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像高二历史下册那样不需要做题的复习大纲?
第一,顺应世界潮流
1,睁开眼睛看世界:
背景——A、国情:①封建主义腐朽,国势衰败;②知识分子沉浸于经典,脱离现实;③统治者闭关锁国,闭眼不看。
b、(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封建文人大吃一惊。
C.(目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寻求强国之道,抵御来自西方的侵略。
代表人物——林则徐:近代世界第一人,主持编纂《四国志》和《石化伊彦》
人物魏源:编入《海国图册》,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徐继畲:迎欢简介(介绍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风俗等。)
姚颖:康之旅(提醒英国入侵西藏的野心)
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核心:“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义——一、改变了传统观念,标志着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现代化的开始。
b、为日后的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改革与变革:
背景——A、思想基础:早期改革思想的出现。
b、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logo:写在公交车上)。
C.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版《孔子变法考》,打着孔子的旗号,推行变法论和变法。
人物梁启超: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变法才是中国的出路。
谭嗣同:激进的改良主义者,他批判君主专制和正统的伦理道德。
严复:翻译进化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思想推动变法维新
变法维新思想的核心是进行改革和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意义-本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A,是先进知识分子探索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在当时是爱国进步的,对社会起到了启蒙作用。
b、提高知识分子参政的积极性。
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走向共和国:
背景——a . 19年末20世纪初,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
b、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正在高涨。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民主共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过程—— A .提出:《钟惺会誓词》明确提出“驱逐鞑靼,恢复中国,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B.发展:同盟会纲领正式确立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革命者的目标。
C.传播: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d、初步实现:1912 1,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意义——让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
革命派与维新派之辩——立场:革命派以《人民日报》为立场,维新派以《新民丛报》为立场。
内容:a .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建立共和国?
你想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吗
功能:极大地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准备了舆论。
第二,新文化运动
背景—— A .原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企图复辟帝制,实行尊孔复古。
b、思想基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阶级基础:随着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扩大了。
Rise-logo: 1915,《新青年》的成立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代表人物:陈独秀——A,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b、提出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c、发表《文学革命论》,倡导新文学。
李大钊——指出自由与专制是不相容的。
鲁迅发表了揭露封建礼教的《狂人日记》(最早的白话小说)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
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即旗帜和口号)
体育中心:北京大学。
运动定位:新青年
内容:a、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本质: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发展——一、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传播马克思主义。
意义-性质:A、是近代中国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了民主科学,有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
c、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推动了启蒙运动的热潮。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铺平了道路,从而为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接受西方文化,是片面的。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创造了什么条件?
条件——a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国民的觉醒,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为五卅运动提供了群众基础。
C.新文化运动中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第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a .新文化运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
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公元四世纪,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
e、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过程模式:a .出版物:《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刊。
b、发表文章: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思考问题与主义》等。
C.组织学会: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D.课堂授课: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开设了社会主义课程。
E.辩论:马克思主义者与改革派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争论。
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问题与主义之争:
表现——胡适发表《多研究写作问题,少写主义》:他主张社会改造要从零开始,反对全面解决。
和暴力革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李大钊发表《问题与主义再论》:问题与主义不能割裂,只有问题的根本解决才能实现。
有希望解决具体问题。
本质——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革的对抗
影响——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预示着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3.马克思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之间的争论;
内容——A、基尔特社会主义者:承认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取代,但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所有者。
义,发展工业,否认中国有无产阶级,反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b、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工业不发达,需要选择一种发展方式。历史证明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行不通,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
本质——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又一次交锋
影响——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批判,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附:五四时期的几种新思潮。
(1)无政府主义——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力和政府(流行较早,影响较大)。
(2)新村主义——想象共同劳动、相互合作、共同消费的新生活(来自日本,影响不大)
(3)勤工俭学互助小组运动——幻想通过知识分子工作,帮助工人学习,打破“艰苦劳动”和“劳动”的差别。
不要,改造社会(其实践以失败告终)
(4)实用主义——主张社会改良、阶级和解,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起源于美国)
⑤基尔特社会主义——主张阶级和解和劳资合作,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