨和越南圣旨的地盘最大,兵力最强,蒙古圣旨弱于上述两个圣旨。南诏始祖孟,名佘龙,为躲避敌人,迁居孟佘川(云南保山县)。舍龙生龙的独特逻辑,又称精奴逻辑唐太宗年间,首领孟舍为奴。653年,细奴罗辑派其子罗出使朝鲜,任命细奴罗辑为刺史。654年,孟达下诏收舍房,唐命李逸要求收耀州道总管。张要求退位,女罗送子入朝,请求唐朝保护,大概都与蒙古圣旨的侵扰有关。在唐高宗咸亨年间,唐朝起用西关首领王任丘为平定混乱的将军。《王任丘碑文》说“咸亨岁时,犬羊(指孟连)大扰,枭将失津(唐兵大败),罪魁祸首不应罚”,可见孟连曾受多年骚扰,大败后北移制样。南诏从唐公顺手中获得了杨瓜洲(云南省巍山县)的土地。

738年,皮洛格寻求得寸进尺,吞并了五个诏令。建议建取节度使王虞,并要求将六道诏书合而为一。唐玄宗上书王虞,说他忠义,与西人作战。“他(指五大诏令)把持了两端(包括唐朝和吐蕃),所以应该是破的。”毗卢阁出兵,唐朝派中使(宦官)王、于世贞参与军事。首先,他们摧毁了分析,然后摧毁了三波,然后摧毁了张梦。不久,他们统一了六部诏书,在Xi河地区建立了南诏国。739年,毗罗阁迁都太和城。

【编辑本段】二。统一的南诏

南诏以其强大的国力统一六诏,南诏统一六诏后,唐与南诏各有主张。南诏王想吞并东方的关,建立一个大国是有原因的。然而,唐为了保护关,南诏更加努力地进攻吐蕃。就这样,虽然双方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实际上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745年,我们剑南的使臣张秋(姓)和贞德派使臣去云南,不符合皮洛格的话,皮洛格很不满意。748年,皮洛格死,子格罗丰继位。南诏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1)南诏与吐蕃结盟;(2)南诏与唐朝结盟;(3)向外进攻和掠夺,三个阶段。(1)南诏与吐蕃结盟(750-793)。天宝年间,正是唐朝腐朽将要发生混乱的时候,西南自然不太平。剑南使初入中通,性急,不知方略。他的封臣云南(即耀州)更是放肆。南诏王谒见巡抚府督,按惯例要带夫人同行。750年,葛罗丰路过云南,张千陀甚至辱骂同来的妇女。对于敲诈勒索和行贿受贿,葛洛峰应该不会。张千陀派人侮辱他,并向朝廷告发他的罪行。张千陀如此嚣张,大概是知道南诏扩张土地的一些计划,所以才敢讹诈。葛罗丰大怒,揭竿而起,攻打云南,杀了张千陀,取了吉米府三十二州。751年,贤愚中通率八万大军攻南诏,葛罗丰求和。贤愚中通依靠众多兵士进军洱河,被南诏击败,唐兵六万。吐蕃弃国,承包赞普,得到这个盟友。自然,他非常满意。752年,葛罗丰被封为“赞普中”和“赐为兄弟之国”。葛洛峰的自立称号是大萌。当时杨当政,唐朝朝廷昏昏欲睡,不知道乱世就在眼前。他继续派兵攻打南诏,唐兵前后死亡约20万人。云南这边,子渠、荆以东的民居也被唐兵破坏。双方都损失惨重。战争导致了白蛮和吴蛮的大迁徙,只有一部分吴蛮还在向唐朝进贡。皮洛格当政时,大鬼的两位大臣主张杀死南宁总督,把他交还给国王。归回到国王的妻子,阿瓦(阴差阳错),其母亲的家庭是乌曼酋长。阿婉回到娘家,要父亲向所有的人报仇。唐玄宗任南宁(云南省曲靖县西)总司令。皮洛格以女妻守角,以女妻辅朝,表示双方和解。事实上,双方还是互相打了起来。显然,西方的内乱与皮洛格对西方的图谋不无关系。阿衡向皮洛格求助,皮洛格出兵杀了爨巢父和爨冲道。葛罗丰反叛唐朝后,废弃的碑碣一直放在角落里,西碑归南诏所有。葛罗丰派大将杨谋利,率兵胁迫关迁徙至太和城西南的永昌城(保山县),迁徙人口20余万户。何蛮和关都是白种人,迁到永昌可以增加南诏的实力。关征服吴蛮(东关),迁都后,吴蛮自立。南诏的娶了吴蛮,让吴蛮迁到关的老家。吴蛮自然与南诏和解,帮助南诏抵御来自剑南的攻击。说东关不会说英语,住在森林和山谷里,所以不会迁徙,这不是真正的原因。乌蛮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生活在滇池周围,从畜牧业转变为农业部落,文化水平逐渐提高,接近白满,对乌蛮也很有利。南诏国有以白蛮为基础,吴蛮为辅助的发展条件。东迁西迁确实是南诏国的大事。754年,李宓(米米)率七万大军攻南诏,进太和城,全军覆没。这是唐最后一次派兵。第二年安禄山造反,唐无力再攻,但南诏也有意还唐。葛罗丰在太和城放置了一个大碑(南诏德化碑),表明他反抗唐朝的无奈之举。他对大臣们说,后人可能会回到唐朝,要把碑给唐朝使节看看,明白我的真实意图。葛罗丰深知依附吐蕃弊大于利,两国关系不可能长久。755年后,唐朝陷入内乱,吐蕃扩张到唐河以西的右区,给了南诏一个休整的机会,共同完成了建国的规模。下面略述南诏的几个重要制度。中央官制——南诏王坐东,自称袁,称群臣chǎng(音台ch m 4 ng)。大臣们只称自己为国王的官衔,而不臣服于他。在主要官员中,级别最高的被称为清关平,有六人的职位相当于唐朝的宰相。还有一支12人的庞大军队,每天陪同清关平去看国王的议事。请找一个平板的官员做点票员。如有文书,代王判刑处置(平章),二人为副计票官,同事(同平章)。还有另外两名军官,或者是清平军官或者是陆军上将兼任。外官领六个曹操,六个曹操的所有公文都会由外官和曹操写。六曹相当于唐朝的六部,名称为丙曹、胡曹(掌管户籍)、克曹、法曹、曹氏(掌管建设工程)、仓曹(掌管财政)。六曹长战功卓著,已晋升将军军衔。军将陪清平官员议政,外出镇守重要城镇,担任节度使,有了积累的功绩可以升任清平官员。地方官制——地方组织以洱海地区为中心,分十段(冀m 4 n音相当于唐朝的州)。塔川市(大理州东南部)、龙口市(大荔县北部)、大理市(大荔县喜洲)、太和市(大荔县太和村)和央美巴城(米易大荔县)为一组,分为塔川市和易立三个部分。南诏国王住在五个地方。此外,白崖居(又名博农,大荔县东南的红岩)是国王亲属居住的地方,也是官员分田地的地方。赵传(大荔县)东南居住着接近国王的白蛮,即南诏主要官员的家族;勐社(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南诏的发祥地。六,如上所述,是南诏国直接统治的地区。除此之外,东有云南(祥云县)和品莲(西甸甸,祥云县),西有孟钦面(漾濞县),北有牟河(洱源县北部的孟祠村),是龚伟中心地区的重镇,也是进入洱海湖区的门户,由王公子把守。* * *十以上。在所有地方,每100户有一名总助理,每1000户有一名行政人员,每10000户有一名省长。南诏有会川和通海两个总督。我们这个时代的六个士兵驻扎在外围的要害地方,统治着六大诏令之外的部落。我们将为我们的时代建造一座城市(姚安),掌管所有的部落。不允许汉人在境内居住,原来居住在耀州的汉人都被迁到很远的地方。永昌我们的大使驻在永昌市(保山县)。永昌是古代哀牢人(乌蛮的其他种)的故乡,南诏王的祖先蛇龙族就来自哀牢,南诏与哀牢关系很好。南诏有三万常备兵,永昌镇有一万兵,一部分是哀牢人,另一部分是骁勇善战的,也是另类的蛮族。永昌镇受西爨重兵监视,还辖金牙、漆牙、银牙、绣脚、穿鼻、裸形、磨、隐喻等落后部落。这些部落只有通过三译四译才能用南诏语交流。我们银盛的大使驻扎在银盛市(景东县),管辖的区域到现在为止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有普孜、长宗等几十个民族。南诏把东农镇的汉族迁移到远方,大概指的是与唐朝隔绝的永昌银盛两镇。剑川我们的使节驻在铁桥城(剑川县以北),辖郎家蒙、余浪、周传、长佑(尹坤kūn)、莫觉、普子、何任、东农等十多个民族。拓东节度使驻山湛府(昆明南召别都),掌管东聪五蛮37部。794年,南诏打败吐蕃,将石曼、顺蛮、莫蛮、莽蛮、东农蛮等数万人迁到拓东镇,富庶了滇东北。丽水我们的大使驻在丽水市(腾冲县西部),管辖金牙、漆牙、绣脚、绣面、刻字、和尚等十多个民族。剑川、溧水六镇用于防吐蕃,拓东、东农用于防唐剑南,六镇归中国各民族管辖。看各个民族的名字,可以看到很多都是很落后的部落。南诏王国行使主权时,自然要与各民族接触。在接触中,族群接受一些更高的文化,改革一些野蛮的“旧习俗”,用我们的军事力量威胁和破坏族群封闭的生活。比起唐朝囚禁恶魔的政策,毕竟是好事。兵制——南诏采用唐朝的均田制和政府的兵制,文武官员和自由民都有培养,也有义务服兵役。丁庄人是兵,有马的人是马。装备由每个士兵提供。军事组织以乡兵为主,按居住远近编成东南西北四军。每支军队都有一名将军,领导1000或500人。掌管四支军队的军官被称为将军。各地人口不多,组建的部队数量不一。因此,掌管军队的政府分为大政府、中政府、下政府和小政府四个层次。每年十月、十二月,农忙完了,曹长都要去中国诸城村谷,按四方面军的编制,整理文件,集结队伍,练武,检查装备。挑选最精锐的乡兵作为前锋,叫罗毛子,每100人一人。四军各有各的部队,无论是训练还是作战,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如果敌人从某一方入境,就会遭到某一方军队的抵抗。派兵打仗,以2500人为一营(即将军统率的四军,其中一军1000人,三军各500人),每个士兵携带一桶五升的粮食和大米,一些鱼干,没有任何给养。因为粮食不多,所以急于决战。军法规定,士兵前方受伤,允许治疗。如果他们背部受伤,就会被杀死。行军出境后,劫掠不禁,邻国的人口、粮食、牛羊成为南诏军的掠夺目标。南诏出兵攻打邻国,通常需要招募更多落后民族来帮忙。王是最强的。凡是将军发兵,照例是先头兵。其余如裸身、金牙、黑齿、银牙、绣脚、绣脸、穿鼻、长鬃、东风、莽、桃花、朴子等,亦作冲锋队,南诏兵在后监视阵势,斩杀作战不力者。南诏的兵制明明是自卫,但军队一旦出境,就是可怕的破坏者。756年,唐玄宗在成都避难。看到机会,吐蕃放弃了松德赞普,让葛罗丰攻打唐漳州。葛罗丰派兵六人一部攻清平关吐蕃军,攻占清西关(四川会理县),进入清西关(四川岳岗县以北,大渡河以南)。南诏在唐代占据了大片土地,地上的人、畜、财,据《南诏德化碑》记载,“子富玉帛,百里阻隔;牛羊一月存谷,尽可能抢,地上空空如也。757年,在唐朝的领土上又进行了一次进攻,然后唐朝的领土被打破了。唐军统帅被俘,唐军将士全部被俘。南诏两次获胜,获得了巨大的威望。成为西南强国,西装革履,裸族,打败南方国家(皮ào在缅甸)。葛罗丰开始建立制度,集合各民族,建立国家,这是各民族的一大进步。南诏最落后的民族,如浔川蛮,生活在怒江上游,以马球皮(虎皮)为衣,射杀野猪,生吃其肉;再比如蛮树,又名野蛮,生活在浔川西部。这种人工的巢穴或洞穴,散布在山谷中,没有君主的长度,上面覆盖着木皮。男生女生多,五个十个女的养同一个老公。丈夫持弓守巢,女子进山采虫、鱼、果、菜、螺、蛤等物。这种文化较高的极其原始的民族和部落,南诏已纳入版图,开辟道路,修筑城市,设置统治机构,说要“化衣为衣,化礼为礼”(《德化碑》)。山里人接触一些文明场景,获得一些生活常识,好处还是不小的。778年,葛罗丰去世,孙艺谋寻求接班人。779年,南诏吐蕃联合十万将士,分三路攻打唐剑南,企图夺取成都。派大将、曲桓率领数千北兵,联合当地唐兵,打垮吐蕃南诏军,收复吐蕃占领的魏(四川理县)、毛(四川茂县)两州,追击南诏军渡大渡河。吐蕃南诏军杀了八十九万人。两国战败后,吐蕃悔悟,惧怕南诏,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吐蕃改南诏为尼东,取消“兄弟国”地位,要求确定君臣关系。吐蕃在南诏征收重税,在危险的地方扎营,每年派兵到南诏帮助防范。不同的人感受到了依附吐蕃的危害。清平县令郑辉,原为汤溪湖县令。葛罗丰打破了状态,郑辉被抓获。葛罗丰很看重他的知识,给了他这个头衔作为可观的利润。他教皇族子弟读书,又被授权惩罚学生,所以威望很高。后来他做了一个公正的官员,深得信任。郑辉劝义谋荀,唐朝礼义廉耻,很少索要财物,不像吐蕃贪得无厌。如果加入唐朝,可以避免派兵帮助吐蕃作战和防御,比这个更有利。伊某勋同意他的建议,暗中密谋,但没有公开反对吐蕃。(2)南诏与唐朝(793-830)结盟。我们唐剑南的使者魏巍是一个称职的地方长官。他知道南诏有意回唐,积极施压劝说,压倒了南诏的吐蕃势力。793年,伊某勋决定回唐,使臣分三批前往成都,以示诚意,愿意做唐的大臣。公元794年,唐朝的使者崔作世来到杨卯,在点苍山会师。联盟言论大意是,唐朝南诏守边,互不侵犯,保持良好关系,南诏不与吐蕃私下往来。郑辉是这一联盟的有力推动者。他帮助唐朝达到了孤立吐蕃的目的,也帮助南诏获得了保护自己领土的权利,自立门户,比依附于吐蕃的时候好多了。结盟后,伊某勋出兵攻打吐蕃,在神川(云南金沙江)大败吐蕃军,拿下铁桥等十六城,死伤十余万人。攻克石、顺、莫等部,迁数万户富民镇。吐蕃倾其所有攻打建南和南诏。801年,苟伟和沂蒙联合起来打败了吐蕃军队。南诏活捉吐蕃军总司令,他大为被俘,献其论于朝廷。南诏依附于唐朝,在唐朝的帮助下,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从此吐蕃变弱,不再进攻。唐守孟信誓旦旦,表示无力出兵干预。外无强邻,南诏成为西南强国。808年,异族谋死,子谋阁劝立。找内阁劝他自称信(王的称号)。809年,谋内阁劝其死,立下大功。在1816年,我们的总督王被任命为杀死和说服龙胜,他被任命为说服龙胜的弟弟说服李。自从南诏打败吐蕃后,我们的势力逐渐增强,杀王就是军人分量的表现。劝龙胜登基时年仅12岁,劝李时年仅15岁。年轻的国王相继执政,这也是军人彰显权力的机会。军人掌权的时候,不是内乱就是边境麻烦。蒙古人开始变自力更生为对外进攻和掠夺。此后,南诏被唐朝削弱,经常入侵唐朝。军人的权力越大,蒙古人就会在强势大臣的控制下灭亡。(3)对外攻掠(830-902)杜是一个在边境上毫无防备的贪婪昏庸的老官僚。八二三年,我劝李死,与我弟冯友利。830年,孟伯田发动国军,入侵成都,掳走数万子弟、劳工和财物。孟本鼎把被俘的百姓赶到大渡河,告诉百姓,河南岸就是南诏,让你和家乡哭着告别。民众痛哭流涕,数千人跳水自杀。这一次,从成都到郎悦,800英里的人、动物和财产都消失了。蜀人说“西戎还行,南蛮残我”。南诏,吐蕃之后,对唐边境是一个极大的灾难,其行为比吐蕃更加贪婪,因为南诏军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劫掠。孟宝殿怕唐发兵代求,将吐蕃金帛和蜀兵二千人交给他们与唐军作战,唐文宗让南诏讲和,立下互不侵犯的盟约,用李德裕作为我们整顿边防、训练士卒的时间,防止南诏再次进攻。南诏收获了大量工匠,此后手工业发展起来,堪比四川。早在1979年,吐蕃就联合伊某勋攻打成都,企图活捉所有工匠,送往罗罗城。现在在蜀中俘获2000人,简直是意外之财。只有蜀国的人民没有怨言。他们被腐败的统治者无缘无故地糟蹋了,永远是两国的手工业奴隶。832年,南诏进攻,掳掠司国,俘虏3000余人,转移到拓东镇。在唐玄宗,安南设法使卓立变得贪婪和自私,虐待居民,并把我们的时间延长到南诏的某些部落,以侵犯安南的领土。859年,冯友去世,子杰龙(又名石龙)建立。贵龙自称皇帝,改国名为大理。段宗宣仗义执言,杀了摄政王,南诏政权落入段手中。860年,安南率三万多南诏兵乘虚而入,攻打唐安南交趾城。唐兵收复安南。1861年,南诏兵入侵永州,掠夺人口和原有居民,一无所有。862年,南诏再次攻打安南。唐见他准备充分,便引兵回撤。不久,南诏兵联合桃花、莽、裸女,以五万人马攻打安南。863年,该城被攻破。南诏两破安南,唐人被杀被俘不下十五万。南诏使善释节度使,杨思满引二万兵守安南,唐退守岭南。866年,唐安南守高骈,大败南诏军,杀亲三万,南诏军大败而逃。唐懿宗命令安南、永州和西川的军队保护他们的边境,不要进攻南诏。还派使者劝说他们,南诏按他的意愿恢复和约,唐也没问什么。当时的唐朝已经彻底腐朽,濒临崩溃。边境各级地方官员贪婪、鲁莽、懦弱。虽然朝廷说双方各守边界,但地方官员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制造事端。869年,南诏军入侵淅川,攻破沿途各郡。八七○年,成都之围。直到1975年,高骈才受命放弃我军驱逐南诏军渡大渡河,收复失郡。公元880年,唐朝宰相谢陆总结南诏的攻掠时说:“自咸通(860年)以来,蛮夷(南诏)困于安南和雍关,一入黔中,犯有舍、征、运粮四罪,天下尽矣。十五年以上,租税对京师过于半封闭,三使和内库为此疲惫不堪。“从表面上看,唐朝的加速崩溃确实与南诏入侵有关,但南诏灾难的根本原因是唐朝的极度腐朽,这是谢陆等人不敢正视的。

1987年,南诏帝法在山湛城被杀,子顺化立。902年,舜华去世,舜华的儿子还不到一岁。权臣郑收买继承人掌管朝政,杀了舜华之子,揭竿而起,杀了蒙氏家族八百人,灭了南诏。

南诏从738年皮洛格统一到902年郑迈斯灭南诏,历时1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