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的大学有哪些专业?
为老师和学生编辑这一段
截至1990-1991学年,菲律宾大学(***4个校区)**拥有51个学院,学生33800人。在菲律宾,大学教师一般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别,而菲律宾的大学还增设了“大学教授”的头衔。全校3270名教师中,“大学教授”5人,教授463人,副教授527人,讲师1人,讲师1人,助教1人。在教师总数中,迪利曼和大学本部的教师人数为65,438+0,450人,马尼拉、米沙鄢和洛斯巴尼奥斯的教师人数分别为546,456和865,438+08人。菲律宾大学的学生分为两类:正式和非正式。前者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后者包括非学历生、跨校注册生和特长生。3.38万学生中,本科生27177人,研究生5918人,非正规生705人。包括646名外国学生。另外还有1,112非正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孟加拉国、伊朗和图书资料,排名第一。迪利曼校区是菲律宾大学的本部,占地493公顷。全校有51个学院,其中27个可以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而迪力曼有23个可以授予学位的学术机构。1990-1991学年,在校生18,010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3%,其中本科生13,800人,研究生3670人,非正规生540人。同期分校各类教师1450人,占学校教师总数的44%以上,且多为高水平教师。以1989中间的统计为例。所有教师中,大学教授2人,教授381人,副教授455人,助教401人,教师177人。在这些教师中,332人(占总数的23.44%)获得博士学位,624人(44.07%)获得硕士学位,447人(365,438+0.57%)获得学士学位,65,438+03人(0.92%)拥有其他学术职称。此外,还有526名兼职教师,其中教授171,高级讲师174,讲师179,客座教授2名。迪利曼还有3042名辅助教员,其中2508人从事科学研究和推广教育,534人是专业人员。
编辑此段落库
迪里曼分馆是中国最大的图书馆,由中央图书馆、265,438+0个学术图书馆和5个独立图书馆组成。从1990到65438+2月,图书76.9万册,杂志14900册。同期菲律宾大学的藏书数量为1160000册,马尼拉为125000册,米沙鄢为84000册,洛斯班霍斯为182000册。
编辑这一段纪律
如前所述,菲律宾大学的四个校区中,马尼拉以医学为主,洛斯班霍斯以农林为主,米沙鄢以渔业和水产养殖为主,迪利曼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迪利曼大学拥有学位授予权的23所学术机构是菲律宾大学的缩影,共有92个本科专业和112个研究生专业。以下是这些机构的简介。
美术学院
和菲律宾大学同时诞生。除了开设美术学士和硕士学位,还有绘画、雕塑、视觉传达三个文凭专业。
工学院
成立于1910,规模较大,9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大地工程、工业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采矿工程;9个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分别是: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工业信息系统、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水力资源;博士学位项目是工程类的博士项目;此外,还有水力资源与工业工程专业的文凭。
法学院
成立于1911,1981年末,与法律中心等学术机构(包括政治体制与法律改革研究所、人权研究所、司法管理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成立法律联合体。该院两个专业直接培养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
音乐学院
成立于1916,当时命名为音乐学院,从1968正式成立为学院。本科和硕士专业分别包括作曲、乐器、音乐教育、音乐学和声学。此外,学士学位专业分别包括作曲、乐器、音乐教育、音乐学和声学。另外,本科专业还包括指挥,硕士专业包括乐理。音乐毕业证专业包括音乐、音乐艺术创作和表演。
教育学院
成立于1918,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中小学教师;硕士专业包括教育学、教育艺术等,博士专业包括教育学、教育哲学等。
工商管理学院
其前身是1929成立的工商管理学院,商科学士专业开设1916(当时由人文学院经济系主办)。两个本科专业培养工商管理学士、工商管理与会计学士,还开设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统计中心
根据菲律宾政府与联合国签署的相关协议成立于1953,现开设统计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劳动和工业关系学院
前身为1954成立的劳动与劳资关系学院。除了提供劳资关系文凭,还有四个硕士学位:比较劳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劳资关系,劳动政策和管理。
行政管理学院
前身是成立于1952的行政学院,现开设行政管理学士、硕士、博士和专业学位。
建筑学院
1956工程学院设置建筑学专业,1959艺术与建筑学院成立后,设置艺术与建筑两个专业,1970建筑学院独立成立。两个本科专业培养建筑学学士和风景园林学士,还与家政学院开设室内设计学士。
家政学学院
成立于1961,七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室内设计、服装工艺、社区营养、食品工艺、家政、酒店与餐厅管理、家庭生活与儿童发展;5个硕士专业包括家庭生活与儿童发展、餐饮服务管理、家政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三个哲学博士的专业方向分别是食品科学、家政学和营养学。
图书馆研究所
创建于1961年,但1941年,当时的人文学院开设了图书馆学专业,从1916开始授予学士学位,从1962开始授予硕士学位。三个图书馆学专业培养图书馆员、学士、硕士。
经济研究所
成立于1965,菲律宾政府在1974成立经济发展中心后,大力资助经济学院的教学、研究和培训。两个本科专业培养商业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学士,研究生专业培养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哲学博士。
大众传播学院
根据菲律宾4379号令成立于1965,现开设传播艺术学士、硕士和传播科学博士两个专业。
城市和区域规划学院
1965成立时,命名为规划院;1974,更名为环境规划院;1983年更名为现金。学院以研究生教育为主,设有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和博士学位。
亚洲研究中心
它是由菲律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334号法令于1968成立的。其前身是1955成立的亚洲研究所。自1967起,成为研究生教育和基础研究机构,也是中华民国总统办公室领导的专题研究中心成员。硕士学位项目有两个,分别是菲律宾研究(包括官僚政治、外交关系、社会文化)和菲律宾研究艺术(三个专业方向相同),菲律宾研究哲学博士(三个专业方向相同)。
社会工作和社区发展学院
成立于1969,社会工作与社区发展,可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文凭。
伊斯兰研究所
由菲律宾总统颁布法令成立,1973,165438+10月2日,现设有伊斯兰研究学士和硕士两个专业。
人类动力学学院
(人体动力学学院)成立于1976,满足体育、运动训练、舞蹈、娱乐等需求。体育专业可颁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专业有舞蹈和体育两个。
亚洲旅游研究所
成立于1976,以满足企业管理人员、教育工作者、策划人员、研究人员和旅游部门的需求为主,主要开设旅游学学士学位。
艺术和文学学院
是1983+00年6月从原理学院分离出来的三个学院之一。12本科专业为:艺术研究、比较文学、英语、英语研究、菲律宾语、菲律宾研究、菲律宾文学、西班牙语、戏剧艺术、戏剧语言、(演讲-戏剧)、欧洲语言(包括德语、俄语、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硕士专业方向为:艺术史、比较。博士的专业方向包括比较文学、英语研究、菲律宾和西班牙文学。
理学院
它是1983+00年6月从理学院分离出来的三个学院之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和数学中心,目标是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亚洲教学和科学中心。科学部由国家物理研究所、国家地质科学研究所、海洋科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自然科学研究所(除了驱逐研究,还从事促进教育)、数学研究室和气象与海洋学研究室组成,下设三个研究小组(环境科学、科学与社会、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设有7个学士学位专业(生物、化学、地质、教学、物理、应用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还设有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专业),65,438+02个硕士学位专业(应用数学、生物、化学、物理海洋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8个博士学位(生物、化学、生物技术)
社会科学和哲学学院
是1983+00从原理学院分离出来的三个学院之一。学院开设的8个学士学位专业是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语言学、历史学和考古学;10硕士专业除8个学士专业外,还包括人口学和国际问题研究;七个博士专业包括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菲律宾研究、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
学术机构
迪利曼还拥有9个学术机构:菲律宾大学法律中心(成立于1963)、地方政府中心(1963)、大学计算机中心(1966)、小企业研究所(1966)。菲律宾大学电影中心(1976)、第三世界研究中心(1977)、国家工程中心(1978)、大学综合发展研究中心(1985)、大学妇女研究中心(1988)。
为其他机构编辑此段。
校园内还有大学出版社、大学印刷厂、豪尔赫·巴尔加斯艺术博物馆、大学剧院、大学体育场等辅助机构。菲律宾大学的最高行政机构是董事会,校长和分校校长均由董事会主持,并由大学校长兼任。菲律宾大学现任校长是Jose V Abueva,第15任校长,于9月1987日上任。菲律宾大学的行政组织由校长、五名副校长和秘书组成。各副校长分管教务、公共事务、行政事务、发展与发展、规划与财务。
编辑研究机构的这一段
菲律宾大学的研究工作几乎涉及人类思想及其活动的所有领域。各学院积极开展科研,既有研究机构承担的项目,也有师生参与的研究课题。其中,值得特别介绍的研究机构如下:
经济研究中心
作为经济学院的附属机构,它不仅开展传统的经济学研究项目,而且特别关注就业、收入分配、健康和营养、教育和人口等重大社会问题。为了促进研究工作,该中心每周举行一次研讨会,教师、研究生和特殊人员讨论研究成果或正在进行的课题。
国家水力资源研究中心
根据政府水利局提出的创建1973,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根据物理和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为规划设计部门提供建议和咨询;加强基础研究,拓展自身的科学评价能力。该中心室内模型实验大楼占地3500平方米,经常在野外进行大型模拟室实验。除了主要的科研工作,该中心还为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水资源课程,为政府机构提供培训,并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的区域培训。
工业研究中心
1954年6月由学校董事会决议成立,原属工程学院管辖,1978年6月成为国家工程中心成员。该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为工业界解决技术问题;为工业部门提供专门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国内外市场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和生产工艺;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如测试材料、设备和生产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标准)。
自然科学研究所
成立于1983,是生物学、化学、数学、气象学和海洋学领域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后来研究范围扩展到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应用数学和材料科学。在1990-1991学年,除了促进教育、咨询和培训之外,正在开展49个研究项目。
大学妇女研究中心
通过跨学科的调查研究,唤醒全社会对女性问题(如性别歧视)的关注和关心,寻求男女机会平等、教育平等、晋升平等的途径。
其他的
作为菲律宾著名的大学之一,菲律宾大学不仅提供教学和科研,还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如政策论证和讨论、人类智力开发和咨询服务等。该校学者和研究人员在1988年参与了一项“国家的状况”的科研项目,旨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做出实事求是的权威评价,使人民了解和认识国家的状况,为1987年国家新宪法确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编辑学生群体的这一段。
菲律宾大学有200个学生组织,包括学术机构、文化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兄弟会(次兄弟会和姐妹会)、寄宿协会和体育组织。学生会是最大的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学生会由主席、副主席、12成员和各学院学生组织代表若干人组成,并设有学院学生会支部。全校30-40%的学生参加上述学生组织。在各种学生组织的组织和领导下,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菲律宾大学(周刊)在迪利曼校园出版,完全由学生资助和编辑。该报创刊于1910,当时名为《大学新闻》。作为菲律宾大学体育协会和中华全国女子大学体育协会的成员,菲律宾大学经常与其他大学组队参加东南亚运动会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各种比赛并获得名次,如篮球、女子体操、游泳、排球、射击、举重和田径项目。菲律宾大学舞蹈队曾在国内外舞蹈比赛中获奖,表演项目有现代舞、菲律宾民族舞、爵士舞、古典舞等。大学合唱团自1962成立以来,已在亚洲、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及欧洲多个国家巡回演出,受到欢迎。演出包括歌剧、轻歌剧、民歌、古典歌曲、爵士歌曲、美国音乐会和音乐晚会。菲律宾青年乐团既是演出团体,也是培训机构(针对7-24岁青少年的强化培训是有效的),曾在国内和部分亚洲国家巡回演出。其他重要的文化团体还有大学吉他表演队、大学交响乐花园、戏剧团、室内乐乐队等。