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古都

灵璧,一个有着独特文化现象的地方,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节点,传说不一致。其实虞姬的墓并没有太多的地方特色。一堆黄土,几块残石,不能算是灵璧特有的文化现象。

钟馗

灵璧特有的文化现象,自然物种当然属于灵璧,人物的创造只能是钟馗的画。

历史上有一个钟馗人物,灵璧人愿意相信钟馗是灵璧人的民间传说,却对唐逸史中“我乃南山钟馗秀才”的记载和宋代《物语》中“钟馗乃南山秀才”的记载置若罔闻。灵璧人坚持自己的观点:钟馗只能属于灵璧。同时,灵璧人坚信,只有灵璧人画的钟馗才是其本来形象的画像!另外钟馗是对灵璧钟馗的模仿,或者说是借尸还魂的鬼魅行为。

有一个无法考证的事件,可以进一步说明灵璧是钟馗的故乡。灵璧人经常问怀疑者:如果钟馗不是灵璧人,灵璧画钟馗的怎么会年年出个“活钟馗”,从画中下来帮人捉妖怪!

另一个可见的做法是,灵璧人表明钟馗是灵璧人的有力证据。灵璧人画的钟馗画像,自古有个习惯,要加盖“品字”和“灵璧县印”的印章。只有这样,钟馗的画才有灵气,才能有效消灾!这是灵璧人认定钟馗为故乡的依据。

如果这些话出自灵璧人之口,就不能不怀疑《史记》。反正历史上的名人故里是有争议的,灵璧人想玩这个刺激也不为过。

钟馗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他按不了表,就算他做了苦心研究,恐怕也是无效劳动。我有理由相信,钟馗生前的愿望是考上武术评审团,这大概是所有学员试图发迹的最后一条服务之路。至于钟馗为什么没得武功,民间传说很多,长得丑的主要原因应该有目共睹。

钟馗死后被人为神化,和一个皇帝有关。这个皇帝就是唐·黄明。唐生病后,他梦见一个抓了一个小孩儿,“吐了它”。唐非常惊讶,问他叫什么名字,“叫钟馗”,并说我决心要消灭天下的。唐明帝一觉醒来,就叫画师吴道子根据梦中所见画了一幅画像,挂在自己的房间里,用以扮鬼驱邪。钟馗的神话就这样形成了。

吴道子创作钟馗的画,首先是为了皇帝的需要,似乎是奉他之命而作。其实钟馗的画之所以能流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孟茜传》的作者沈括说,这幅画应该挂在端午节。五代时,挂在除夕。其目的很明显,大家都希望钟馗的画能给人们带来镇邪的效果,以此来安慰他们幼小而容易受惊的心灵。

吴道子的画能通神,首要条件是吴道子的画得到钟馗本人的认可。所以钟馗的神都愿意附在吴道子的画上,所以吴道子的画有神的力量。可是,就算吴道子每天坚持画画,又能画出几个“钟馗”呢?

吴道子的画满足不了人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世传而写”的现象。针对不同目的地的模仿和书写,自然不如吴道子笔下的画家,只能“渐失本真”。钟馗见自己的形象渐行渐远,不愿去千家万户捉鬼降魔,钟馗的画也失去了灵气。

徐悲鸿笔下的钟馗。

吴道子画钟馗,因为画师的无与伦比,赢得了钟馗本人的认可。所以灵璧画钟馗是和钟馗自己的故乡情节联系在一起的。钟馗是灵魂伴侣,有乡情,有口音,有长相。无论从什么角度,钟馗都不会忽视老乡的亲情。当然,除了在画钟馗时最认真、最善解人意之外,土生土长的画师的画像似乎最接近钟馗的原貌。清代齐《名山藏画一副书,钟馗画像赞》说:“惟灵璧所画,常不脱吴道子原画之风,故为历代所推。”

在我看来,古人齐只说对了一半。仅从绘画技法上认识灵璧的钟馗画是不够的。也要从情感上认识灵璧的钟馗画,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灵璧人爱画钟馗。金枝,一个清朝的初学者,有这样的理解。他在《无降带编》中说:“钟馗为灵璧人,子孙犹在此。多以朱砂涂祖上,借钱食之,亦有人有印,尤以凌影为甚。”说明钟馗热爱家乡。

欣赏书房中的石头——灵璧石

自明清以来,灵璧城内就有许多画店,各路艺人都来灵璧购买钟馗画。据说全盛时期每天能卖出上万幅画,分布到全国各地。1915灵璧钟馗的画获巴拿马世博会金奖,名扬天下。

曾经,灵璧钟馗的画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冲击,一旦被埋没在农村,就没人敢画了,更别说挂钟馗画了。但时间是公平的,钟馗的画一定是地域民族文化的结晶。在这片土地上,新生代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画出钟馗的画,并被人们所接受,说明钟馗的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钟馗的画必将代代相传。

大庭院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