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上的英日同盟。
英国不再美丽。
凭借一战时日本侵华的优势和在巴黎和会上获得的侵略权益,日本在中国的影响力大大增强,逐渐渗透到英国势力范围的华南和长江流域。日货也开始排挤英货,英日矛盾开始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一战后,英国从战前的债权国沦为欠美国47亿美元的债务国。所以对美国有很大的经济依赖。随着实力的下降,英国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也蓬勃发展,尤其是爱尔兰独立运动,对英国的打击最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美国借机向英国说明,美国是否承认爱尔兰独立取决于英日关系,实际上是在向英国施压,迫使其放弃英日同盟。
鉴于这种情况,英国对是否续签合同举棋不定。在1921举行的帝国会议上,就是否续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加拿大总督米昌和南非总理史主张不续约,认为同盟的存在太束缚了大英帝国的手脚,阻碍了与美国关系的发展。
对此,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时说:“日本是英国的老朋友,在20年的联盟中,双方都受益匪浅。如今,英美关系极为融洽。我认为首先应该加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与日本保持善意与合作。”因此,英国决定采取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即以英美日三方协议取代英日同盟。但这一计划因为美国的反对而搁浅。
美国想要主导。
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对华贸易一直领先,美国早就想取而代之。一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忙于欧战而无暇东顾的事实,加速侵华。1915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7通过兰辛-石井协议,使美国认识到在中国的特殊利益。1917-1918期间,加强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日本对华投资也逐年增加。对此,美国越来越不能容忍。
一战后,在战争中发了财的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霸权,其争夺世界领导权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为了实现这一雄心,它必须排除一切障碍;当时,英日同盟是美国在远东太平洋的最大威胁,正如美国海军部所说:“如果英日同盟继续存在,美国要维护其安全,就必须拥有相当于英国和日本海军总和的海上力量,这意味着美国必须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参议员洛奇更明确地指出:“英日同盟是我们与远东太平洋关系中最危险的因素。”
华盛顿会议召开了
一战后,德国战败,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国家退出了争夺殖民地的竞争。英日联盟,1921续约10年,到期。一直在伺机铲除英日同盟的美国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向英国照会,英日同盟缔结的目的是对付俄国,反制德国。现在俄罗斯和德国已经没有威胁,英日同盟也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美国为了实现其领导世界的野心,还提出要召开华盛顿会议,所有被邀请的国家都欣然同意,除了日本。日本认为英日同盟对自己很重要,希望维持这种关系(1921年,日本派皇太子裕仁前往英国示好,传达继续修复同盟的愿望)。但当得知盟国英国已同意出席华盛顿会议时,日本害怕陷入外交孤立,决定出席会议。
在华盛顿会议上,经过一系列的唇枪舌剑,美、英、日、法于6月5438+092165438+2月13日签订了《四国条约》;1922年2月6日签订补充条约,主要内容如下: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在太平洋岛屿领土和岛屿领土上的权利,如有争议,召开四国会议协商解决;一旦受到外部威胁,四国将通过协商采取行动;双方还同意,英日同盟一经缔约各国批准,即应终止。
对此,日本感到极大的屈辱。日本代表曾私下讽刺英国代表说:“无论如何,你为同盟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日本也安慰自己,英国和美国认识到了它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
而英国则将《四国条约》视为外交上的一大成功,认为它不仅有利于维护英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也有利于与日本修好。还改善了与美国的关系,一举两得。
《四国条约》签订的掌声,成了英日同盟的丧钟。就这样,英日同盟完成了它最后的使命,化为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