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大佛有多高?

蒙山大佛按唐代常用尺量约63米。

自1980蒙山大佛发现以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蒙山大佛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对其进行修复、保护和开发。2007年起,太原对蒙山大佛进行保护开发,对佛身进行加固,并参照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建了高度为12米的佛头。5438年6月+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对外开放。

蒙山大佛是一座摩崖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是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发掘于北齐天宝年间。原来是蒙山开化寺后面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后唐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拜佛。元末,蒙山大佛被毁。在65438年至0980年太原地名普查中,重新发现了蒙山大佛。发现时,佛头已不见,佛身被土石掩埋,风化严重。

蒙山大佛裸露的胸颈高17.5米,宽25米,颈径宽5米。唐代有记载称“高200尺”,按唐代常用尺算约63米。就高度而言,蒙山大佛是世界上第二大佛像,就年代而言,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雕佛像。

据史料记载,太原蒙山大佛最早雕刻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齐天宝年间(公元551年),北齐历经五帝25年才雕刻完成。《北齐书》中记载魏“将晋阳西山雕成大佛,一夜烧万盆油,照宫”,所以“蒙山大佛”又叫“西山大佛”,“宫”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唐代记载佛像“高200尺”,按唐代普通尺量约63米,仅比中国四川乐山大佛(71米)低8米,比西方“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53米)高10米。根据凿刻日期,西方无法考证清楚“巴米扬大佛”,只认为可能凿刻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一个不准确的估计。中国蒙山大佛在历史记录中明确记载为雕刻于公元551年,比四川乐山大佛(公元713年)早162年。据此,蒙山大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有确切年代的大型石佛雕像;就高度而言,蒙山大佛比巴米扬大佛还要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第二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